晨光刚漫进苏家作坊的织机房,林晚就蹲在韩婶的织机旁,手里捏着根木炭,在地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条。
韩婶的梭子穿梭得飞快,可每织完一寸云锦,都要抬手调整三次经线,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半个时辰过去,织好的锦缎还没铺满半个桌面。
“韩婶,歇会儿吧。”林晚递过帕子,目光落在织机的踏板上,“您看,这踏板只能控制一组经线,织复杂花纹时得频繁换踏板,手和脚根本配合不过来,要是能让踏板一次控制两组经线,效率至少能提一倍。”
韩婶接过帕子擦汗,看着地上的线条皱眉:“瑾姑娘,老辈传下来的织机都是这样,踏板多了容易缠线,之前也有织工想改,最后都弄巧成拙,把好好的织机毁了。”
林晚没反驳,只是捡起根木棍和两段麻绳,在织机旁搭了个简易支架:“您看,这木棍是杠杆,麻绳是牵引线,踩下左边踏板,杠杆能带动右边的经线架抬起,这样一组踏板就能管两组经线,这叫‘杠杆联动’,不是随便加踏板,是让零件互相配合。”
韩婶凑过去看,林晚踩着自制的小踏板,木棍果然带着麻绳拉动了旁边的木架,动作顺畅,没有半点缠线的迹象。
“这……这真能行?”韩婶眼里满是惊讶,她织了西十年布,从未想过织机还能这么改。
“得找个懂木工的师傅,把这个想法做成真的零件。”林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陈叔说,城西马匠师做木工最精细,咱们去请他来试试。”
两人刚走到作坊门口,就见谢商户提着个布包匆匆赶来,布包里是几匹新到的粗布:“瑾姑娘,不好了!最近冯记布庄突然降价,还说您家的苏丝绣品太贵,好多商户都被他们抢过去了!”
“冯记?”林晚愣了愣,这冯记布庄的掌柜冯坤,前阵子还来绣坊订过三匹云锦,当时看着挺和气,怎么突然开始针对她?
她心里一动,想起赵商在牢里还能指使郑三截货,冯坤会不会就是赵商的同伙?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压了下去,没有证据不能乱猜,先解决织机的事,再查冯坤的底细。
“谢叔,您别慌。”林晚接过布包,摸了摸里面的粗布,质地粗糙,色牢度也差,“冯记的布看着便宜,可经不起洗,您要是信我,再等几天,我这儿有新东西,保证能把商户们拉回来。”
谢商户半信半疑地走了,林晚和韩婶立刻去了城西的马记木工坊。
马匠师正坐在门口刨木头,六十多岁的人,手上满是老茧,听说要改织机,头也不抬地摆手:“织机是祖宗传下来的物件,改了就是坏规矩,我不做这种出格的活。”
“马师傅,不是坏规矩,是让织机更省力。”林晚蹲在他身边,拿起一块木片画了个齿轮的形状,“您看,这是‘齿轮’,安在织机的经线轴上,踩踏板时齿轮能带动轴转动,比手拧省力多了, 就像您刨木头用的刨子,要是没有手柄借力,您能刨得这么快吗?”
马匠师盯着木片上的齿轮,眼神渐渐变了。
他做了一辈子木工,最懂“借力”的道理,林晚说的齿轮,其实和刨子的手柄是一个道理,都是用巧劲省力气。
他放下刨子,拿起木片琢磨:“这齿轮的齿距得算准,不然转起来会卡壳,我得先做个小模型试试。”
林晚心里一喜,总算说动了马匠师。
三人回到作坊,马匠师围着织机看了半天,又量了尺寸,当天就带回木工坊做模型。
林晚则开始整理织机改良的细节,她想起现代纺织厂的“多梭箱”设计,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在织机上加个可滑动的梭箱,让织工不用频繁换梭子,这又能省不少时间。
傍晚时分,陈忠拿着个旧木盒走进来,盒子上的漆都掉光了,里面是几本泛黄的册子:“瑾姑娘,这是我兄长陈锦当年留下的织机记录,刚才整理库房时找出来的,您看有没有用。”
林晚翻开册子,里面不仅记着织机的尺寸,还有几张草图,画的竟是类似杠杆的装置!
旁边还有陈锦的批注:“经线联动,可省人力,然零件难制,未竟。”林晚心里一震,生母柳婉当年和陈锦是好友,说不定生母也知道这个想法,只是碍于当时的技术没能实现。
“陈叔,这册子太有用了!”林晚把册子递给韩婶,“您看,陈锦先生当年就想过杠杆联动,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他没完成的事做好。”
韩婶接过册子,翻到草图那页,眼眶有些红:“柳姨娘当年总说,陈锦先生是个有本事的人,可惜走得太早,现在咱们帮他实现想法,也算是告慰他了。”
第二天一早,马匠师就带着齿轮模型来了。
模型是用硬木做的,齿距均匀,安在小织机上试了试,踩下踏板,齿轮果然带动经线轴转动,比原来快了不少。作坊里的织工们都围过来看,连之前反对改良的老织工许伯都点头:“这东西好!以后织活不用那么累了!”
就在大家高兴的时候,负责给织机上油的小工阿福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拿着张被撕碎的图纸:“瑾姑娘!刚才有人让我偷您桌上的织机图纸,说给我五十文,我没敢偷,还把图纸藏了起来,可那人把我推倒,撕了一半图纸就跑了!”
林晚心里一沉,接过撕碎的图纸,正是她画的多梭箱设计图。
她想起谢商户说的冯坤,又想起赵商的同伙,立刻对周强说:“周哥,你去冯记布庄看看,有没有陌生的汉子进出,尤其是手上有墨渍的,这图纸上有墨,那人肯定沾了墨。”
周强刚走,尚衣局的吴主事就来了,手里拿着块云锦样品:“苏姑娘,宫里要做一批百鸟朝凤的云锦屏风,需要在锦缎上织出渐变的颜色,传统织机至少要三个月才能织完,你这儿能不能想想办法,一个月内赶出来?”
林晚看着样品上的渐变色彩,心里有了主意,现代的 “分层染色” 技术,虽然不能完全复制,但可以让织工在织的时候,按颜色深浅分层铺丝,再配合改良后的织机,说不定能加快速度。“吴主事,我能试试,一个月后您来取样品。”
吴主事走后,周强也回来了,脸色凝重:“瑾姑娘,冯记布庄里果然有个手上带墨的汉子,我打听了,那是冯坤的远房表弟,前阵子刚从外地来,听说之前跟着赵商做过事!”
真相呼之欲出,冯坤就是赵商的同伙,他抢商户、偷图纸,都是为了破坏苏家作坊的生产,阻止林晚完成尚衣局的订单。
林晚攥紧了手里的图纸,眼神坚定:“他想破坏,咱们就加快改良!马师傅,多梭箱的零件咱们得尽快做出来,还要加个‘色卡定位’,让织工按色卡铺丝,这样渐变颜色就好织了。”
马匠师点头,拿起工具就开始赶工。
作坊里的织工们也都动了起来,韩婶教大家按色卡分丝,许伯帮忙调整织机的经线,连之前被林晚收留的郑三都主动过来帮忙搬木料,他想赎罪,更想跟着林晚好好做事。
夕阳西下时,改良织机的第一个零件,多梭箱的滑架做好了。
林晚踩下踏板,梭子在滑架上顺畅滑动,一次就能带出两种颜色的丝线,比原来快了近两倍。
她看着织机上渐渐成型的云锦,心里清楚,这只是改良的第一步,后面还有齿轮联动的完善、色卡定位的优化,更要应对冯坤的破坏。
但她并不担心,现代思维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创新,还有团队协作的理念。
她身边有懂木工的马匠师、经验丰富的韩婶、忠诚的陈忠、勇猛的周强,还有愿意改过自新的郑三,这些人聚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而冯坤和赵商的阴谋,终会在创新的力量和团结的人心面前,暴露无遗。
夜色渐浓,作坊里的灯还亮着,马匠师的刨木声、织工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希望的曲子。
林晚站在织机旁,看着地上的图纸和陈锦的旧册子,心里埋下了新的伏笔,陈锦当年没完成的织机改良,会不会和他被陷害有关?
冯坤和赵商,会不会也知道陈锦的秘密?
这些疑问,都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揭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WVN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