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野猪下山的路,比上来时热闹多了。
二柱子和两个年轻后生轮流抬着绑好的野猪,木棍压得咯吱响,肉腥味混着汗味飘在风里,勾得人首咽口水。李根生背着李念走在头里,老黄狗叼着装铁柿的布袋子,时不时回头看那越来越粗的水流,尾巴摇得欢实。
刚到村口,就围上来半村人。
“真有野猪?”
“那水……真从后山流下来了?”
“根生叔咋弄来的?”
议论声像潮水似的涌过来,李根生被围在中间,看着一张张又惊又馋的脸,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把李念放下,让二柱子先带几个妇女去清理泉水边的碎石,好让水流得更顺些,自己则站到晒谷场的石碾子上,清了清嗓子。
“大伙静一静。”
喧闹声立刻小了大半。李根生指着地上的野猪:“这猪是在后山打的,按规矩,分一半给村里。但有句话先说在前头——分肉可以,得帮我个忙。”
“啥忙?根生哥你尽管说!”二柱子第一个应和,手里还攥着刚从泉眼接的半瓢水,眼里闪着光。
李根生看向人群里的李老西,见他没作声,才继续道:“我需要十个人,跟我再回后山一趟,帮着抬些能吃的东西回来。多抬回来一份,咱村的存粮就多一份,这旱天就能多撑一天。”
他没提光框,也没说“国运”,只把话说得实在。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有几个家里娃娃快断粮的,立刻举了手:“我去!”“根生叔,算我一个!”
李老西却在这时撇了撇嘴:“啥好东西能让你这么上心?别是想糊弄着多分肉吧?”
这话一出,刚举起的手又放下了几个。李根生皱起眉,正想反驳,李念突然跑过来,举着手里咬了一半的铁柿:“西爷爷,这是铁柿,能换粮呢!爷说,后山还有好多!”
那铁柿硬邦邦的,青得发涩,李老西哪信,刚要嗤笑,却见李根生从怀里掏出柴刀,在自己带来的布袋子里挑了个铁柿,“哐当”一声砍在石碾子上。
铁柿没碎,反倒在石碾子上砸出个白印子。
“这东西看着不能吃,但处理好了能顶粮。”李根生拿起被砍的铁柿,对着太阳举起来,“后山还有不少,多抬回来一个,就多一份活命的底气。信我的,现在就跟我走;不信的,等分完肉各回各家。”
人群里静了片刻,二柱子率先把水瓢往地上一放:“我信!我跟根生哥去!”
有他带头,刚才举手的几个人也跟着应和,很快凑够了十个人。李老西看着那硬得像石头的铁柿,又瞥了眼往村里蔓延的泉水,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啥,只是往野猪那边凑了凑,显然是等着分肉。
李根生没再理他,让留下的人先把野猪抬去村头的老屠户家处理,自己则带着十个村民,拿上扁担筐子,转身又往后山走。
路上,二柱子凑到他身边,压低声音问:“根生哥,那铁柿真能顶粮?还有那泉眼……咋突然就冒水了?”
李根生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眼跟着的村民,见没人靠得太近,才含糊道:“是祖宗保佑。咱李家坳的地,不能就这么。”
二柱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再追问,只是眼里的劲头更足了。
再到后山,泉眼的水流己经比刚才宽了一倍,顺着新踩出的小路往山下淌,润得路边的枯草都冒出点绿意。李根生带着众人首奔刚才发现铁柿的地方,指着树上剩下的果子:“都摘下来,轻拿轻放,这东西金贵。”
村民们虽还有疑虑,但见李根生说得认真,还是动手摘了起来。有个年轻后生没注意,把铁柿往筐里一扔,“当”的一声撞在筐沿上,吓得他赶紧捂住筐子,引得众人发笑。
摘完铁柿,李根生又带着他们往更深的林子走。他记得小时候听爹说过,林子深处有片葛根地,往年雨多的时候,能挖出胳膊粗的葛根,埋在土里能存大半年。
“那边有葛根,挖出来能当粮。”他指着前方的陡坡,“注意脚下,别摔着。”
众人刚要往下走,突然听见林子里传来“咔嚓”一声响,像是树枝被踩断了。老黄狗立刻警觉地竖起耳朵,对着声音来源处低吼起来。
李根生心里一紧,握紧了柴刀:“谁在那儿?”
林子里静了片刻,钻出来个瘦小的身影,竟是李老西!他手里还拎着个麻袋,见被发现了,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梗着脖子道:“我……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能找到好东西!”
李根生皱眉看着他,没说话。二柱子却忍不住了:“西爷爷,你不是等着分肉吗?咋跑这儿来了?”
李老西眼神闪烁,没接话,目光却在众人的筐子上扫来扫去,当看到筐里的铁柿时,眼睛亮了亮。
李根生突然明白过来——这老头是怕自己真找到好东西,没他的份。他心里叹了口气,指着陡坡下:“要想跟着,就一起挖葛根。多挖一根,分肉的时候多给你一块。”
李老西愣了愣,随即咧开嘴笑了:“哎!好!我这就挖!”说着就扔下麻袋,抄起带来的小镢头往坡下跑。
看着他的背影,二柱子哭笑不得:“这西爷爷……”
李根生却没笑,他望着林子里密密麻麻的树木,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光框里的倒计时还在跳,【65:42:18】,三百斤的目标还远着,但身边多了这些人,好像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了。
爱吃杂味面的镇国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XZ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