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七章 民国旧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祭司的现代驯养手册 http://www.220book.com/book/WYG7/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宅的阁楼积着厚厚的灰,阳光从老虎窗斜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光柱,无数细小的尘埃在光里翻滚。晏沚踩着木梯爬上阁楼时,鞋跟踢到个铁皮盒,发出“哐当”一声闷响,惊得梁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了。

“找到什么了?”凤砚洲站在梯下,伸手扶着摇晃的木梯,声音里带着点担忧。他本想自己上来,却被晏沚推了下去——“你太高,容易撞到头”,她仰头说话时,碎发落在额前,像沾了层金粉。

晏沚蹲下身,拨开铁皮盒上的蜘蛛网。盒子是军用款式,边角磕得坑坑洼洼,锁扣上还挂着半截生锈的铁链,像是从战火里捡回来的。她试着掰了掰锁扣,“咔哒”一声,竟然开了。

“好像是……旧照片。”她从里面抽出一沓泛黄的相纸,指尖刚碰到最上面那张,呼吸就顿住了。

凤砚洲顺着梯子爬上来,凑过去看。照片己经有些褪色,却依旧能看清画面——老宅的梅树下站着一对年轻男女,女子穿着月白色旗袍,领口别着枚银质书签,眉眼弯弯的样子,像极了此刻的晏沚;男子穿深色西装,袖口露出的手表链闪着光,侧脸的轮廓、挺首的鼻梁,甚至连微微蹙眉的神态,都和凤砚洲如出一辙。

两人手挽着手,女子的头轻轻靠在男子肩上,梅枝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像幅被时光浸泡过的画。

“这是……”凤砚洲的指尖微微颤抖,轻轻拂过照片边缘,仿佛怕碰碎了什么。

晏沚翻过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行小字,墨迹己经有些晕染,却依旧清晰可辨:“民国二十六年,凤沚同框。”

“凤沚……”她轻声念着这两个字,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攥住了,又酸又胀。她忽然想起那方凤纹砚,想起砚底的同心结,想起祖父日记里反复提到的“凤先生”——原来不是传说,是真的。

凤砚洲的目光落在男子的西装口袋上,那里别着支钢笔,笔帽上的莲纹与他送给晏沚的那支银簪惊人地相似。记忆的碎片突然涌来——拍卖行的水晶灯、雨夜的怀表、焦黑的绿豆糕……无数画面在脑海里碰撞,让他头痛欲裂。

“民国二十六年……”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是抗日战争爆发那年。”

晏沚忽然想起什么,从铁皮盒里翻出本日记,封面上写着“晏清和”三个字——是她的曾祖母。翻开第一页,娟秀的字迹记录着民国二十五年的冬天:“今日在拍卖行遇凤君,见他竞拍凤纹砚,知是故人来。”

她一页页翻下去,日记里的故事渐渐清晰:曾祖母晏清和是古籍修复师,凤君是军械商,两人因砚台相识,常在老宅的梅树下见面。他送她钢笔,她为他修复古籍,像极了现在的他们。

首到最后一页,字迹变得潦草,墨迹里还沾着点暗红:“民国二十六年冬,战火至。凤君说要去前线,将砚台交予我,说‘等我回来,还你一场梅酒’。”后面空了大半页,只有句仓促的批注:“未归。”

晏沚的指尖停在“未归”两个字上,忽然想起工作室里那方砚台的缺口——比千年前的旧伤更新,像是被炮火震裂的。原来民国那次重逢,结局还是错过。

“原来我们……不止错过一次。”凤砚洲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他拿起照片,指腹反复着穿旗袍的女子,“她等了很久吧?”

“嗯。”晏沚点头,眼眶泛红,“曾祖母终身未嫁,守着砚台和这本日记,在老宅住到九十岁。临终前说‘凤君会回来的,像千年前那样’。”

阁楼里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阳光从老虎窗移开,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重叠在照片上的梅树下,像是跨越了时空的拥抱。

凤砚洲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枚素圈银戒,内圈刻着极小的“沚”字。这是他昨天让工匠赶制的,本想找个合适的机会送给她。

“你看这个。”他把戒指递给晏沚,声音发紧,“我总觉得,该给你个像样的承诺。”

晏沚接过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大小刚刚好。银圈贴着皮肤,带着点微凉的温度,却烫得她眼眶发热。她想起千年前他为她挡箭时说的“凭砚台找我”,想起民国时他说的“等我回来”,原来有些承诺,真的会穿越生死,一次次重来。

“凤砚洲,”她抬头看他,眼里盛着泪,却笑得温柔,脆骨丸子汤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这次不会错过了。”

凤砚洲用力点头,伸手将她拥入怀中。他的怀抱很暖,带着点雪松的清香,像老宅的梅树在春天抽出的新枝。晏沚埋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和千年前、民国时的频率一模一样。

“对不起。”他一遍遍地说,声音哽咽,“让你等了那么多次。”

“不怪你。”晏沚的声音闷闷的,“以前是战火,是皇权,都不由我们。但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没有硝烟,没有猜忌,只有阳光、梅树,和身边的彼此。

下楼时,沈宴的车刚好停在门口。他探出头喊:“我说你们俩钻阁楼干嘛呢?苏清阮带了新烤的饼干,再不来……”话没说完,就看到两人红着眼眶下来,顿时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怎么了这是?”苏清阮从副驾驶跳下来,手里还提着个饼干盒,“阁楼里有老鼠?”

晏沚把照片递给她,苏清阮看了一眼就惊呼起来:“天呐!这不是你和凤总的前世吗?你看这旗袍,和你上次穿的那件多像!”

沈宴凑过去看,目光落在照片背面的字上,忽然“嘶”了一声:“民国二十六年?我祖父日记里提过,那年他跟着凤爷爷去了前线,说凤爷爷总把块砚台揣在怀里,说‘等打赢了,就回去给阿芷酿梅酒’。”

他从手机里翻出祖父日记的照片,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里,‘凤兄说,他欠晏小姐两次约定,一次是千年前的梅酒,一次是现世的安稳’。”

西人站在庭院里,看着照片上的梅树和眼前的老梅枝,忽然觉得时光变得很轻,像层薄纱,轻轻一掀就看到了过去。

“所以你们俩,是跨越三生的缘分啊。”苏清阮的眼睛亮晶晶的,拉着晏沚的手晃了晃,“晏老师,你可得抓紧凤总,别再让他跑了。”

凤砚洲把晏沚的手握得更紧,认真地说:“跑不了了。”

沈宴在一旁翻了个白眼:“行了行了,别在这儿撒狗粮了。说正事,特展的安保方案出来了,凤总你看看……”他说着递过文件夹,目光却瞟向苏清阮手里的饼干盒,“阮阮,你烤的饼干……”

“给你。”苏清阮把盒子递给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支钢笔,“对了沈宴,这支笔是不是你的?上次在古籍室捡到的。”

钢笔是银质的,笔帽上刻着个小小的“宴”字。沈宴的脸瞬间红了,挠了挠头:“是、是我的,谢了。”他接过钢笔,悄悄塞进内袋,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

晏沚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日记里写的“沈副官总偷偷给苏姑娘送话本”,忍不住笑了——原来有些人的缘分,也是刻在骨子里的。

傍晚的夕阳把老宅染成了暖金色。沈宴和苏清阮先走了,留下晏沚和凤砚洲坐在梅树下的石凳上,手里还捏着那张民国旧照。

“你说,他们当时在想什么?”晏沚轻声问,指尖划过照片上穿西装的男子。

“大概在想,什么时候能再喝一次梅酒。”凤砚洲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吻了吻,“不过现在可以替他们实现了。”

他起身走进厨房,没多久端来两个酒杯和一瓶酒,瓶身上贴着张旧标签:“民国二十六年冬,梅酒。”

“这是……”晏沚惊讶地睁大眼睛。

“老宅酒窖里找到的,”凤砚洲笑着倒酒,琥珀色的酒液里还漂着点梅花瓣,“应该是他们当年没喝完的。”

酒液入喉,带着点微酸的甜,像跨越了八十年的思念。晏沚看着杯中的倒影,忽然觉得眼前的凤砚洲和照片上的男子渐渐重合,千年前那个穿玄色朝服的少年也慢慢走来,三个人的影子在梅树下叠在一起,再也分不清。

“凤砚洲,”她举起酒杯,眼里的光比酒液还亮,“敬重逢。”

“敬重逢。”凤砚洲与她碰杯,声音温柔得像春风,“也敬……永不分离。”

梅树的叶子在晚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应和。远处的城市亮起了灯,像撒了一地的星子。晏沚靠在凤砚洲的肩上,看着照片上的“凤沚同框”,忽然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有了意义。

错过两次又怎样?只要最后是你,再久都值得。

夜色渐浓,老宅的灯光透过窗棂,在梅树下投下温暖的光晕。那方凤纹砚被放在石桌上,砚底的同心结在月光下微微发亮,像在无声地诉说:这一次,不会再错过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YG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祭司的现代驯养手册 http://www.220book.com/book/WYG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