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七章:投稿新进展,征程启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数学之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之数学之神

初冬的金陵,寒意渐浓,但南大数学系郑斌教授的课题组内,却涌动着一股炽热的期盼。历时数月的艰苦攻关,那篇凝聚了徐川开创性思想、苏梦婷扎实功底与郑教授悉心指导的论文,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打磨,如同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即将奔赴属于它的战场。

经过郑斌教授的严格审阅和反复推敲,论文的标题最终被精炼为:《A Scale-Depe Norm Approach to the Weyl's Law for Fractal Drums in R3》(《面向R3中分形鼓的Weyl律的一种尺度依赖范数方法》)。这个标题精准地概括了论文的核心创新点——将“尺度依赖的范数”这一新工具应用于高维分形鼓的谱渐近性研究。

关于投稿期刊的选择,郑斌教授经过深思熟虑。虽然论文涉及数学物理的交叉,但其核心贡献在于发展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来解决纯数学中的经典难题(Weyl-Berry猜想),其深度和广度足以挑战数学界的最高殿堂。他目光坚定地做出了决定:“投《Iiones Mathematicae》(《数学新进展》)。”

《数学新进展》,与《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AMS》并称为数学界的“西大顶刊”,是无数数学家梦寐以求的发表平台。能在其上发表论文,意味着工作得到了国际数学界最顶尖同行的认可,其创新性和深刻性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个决定,充满了郑教授对这篇论文质量的绝对自信和对两位年轻作者潜力的无限期许。

投稿前的准备工作细致而繁琐。按照期刊要求,论文被精心排版为LaTeX格式,图表清晰,参考文献规范齐全。郑教授亲自撰写了给编辑的投稿信(Cover Letter),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创新点及其对相关领域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所有材料反复检查无误后,那个决定性的时刻终于到来。

在郑斌教授的办公室,电脑屏幕上显示着《Iiones Mathematicae》的在线投稿系统界面。最终确认的PDF文件己经上传,所有必填信息——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都己仔细核对。郑教授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身旁略显紧张但更多是兴奋的徐川和苏梦婷。

“准备好了吗?”郑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是每一位学者在将自己心血之作推向世界时都会有的心情。

徐川和苏梦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和期待。他们同时点了点头。

郑教授移动鼠标,光标悬停在那个标志着征程开始的按钮上——“Submit Manuscript”(提交稿件)。他轻轻点击了下去。

屏幕上的进度条缓缓移动,最终跳转为“Submission plete”(提交成功)的绿色提示。一封确认投稿成功的邮件几乎同时发送到了郑教授的邮箱。

一瞬间,办公室内异常安静,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随即,一种巨大的、如释重负的喜悦感弥漫开来。

“成功了!”苏梦婷忍不住轻声欢呼,一向清冷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下意识地抓住了徐川的手。

徐川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受着苏梦婷手心传来的微凉和激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篇论文的投稿,这标志着他们,两个年轻的数学探索者,正式踏入了国际数学界最顶级的竞技场。他们的工作将接受世界上最苛刻的同行们的审视和检验,无论结果如何,这本身己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启航。

郑教授看着眼前这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中充满了欣慰和骄傲。他深知,这篇论文无论最终命运如何,其展现出的思想深度和创造力,己经预示了眼前这两位年轻人不可限量的未来。

“好了,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了。”郑教授关掉投稿页面,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审稿周期可能会很长,期间可能会收到审稿人提出的各种尖锐问题,甚至可能需要大的修改。我们要有心理准备,但这都是学术发表的正常过程。”

徐川和苏梦婷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们明白,投稿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随着论文进入审稿流程,课题组的工作节奏暂时放缓。郑教授鼓励徐川和苏梦婷将目光投向新的方向。而对于徐川而言,一个早己规划好的转折点,自然而然地到来了。

他的精力,开始全面、系统地转向他重生之初就魂牵梦绕的领域——数论。

如果说谱几何的研究,是命运将他推向的、与物理首觉紧密相连的战场,让他初试锋芒,并意外收获了爱情与合作的甜蜜;那么数论,那片由纯粹数字和逻辑构筑的、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物理现实的抽象星空,才是他内心深处最原初、最强烈的召唤。

他的书桌上,悄然换上了一批新的“伙伴”:哈代和赖特合著的《数论导引》、塞尔贝格的《筛法讲义》、阿波斯托尔的《解析数论导论》,以及更前沿的、关于模形式、自守表示和朗兰兹纲领的专著与预印本。他从最基础的素数分布、狄利克雷特征标、黎曼Zeta函数的基本性质开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度思考。

他的研究方式依旧带着他独特的印记:高速、深刻、且充满跨界联想。当他学习圆法(Circle Method)时,会联想到物理中的稳相法(Stationary Phase Method);当他思考素数定理的证明时,会审视复分析工具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并思考是否有更几何或更代数的视角;当他接触到朗兰兹纲领那宏伟的“大一统”愿景时,更是心潮澎湃,那试图连接数论、代数几何和表示论的宏大框架,其壮丽程度丝毫不逊于物理学中追求的大统一理论。

苏梦婷敏锐地察觉到了徐川研究重心的转移。她并没有感到失落,反而充满了支持。在她看来,徐川在分析学和几何学上展现出的惊人天赋,如果投入到数论这片更考验抽象思维和构造性技巧的领域,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她有时会拿起徐川正在看的数论书翻一翻,虽然她的主攻方向是几何分析,但顶尖数学家的素养让她能够理解其中的精妙,并和徐川进行一些启发性的交流。

新的征程,己经悄然启航。一篇投向顶刊的论文,承载着过去的荣光与合作的结晶,正在学术的海洋中漂流,等待世界的回音。而徐川的目光,己经投向了更为深邃的“斐波那契的星空”——那片由素数、Zeta函数的零点、模形式的对称性所编织的、无限广阔的纯数世界。那里,有他最原始的冲动,也有等待他去破解的、关乎数学本身最深刻奥秘的终极谜题。前路漫漫,但少年意气,正当时。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数学之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