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有财几乎是逃也似的出了府门。
身后那本“暗账”仿佛还在眼前晃动,林婉儿那番话更是在他耳边嗡嗡作响。他心乱如麻,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堵在胸口,既不是纯粹的心疼银钱,也不是被戳破的恼怒,更像是一种……被看穿、被包容后的无措与羞臊。
他埋头疾走,胖胖的身影在青石板街上显得有些仓皇。不知不觉,竟走到了镇西最热闹的市集。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熙攘的人群上,小贩的叫卖声、妇人的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这熟悉的市井烟火气,稍稍驱散了他心头的烦闷。
他放缓脚步,漫无目的地闲逛着。目光掠过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心里习惯性地开始估价、盘算盈亏。看到一个卖陶碗的老汉,面前摆着的碗胚有些粗糙,价格极贱,却无人问津。田有财下意识地想:“这手艺,难怪卖不出去,本钱都赚不回。”
正要走开,却见一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妇人,牵着个瘦小的女孩,在摊前犹豫了许久,最终数出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小心翼翼地买了两只最便宜的陶碗。那小女孩捧着碗,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田有财的脚步顿住了。他看着那对母女蹒跚走远的背影,又看了看那卖碗老汉愁苦的面容,心里那本关于成本和利润的账,忽然有些算不下去了。这几文钱的买卖,或许就是那老汉一日的嚼谷,是那对母女赖以吃饭的家什。
他忽然想起林婉儿册子上那条“赠米半斗予西街王婆”。西街王婆……他依稀记得,是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半斗米,值不了太多钱,或许,就能让那王婆多吃几顿饱饭。
难道在婉儿眼里,这些微末的“小钱”,这些他平日里根本不会在意的市井艰辛,也值得被看见,被记录下来吗?
他信步走到一个卖炊饼的摊子前,那刚出炉的炊饼散发着的麦香。他摸出几文钱,买了两个。热乎乎的饼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田老板,今日怎么得空自己来买饼了?”卖饼的汉子认得他,笑着搭话。
田有财含糊地应了一声,目光却不自觉地扫过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他看到挑着担子快步走过的货郎,额上满是汗水;看到茶馆门口卖唱的老者,声音沙哑;看到蹲在墙角修补箩筐的匠人,手指粗糙……
这些人,都在为生计奔波,挣着或许在他看来微不足道的银钱,却也努力地活着。他田有财守着偌大家业,拨弄着算盘,计较着每一文钱的得失,却似乎从未真正看清过这市井烟火下的冷暖。
他低头咬了一口炊饼,面香朴实,带着恰到好处的甘甜。很简单的东西,却让他空落落的胃里踏实了不少。
他又想起婉儿说他“皱着眉,叹着气”行善的样子。是啊,他田有财帮了人,却仿佛是自己吃了天大的亏,那份善意,也因此打了折扣,变得不那么纯粹,甚至带给了身边人压力。
而婉儿,她用自己那份“体己”,悄无声息地,将这些他或许会忽略、或者会带着怨气去处理的“小善”,轻柔地接了过去,抚平了褶皱,温暖了他人,也……迁就了他的性子。
他慢慢嚼着炊饼,心里的那点憋闷和羞臊,竟在这市井的喧嚣和食物的温热中,渐渐沉淀下来,化作一种复杂的、酸涩中又带着一丝明悟的情绪。
原来,银钱之外,世间还有这样一本账。这本账上,不算锱铢必较的盈亏,只记人情冷暖的重量。
他在市集上徘徊了许久,首到日头偏西,才转身往回走。脚步不再仓促,反而有些沉重。
回到府门口,他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进去,而是转向去了旁边的杂货铺,称了两斤最普通的糖块。
走进院子,正看见林婉儿站在廊下,似乎在等他。夕阳的余晖将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田有财脚步顿了顿,走上前,将手里的糖包有些别扭地递过去,目光游移,声音也闷闷的:“喏,路上瞧着,顺手买的……给、给府里下人分分吧。”
林婉儿微微一怔,看着他手里那包寻常的糖块,又看了看他依旧板着却透着一丝不自在的胖脸,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她没有去接那包糖,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寻常:“嗯,让春杏去分吧。晚膳准备好了,表哥先用饭吧。”
她没有提那本“暗账”,也没有问他想通了什么,仿佛下午那场无声的交锋从未发生过。
田有财心里莫名一松,又有点空落落的。他“嗯”了一声,抱着那包糖,像完成了一件什么重大任务似的,埋头走进了堂屋。
廊下,林婉儿看着他的背影,唇角终于缓缓勾起一个清浅而真实的笑容。
这市井烟火走一遭,她这抠门夫君,似乎……也并非全无长进。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田家小账本(http://www.220book.com/book/X4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