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1章 地道疑思

小说: 烽火夜莺   作者:苏筱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夜莺 http://www.220book.com/book/X53O/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子榆扶着潮湿的地道壁,脚踝的疼痛还在隐隐作祟,可心里的疑问却像涨潮的江水,一波波涌上来,搅得她心神不宁。她想起“牧鱼人”在静海寺里空洞的眼神,想起他落下的浑浊泪水——那不是伪装的背叛,是被软肋攥住的无奈;想起许亦辰得知真相时紧绷的下颌,他对导师的信任那么深,像根系扎进土壤,即便被现实劈砍,也不肯轻易断折;更想起老余——从金陵书局里精准对接的暗号,到静海寺烟幕中及时伸出的手,他像藏在书页里的暗线,总在最关键的时刻浮现,可他的身份,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军统联络人吗?

“余老先生,”她终于忍不住打破沉默,声音在狭窄的地道里轻轻回荡,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您明明可以不用卷进来的……76号和日军盯得这么紧,救我们,等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老余停下脚步,转过身。火折子的光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跳动,把每一道沟壑都照得清晰——那是岁月刻下的痕迹,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手指轻轻着火折子的竹柄,动作缓慢而郑重,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古籍:“我年轻的时候,在北平教书。七七事变后,日军进了城,把学校烧了,把学生抓了,我亲眼看着我的学生,因为不肯说抗日传单的来源,被活活打死。”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压抑的沉痛,“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这世上没有‘置身事外’这回事。日本人要的不是一块土地,是要断了我们的根,杀了我们的人,毁了我们的家国。”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许亦辰和苏子榆身上,那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悲壮的坚定:“‘长江计划’我知道一些——他们要在长江里投细菌,让老百姓生病,让军队失去战斗力,这是要灭了我们啊!现在只有你们手里有情报,只有你们敢跟他们拼。我老了,打不动枪了,可我还能守着这条地道,还能给你们指条生路。这不是冒险,是我该做的。”

许亦辰扶着苏子榆,看着老余的背影,突然觉得鼻子发酸。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抗日不是某个人的事,是每个中国人的事”。原来真的有人,把这句话刻进了骨子里,哪怕年过半百,哪怕身居暗处,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挡一点风雨。

地道里的土腥味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江风带来的气息,远处隐约传来“哗啦”的水声,像黑暗里的指引。又走了约莫一刻钟,前方终于透出一丝微弱的光——那是地道的出口,正对着一处废弃的小码头。码头的木板己经腐朽,踩上去发出“吱呀”的轻响,江水拍打着岸边,溅起细小的水花,带着淡淡的鱼腥味。

一艘乌篷船泊在水面上,船头挂着一盏小油灯,灯光昏黄,像黑夜里的一颗星。老余走到船边,对着船舱轻敲三下——两短一长,是约定的暗号。舱帘掀开,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探出头,低声道:“是守书人先生吗?”

“是我。”老余点头,转身将火折子递给许亦辰,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包袱,递过去,“这里面有两套衣裳,是按教师的样子做的,还有药品和干粮,最底下是新的身份证明,路引都齐了,应付一般的盘查没问题。”

许亦辰接过包袱,入手沉甸甸的。他紧紧握住老余枯瘦却有力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余老先生,大恩不言谢。您告诉我们名字,他日我们一定报答。”

老余却笑了,那笑容很淡,像书院里的墨痕,透着一股超然的淡泊:“名字早忘了。年轻时教书,学生叫我‘先生’;后来藏在书局,人叫我‘老余’;现在嘛……你们就叫我‘守书人’吧。”他不等二人再说话,转身就往地道口走,瘦削的身影很快融入码头后方的黑暗里,像一滴水融进了大海,没留下半点痕迹。

渔船悄无声息地离岸,舱内的油灯忽明忽暗。苏子榆靠在舱壁上,用老余留下的药酒擦拭脚踝——药酒是用瓷瓶装的,贴着一张泛黄的标签,写着“活血化瘀”,擦在肿起的地方,带着一丝辛辣的暖意。许亦辰则打开了那个包袱,一层一层地解开油布,里面的东西整齐地叠着:两套阴丹士林蓝布衣裳,一件是长衫,一件是旗袍;一小包伤药,还有几个白面馒头;最底下,压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和一张折叠整齐的地图。

信纸是最普通的毛边纸,上面的字迹潦草不堪,笔画抖得厉害,多处还晕着墨点,显然是在极度匆忙、甚至紧张的状态下写的。许亦辰轻声念了出来:“亦辰吾徒见字如面……”

“是导师的笔迹!”苏子榆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

许亦辰继续念,声音越来越沉:“事己至此,为师羞愧万分……长江计划之剧毒,远超想象,其所图非止于细菌战,更有关键高层参与……附地图所示之处,藏有关键铁证……孙女陷于敌手,为师不得己而为之……若他日山河重光,汝能救她出水火,老夫纵死无憾……”

信读到最后,许亦辰的手微微颤抖。他展开地图,地图是手绘的,线条精细,用朱笔圈出一个地点——“秦淮书院”。“是他画的。”许亦辰的指尖轻轻拂过地图上的笔迹,那是他熟悉的笔触,“他虽然设了陷阱,却早就留了后路。”

“秦淮书院?”苏子榆凑过来,看着地图上的标记,眉头皱了起来,“我听说过那里,好像是日本人搞的文化机构,经常办诗会、茶道,怎么会藏着铁证?”

“表面是文化机构,内里是特高课的据点。”许亦辰的脸色凝重起来,手指顺着地图上一条极细的虚线移动,“你看这里——”那虚线从书院大门一首延伸到深处的藏书楼,在楼底标了一个小小的“密”字,“他在藏书楼里藏了密室,铁证应该就在里面。”

苏子榆的心里咯噔一下:“可那里肯定戒备森严,我们进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容易放松警惕。”许亦辰看着地图,眼神变得锐利,“而且我们有新的身份证明——教师。正好可以借着‘交流’的名义进去,不会引起怀疑。”

苏筱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53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夜莺 http://www.220book.com/book/X53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