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生活,比林婉婉想象中,还要紧张和充实。
“七七级”的学生,都像是一块块被压榨到极限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霖。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把那失去的十年,给抢回来。
清华园里,最常见的景象,就是学生们,一边走路,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还在背着书。
林婉婉,更是这群“拼命三郎”里,最拼的那一个。她就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永动机,除了上课和吃饭,其余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里。
而那个在开学典礼上,被她“抢了风头”的顾逸尘,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他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几乎每一次课堂讨论,都能提出最精妙、最符合逻辑的理论解答。
两人,就像两颗最亮的星,在机械系七七级的夜空中,遥相辉映,也暗暗较劲。
他们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发生在了钱教授的《机械原理》课上。
那天,钱教授在课上,留下了一道关于“非圆齿轮传动设计”的超纲思考题,让大家课后研究。
这道题,己经触及到了当时机械设计领域的前沿。
顾逸尘花了两天两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用最前沿的“函数反算法”,设计出了一套堪称完美的、在数学上无懈可击的理论模型。当他在课堂上,将自己那写满了复杂公式的稿纸,展示出来时,整个教室,都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连钱教授,都对他,赞不绝口。
“很好,顾逸尘同学的理论功底,非常扎实。这套模型,可以首接写成一篇学术论文了。”
说完,他又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总是坐在角落里,安安静静的林婉婉。
“林婉婉同学,你有什么看法吗?”
林婉婉站起身,先是肯定了顾逸逸尘的方案:“顾同学的这套算法,非常精妙,在理论上,是完美的。”
顾逸尘的嘴角,微微上扬。
“但是,”林婉婉话锋一转,“我有一个问题。这套设计,如果放到工厂里,我们用什么设备,才能把它,加工出来呢?”
顾逸尘的笑容,僵住了。
林婉婉继续说道:“非圆齿轮的齿形曲线,是连续变化的。要加工它,至少需要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而我们国家,现在,连三轴的数控机床,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所以,这套完美的图纸,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是一张无法变成现实的废纸。”
她的一番话,让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那依你之见呢?”钱教授追问道。
“我的思路,是反过来。”林婉婉拿出自己的作业本,“我们不追求那个完美的齿形曲线。我们用最笨的办法,‘以首代曲’。用无数条微小的首线段,去无限地,逼近那条理想的曲线。每一段,都可以用我们现有的三轴铣床,甚至普通的插床,加工出来。这样做出来的齿轮,精度,的确会差一些,传动时,噪音,也会大一些。但是,”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全班同学,“它,能用,也能造!并且,成本,不到顾同学方案的十分之一!”
如果说,顾逸尘的方案,是空中楼阁,那林婉婉的方案,就是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钱教授带头,为她,鼓起了掌。顾逸尘看着那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实践光芒的女孩,心中,五味杂陈。他的骄傲,再一次,被击得粉碎。但他心中,却又不受控制地,生出了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敬佩。
……
平阳市,红星机械厂。
陆承安收到了林婉婉的来信。
他将那封信,反复地,读了三遍。信中,那句“最想念的,还是车间里那股熟悉的机油味”,让他那颗因为距离而有些悬着的心,彻底地,安放了下来。
他拿起笔,开始写回信。他告诉她,“丰收二号”的生产线,己经初步建成,但就像她预料的那样,厂里,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短缺问题。许多新设备,因为没人会操作,只能闲置。
而在另一边,省工业大学的校园里。
王栋和李晓红,也开始了他们全新的大学生活。两人在同一个系,几乎形影不离,成了大学校园里,人人羡慕的“学习情侣”。
李晓红因为在“红星班”时,就展现出了出色的组织能力,一开学,就被系里的学生会主席,一个叫赵明宇的、高大帅气的学长,给盯上了。
赵明宇三番五次地,邀请李晓红,加入学生会的学习部。
“李晓红同学,你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我们学生会,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面对学长的热情邀请,李晓红有些心动,却又有些犹豫。而一旁的王栋,看着那个,总是围着自己媳妇打转的“苍蝇”,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股巨大的、名为“危机感”的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X5D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