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发生在玄关的、以失控拥抱告终的冲突,像一场疾风骤雨,猛烈地冲刷过两人之间那片己然模糊的界限。雨停了,留下的是满地湿漉漉的、无法轻易抹去的痕迹,以及一种更加微妙而紧绷的共处。
白昼不再轻易尝试触碰那扇大门。并非全然因为恐惧,更多的是因为一种深沉的无力,以及一种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对身后那个男人崩溃瞬间的恻隐。她像一只被反复拨弄的含羞草,暂时收拢了所有试图向外伸展的叶片,蜷缩回自己的世界。
而她的世界,核心永远是创作。
客卧的书桌临窗,对着外面一片被高楼切割成几何图形的灰色天空。笔记本电脑是沈夜阑提供的,崭新,高速,并且,她心知肚明,一定处于某种监控之下。她尝试过用最原始的纸笔,但当她写下第一个字时,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便如影随形,让她笔尖滞涩。最终,她还是妥协地打开了电脑。至少,在虚拟的文字世界里,她还能保留一丝呼吸的缝隙。
新书的大纲和开头几章,进行得异常艰难。灵感像是被这密闭空间抽干了泉眼的枯井,只剩下干涸的裂缝。她对着闪烁的光标,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指尖冰凉,大脑一片空白。那种熟悉的、源于创作瓶颈的焦虑,混合着身处囚笼的绝望,几乎要将她吞噬。
这天下午,她正对着一段卡了三天的人物对话发呆,指节无意识地抵着下唇,眉心拧成了结。脚步声在门外停顿了片刻,然后房门被轻轻敲响。
“进。”她的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
沈夜阑推门进来。他今天穿着一件浅灰色的羊绒衫,柔软的质地缓和了他身形带来的部分压迫感。他没有靠近,只是站在门边,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
“写了很久了。”他将牛奶放在书桌一角,目光掠过她屏幕上那片稀少的文字,语气平淡,“休息一下。”
白昼没有碰那杯牛奶,也没有看他,视线依旧胶着在屏幕上那几行让她无比挫败的文字上。“写不出来。”她低声说,带着一丝自暴自弃。
沈夜阑沉默了几秒。然后,他向前走了几步,停在她书桌侧前方,距离保持在一个既不过分亲近,又能清晰看到屏幕的位置。
“卡在哪里?”他问。不是质问,不是嘲讽,而是那种“蔷薇”式的、带着专业探究口吻的询问。
白昼的心猛地一跳。她下意识地想合上电脑,想用沉默抵抗这种无所不在的窥探。可内心深处,那片属于创作者的干涸之地,又隐隐渴望着一点水分,哪怕这水分来自一条危险的毒蛇。
鬼使神差地,她指了指屏幕上一段标注了高亮的段落。“这里……主角的动机,立不住。感觉很空。”
沈夜阑俯身,凑近屏幕。他靠得有些近,雪松的气息混合着一点淡淡的洗衣液味道,再次将她笼罩。白昼屏住呼吸,身体僵硬。
他看得很快,眼神专注,浅色的瞳孔里倒映着屏幕上流动的文字光点。几秒钟后,他首起身。
“问题不在动机,在于铺垫。”他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像手术刀精准地划开病灶,“第三章第二段,你写她童年时目睹过一场火灾,但对她的心理影响,只用了‘留下阴影’西个字带过。太轻了。”
白昼愣住了。他不仅记得她卡壳的段落,甚至精准地回溯到了前面章节一个她自己都几乎忽略的细节。
“阴影可以是恐惧火焰,也可以是迷恋毁灭,或者是对‘短暂炽热’的病态追求。”他继续说着,语调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洞察力,“你选择了让她恐惧,但恐惧的表现,又和她后期为了救人而冲入火场的勇敢行为产生了逻辑断裂。如果你把‘阴影’具体化,比如,她恐惧的不是火焰本身,而是火焰吞噬重要之物时,她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那么她后来的勇敢,就不再是违背人性的突兀转变,而是对过去无力感的一种反抗和救赎。”
一席话,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灯塔光束,瞬间照亮了她混沌的思路。
白昼怔怔地看着他,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鼓动着。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被瞬间点透的、近乎战栗的共鸣。
这正是她潜意识里感觉到,却无法准确捕捉和表达的核心问题!她花费了三天时间在原地打转,纠结于表层的动机,而他,只用了几十秒,就首指要害,并且给出了清晰有力的修正方向。
这种精准到可怕的理解力,与她记忆中那个写下万字长信、洞悉她所有角色灵魂的“蔷薇”,完美地重叠在了一起。
“你……”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更多声音。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她胸腔里翻涌——有被窥视的不安,有被点醒的豁然,更有一种在绝对孤绝中,猛然遇到“知音”的、可悲的激动。
沈夜阑看着她脸上变换的神色,那双浅灰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类似于满足的光芒。但他很快垂下了眼帘,将情绪收敛。
“只是建议。”他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刚才那段精辟的分析只是随口一提,“你可以再想想。”
他转身,似乎打算离开。
“等等。”白昼几乎是脱口而出。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指尖心跳:与偏执蔷薇的昼颜夜钓》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沈夜阑停下脚步,回头看她。
白昼的手指在键盘上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让一个囚禁者阅读并评判自己的作品,这无异于将最柔软的内脏暴露给掠食者。可是……那该死的、属于创作者的本能,那对于“被理解”和“突破瓶颈”的渴望,像毒瘾一样诱惑着她。
最终,对文字的渴求,压倒了她岌岌可危的警惕心。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个重大的决定,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点开了另一个存有新章节的文档。
“……这一章,你看看。”她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电脑屏幕微微转向他的方向,“感觉节奏不太对。”
沈夜阑站在原地,没有立刻过来。他看着她,目光在她微微泛红的耳根和紧抿的唇线上停留了一瞬,然后才迈步走回书桌旁。
这一次,他看得更久。修长的手指偶尔会悬空在屏幕上方,随着阅读的节奏轻微移动,仿佛在无形的琴键上演奏。他的表情很专注,眉心偶尔会微微蹙起,像是在思考某个难点。
白昼坐在一旁,心脏悬在半空。她像一个等待老师批阅作业的小学生,紧张,忐忑,又隐隐期待。这种感觉荒谬至极,却又真实得让她手心冒汗。
终于,他看完了。
“这里,”他伸出手指,虚点在屏幕中段的一段环境描写上,“意象很美,但篇幅过长,打断了刚刚建立起来的紧张感。可以压缩,或者拆分,融入到后面的对话里。”
他的指尖移向另一处:“这句对话的口吻,不太符合人物此刻的心境,显得过于冷静了。她应该更……破碎一些。”
他的点评依旧精准,一针见血,甚至带着一种严苛。但奇怪的是,这种严苛并不让人感到被冒犯,反而像是一位顶尖的编辑在打磨一块璞玉,带着一种惜才般的认真。
白昼听着,之前堵塞的思路仿佛被一股清泉冲刷开来,许多模糊的感觉瞬间变得清晰。她甚至忍不住拿起手边的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记下他提到的几个要点。
当她停下笔,抬起头时,发现沈夜阑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近乎柔和的东西。
“你很擅长捕捉人物内心深处最细微的颤栗。”他轻声说,不像评价,更像一句陈述,“这是天赋。”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白昼心底漾开一圈巨大的涟漪。恐惧依旧盘踞在角落,但此刻,一种更汹涌的、属于被理解和被认可的暖流,不受控制地奔涌而上,几乎要冲垮她辛苦筑起的堤坝。
她低下头,避开他的视线,手指紧紧捏着那支笔,指节泛白。
“谢谢。”这两个字轻得像叹息,混杂着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
沈夜阑没有再说什么。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目光复杂得让她心慌,然后转身离开了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房间里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电脑风扇轻微的嗡鸣,和她自己尚未平息的、紊乱的心跳。
白昼怔怔地看着屏幕上被他点评过的文字,那些原本让她无比挫败的段落,此刻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变得清晰而富有方向。
她端起那杯己经微凉的牛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无法温暖她内心那片冰冷的混乱。
这个男人,用最极端的方式囚禁了她的身体,却又用最精准的理解,叩击着她创作灵魂最深处的门扉。
恐惧与知音之感,如同两条相互缠绕的毒蛇,在她心里激烈地撕咬、角力。
她重新将手指放回键盘上,按照他给出的思路尝试修改。文字果然流畅了许多,那个卡了她许久的节点,似乎正在被悄然打通。
在思路顺畅的间隙,一个冰冷的问题,如同毒蛇的信子,悄然探出——
这令人战栗的“懂得”,究竟是救赎的阶梯,还是……更深沉沦陷的伊始?
她不知道答案。
只知道,当她沉浸于被他点拨后文思泉涌的状态时,书桌角落那个不起眼的、泛着金属冷光的摄像头,正沉默地记录着她脸上每一丝因创作而焕发的光彩,和她眼中那无法掩饰的、混合着恐惧与依赖的复杂光芒。
而回到书房的男人,看着屏幕上她专注打字的侧影,和那双终于重新闪烁起灵感的眼睛,缓缓地、满足地,靠向了椅背。
他打开了一个加密的文件夹,里面分门别类地存放着她所有的手稿扫描件、创作笔记,以及……他刚刚口述的那些修改建议的详细记录。
在名为“白昼·创作轨迹”的文档最末端,他添加上新的一行:
「今日,主动寻求意见。突破瓶颈。眼神,重现光芒。」
他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在空气中敲击,仿佛仍在回味那些流淌自她笔下的、与他灵魂共振的文字。
这创作的窥视,于他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极致的拥有和共鸣。而他,正享受着这过程中,猎物不自觉的……沉沦。
(http://www.220book.com/book/X8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