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间那层薄冰,在接下来几天里,并未完全消融,但似乎也不再那么坚硬寒冷。林小丫依旧沉默地干活,但眼神里多了些观察和思索。刘大娘依旧话不多,但偶尔在林小丫主动搬起重物时,会几不可察地微微点头,或者在她被热锅边烫到下意识缩手时,会粗声丢过来一句“毛手毛脚,不会慢点儿!”,语气虽冲,却隐约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这种微妙的变化,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或者说,注入了一丝不一样的活力。
这天下午,摊子刚闲下来,村口的邮差捎来口信,说是邻村嫁出去的大女儿、林小丫的姐姐林大丫,后天要带着刚满半岁的娃娃回门住两天。
消息传来,刘大娘正在揉面的手顿了一下,脸上那连日来的阴霾,像是被风吹开了一道口子,透出点真切的光亮来,连带着眼角细密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些许。她没说什么,只是“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但接下来揉面的动作,明显比之前轻快了不少。
林小丫也是愣了一下,随即心里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姐姐林大丫比她大西岁,性格像极了母亲,爽利能干,三年前嫁去了邻村一户同样做小生意的人家。姐妹俩感情不算特别亲密,毕竟年龄有差,加上林大丫出嫁时林小丫还小,但血脉亲情总是在的。更重要的是,姐姐回来了,家里似乎就能多一点声音,冲淡她和母亲之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而且,她还没见过那个刚半岁的小外甥呢!一个小娃娃……会是什么样子的?林小丫那被“淑女梦”和烦恼填满的心里,也难得地生出了一丝好奇和隐约的期待。
回门那天,刘大娘罕见地没有在天不亮就吼林小丫起床,而是自己悄悄起来,将摊子收拾利索,只做了平日一半量的炊饼,早早卖完就收了摊。她还特意去割了一小条肉,称了块豆腐,又摘了些后院小菜园里最水灵的蔬菜。
林小丫帮着母亲打扫屋子,虽然依旧沉默,但动作勤快。她注意到母亲时不时朝村口张望,虽然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但那微微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神,泄露了她内心的期盼。
将近晌午时分,村口终于出现了期待中的身影。林大丫穿着一身半新的蓝布衣裳,胳膊上挎着个包袱,背上用背带缚着一个胖乎乎的娃娃,正一步步朝家走来。她模样更像刘大娘,圆盘脸,大眼睛,身板结实,只是做了妇人打扮,眉宇间多了几分为母的沉稳。
“娘!小丫!”林大丫老远就笑着招手,声音洪亮,颇有刘大娘的风范。
“哎!可算到了!”刘大娘应着,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了上去。林小丫也放下扫帚,跟了过去,目光却好奇地黏在姐姐背后那个扭来扭去的小团子身上。
“快进屋快进屋!这一路累坏了吧?”刘大娘接过女儿手里的包袱,心疼地打量着她,“瘦了没?虎子没闹你吧?”虎子是娃娃的小名。
“不累,虎子乖着呢,一路都在睡。”林大丫笑着,熟练地解下背带,将娃娃抱到身前。
小家伙被扰了清梦,迷迷糊糊地睁开乌溜溜的大眼睛,小嘴一瘪,似乎要哭,但看到周围陌生的环境和新面孔,又好奇地眨巴着眼,没哭出来。他长得白白胖胖,像年画上的福娃,穿着红肚兜,胳膊腿儿像嫩藕节似的,可爱极了。
林小丫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这么小的娃娃,心里有点新奇,又有点不敢碰,只是傻傻地看着。
“喏,这是你小姨,快叫小姨。”林大丫逗着儿子,把他往林小丫面前凑了凑。
虎子盯着林小丫看了几秒,突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就要往她脸上抓。
林小丫吓了一跳,下意识往后一缩,动作幅度稍大了点,带起一阵小风。
虎子先是一愣,荷风骨头汤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随即小嘴一张,“哇——”的一声,惊天动地的哭声响彻了整个小院。那哭声洪亮有力,简首堪比刘大娘的吆喝。
林小丫顿时手足无措,僵在原地,脸涨得通红。“我……我没碰他……”
“没事没事,这小子认生呢!”林大丫赶紧熟练地轻轻拍着儿子的背,来回踱步哄着,“哦哦哦,虎子不哭,不哭,这是小姨,不是坏人……”
刘大娘也凑过来,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摸了摸外孙的小脸,声音是林小丫从未听过的温柔:“乖虎子,不哭喽,外婆在这儿呢。”
说也奇怪,虎子在母亲和外婆的轮流安抚下,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变成了委屈的小声抽噎,乌溜溜的眼睛还挂着泪珠,好奇地看着林小丫,仿佛在控诉她刚才的“粗暴”行为。
林小丫看着母亲对着外孙时那毫不掩饰的慈爱笑容,听着那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的声音,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母亲好像……从来没对自己这么温柔过。她小时候哭闹,等待她的多半是母亲不耐烦的吼声或者屁股上不轻不重的两下。
午饭时,家里的气氛明显活络了许多。林大丫是个闲不住的话匣子,一边喂虎子吃糊糊,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婆家村里的趣事,抱怨着猪肉又涨了价,夸着虎子最近又学会了什么新本事。
刘大娘听得眉开眼笑,时不时插嘴问几句,还给女儿和外孙不停地夹菜。林小丫默默地吃着饭,听着姐姐和母亲的对话,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她们谈论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是她平日里最不耐烦,却也在此刻感受到一种平淡真实的烟火温暖。
饭后,林大丫帮着母亲收拾碗筷,终于注意到了母女间异于往常的沉默。她看看埋头擦桌子的林小丫,又看看虽然笑着但眉宇间带着倦色的母亲,试探着问:“娘,我咋觉得您和小丫今天怪安静的?是不是这丫头又惹您生气了?”
刘大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瞥了林小丫一眼,含糊道:“没什么,小孩子家闹别扭,过去了。”
林大丫何等了解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心知肯定没那么简单。但她聪明地没有追问,而是话里有话地笑着说:“小丫这年纪,正是心思多的时候,有点自己的想法也正常。娘您也别太操心,姑娘家,总得经历这一遭。像我当初没出嫁前,不也整天想着镇上的花布和胭脂水粉嘛?觉得嫁了人就能过上好日子。可真等自己当了家才知道,哪样都不容易哟……”
她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小丫一眼,又抱起在她怀里扭来扭去的虎子,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胖脚,感叹道:“你看这小子,现在看着可爱,闹起人来真是恨不得把他塞回肚子里去。吃喝拉撒睡,哪一样不操心?这还只是一个,要是……”
她没再说下去,但林小丫听懂了。姐姐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她原本就不平静的心湖。她看着姐姐熟练地给虎子换尿布,听着母亲和姐姐讨论着养孩子的辛苦和琐碎,再想想自己那些风花雪月的“淑女梦”,突然觉得有些缥缈和……幼稚。
下午,林大丫抱着虎子去相熟的邻居家串门。刘大娘坐在院子里,就着天光缝补一件林小丫刮破的衣裳。林小丫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看着母亲飞针走线的侧影,阳光勾勒出她眼角的细纹和鬓角几根刺眼的白发。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枣树叶的沙沙声,和母亲偶尔一两声压抑的轻咳。
林小丫突然低声开口,声音有些干涩:“娘……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刘大娘穿针的手微微一顿,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说:“老毛病,不碍事。你把心放肚子里,饿不着你。”
又是这样。林小丫知道,母亲不想多说。她看着母亲专注缝补的样子,看着那件她因为干活毛躁而刮破的衣裳,再想到姐姐刚才说的“当家不容易”,心里那股酸涩的愧疚感又涌了上来。
阿姐的回门,像一面镜子,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真实面貌,也让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母亲的辛劳和这个家的不易。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淑女”,在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和柴米油盐的对话里,影子似乎又淡了一些。
(http://www.220book.com/book/X9G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