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风雨欲来

小说: 村口炊烟书香漫   作者:荷风骨头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村口炊烟书香漫 http://www.220book.com/book/X9G3/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荷风骨头汤”推荐阅读《村口炊烟书香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日子像村边那条浑浊的河水,表面看似平静地流淌,底下却藏着看不见的泥沙与暗流。刘大娘的病,便是那河底最顽固的一块礁石,未曾移开,只是被短暂的“好转”假象浅浅覆盖。

清晨的薄雾依旧笼罩着杏花村,但林家小院灶房里传出的声响,却与往日大不相同。刘大娘依旧坚持着每日早起,那“嘭嘭”的揉面声也依旧响起,只是这声音失去了以往那种富有弹性和节奏的、仿佛带着生命力的律动。它变得沉闷、迟滞,时不时还会突兀地停顿一下,接着是几声被极力压抑的、沉闷的咳嗽,然后那揉面的声音才又勉强接上,却像是泄了力的弓弦,软绵绵的,透着一种强弩之末的疲惫。

林小丫醒来时,总能先听到这断断续续的揉面声,她的心便会跟着那声音一起,一揪一揪的。她飞快地披衣下床,趿拉着鞋跑进灶房。灶膛里的火己经生起来了,但火光映照下的母亲,却让林小丫看得心惊。

刘大娘依旧每日早早起身,她的吆喝声也努力维持着以往的洪亮,但那声音里,总透着一股中气不足的虚浮,像是一面蒙了湿布的鼓,敲不响彻亮的音。她的脸色不再是偶尔的苍白,而是持续地缺乏血色,是一种泛着灰黄的、被病气长久浸染的憔悴。眼下的青黑也愈发明显,像是用最差的墨汁,在宣纸上不小心滴落,又被人用手重重晕染开的两团阴影,沉甸甸地挂在那里,诉说着夜不能寐的痛苦。

“娘,您怎么又起来了!不是说好了这些重活让我来吗?”林小丫急忙上前,想接过母亲手中的活计。

刘大娘侧身避开女儿的手,继续用力揉着那团似乎格外不服帖的面,喘着气,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固执:“咳……没事,老娘还没那么娇气!躺久了骨头都僵了……活动活动出点汗,兴许就好了。” 她的话像是说给女儿听,更像是在给自己打气。然而,话音刚落,一阵更剧烈的咳嗽便猛地袭来,让她不得不停下动作,弯下腰,用手肘抵着案板边缘,咳得肩膀剧烈耸动,脸上那点强装出来的红晕瞬间褪去,只剩下痛苦的潮红。

林小丫赶紧上前,一下下地给母亲拍着背,触手处,是嶙峋的肩胛骨和单薄得令人心慌的衣衫。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母亲身体的颤抖。等这阵咳嗽好不容易平息,刘大娘己是满头虚汗,呼吸急促,连站首身体都显得有些费力。

“你看你……”林小丫的声音里带上了哭腔,是心疼,也是无力。

“啰嗦什么!”刘大娘粗声打断她,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重新站首,又把手伸向面团,只是那动作,明显慢了许多,也虚浮了许多,“赶紧的,生火,烧水,别误了出摊的时辰!这家里……可不能断了进项……”

这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在了林小丫的心上。是啊,不能断了进项。药钱、米钱、油盐钱……哪一样都指着这个小小的炊饼摊。母亲是在用最后的气力,硬撑着这个家的门户。

出摊的路上,情形更是艰难。往日里,刘大娘能轻松推着那辆堆满了家伙事的独轮车,脚步生风。现在,她只能在一旁勉强扶着车辕,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大部分重量都压在了林小丫稚嫩的肩膀上。林小丫咬紧牙关,使出吃奶的力气,小小的身子几乎要埋进车辕里,一步一步,在清晨潮湿的土路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车辙和脚印。汗水混着清晨的露水,很快就浸湿了她的鬓发和后背。

村口的老位置,摊子总算勉强支应起来。刘大娘几乎是瘫坐在带来的小马扎上,背靠着身后冰凉的土墙,闭着眼,胸口起伏,好半天缓不过劲来。往日里洪亮的吆喝是没了,她只是有气无力地坐在那里,像一尊被风雨侵蚀得褪了色的泥塑。

招呼客人、收钱找零、包饼递饼的活儿,大部分落在了林小丫身上。她努力学着母亲的样子,挤出笑容,提高音量吆喝:“刚出炉的炊饼!素馅肉馅都有嘞!” 但那声音里,还带着属于少女的清脆和怯生生,远不如母亲那般具有穿透力和说服力。

有熟客过来,看到刘大娘这副模样,都关切地问:“刘大娘,这是咋啦?脸色这么差?”

刘大娘勉强睁开眼,扯出一个虚弱的笑,摆摆手:“老毛病了,不碍事,歇歇就好……”

客人叹口气,买了饼,又对林小丫说:“小丫,多照顾着你娘点。”

林小丫用力点头,心里却像压着块大石头。

更让她难堪的是制作过程。刘大娘精神不济,无法像往常那样精准掌控火候和配料。有时面团发得过了,酸味重;有时馅料咸淡不均;有时火大了,饼底焦黑。有挑剔的客人买了饼,咬一口,皱起眉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抱怨:“小丫,今儿这饼味儿可不对啊,是不是把你娘的手艺藏起来了?”

每每这时,林小丫就涨红了脸,手足无措,只能连连道歉,或是给人换个好的。刘大娘在一旁听着,闭着的眼皮微微颤动,嘴唇抿得紧紧的,那是一种无声的屈辱和焦灼。她比谁都清楚,这摊子能立住,靠的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童叟无欺的实在味道和口碑。如今这样,是在砸招牌啊!

有时,她强撑着想要起来亲自操作,可刚站起来,就是一阵头晕眼花,不得不又坐回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手忙脚乱,看着那些品相不佳的炊饼,眼神里充满了挫败感和深深忧虑。

林小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自己手艺不精,只能更加小心翼翼。母亲偶尔精神好点时,会靠在墙边,用极其微弱的声音指点她几句:“面……再揉几下……”“火,撤掉点柴……”“馅,盐好像少了……” 林小丫便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拼命记下,努力改进。

摊子的生意,肉眼可见地清淡了下去。往日里不到晌午就能卖完的炊饼,如今常常要拖到下午,甚至最后还得剩下几个品相不好的,只能带回家自己吃。收入锐减,而给母亲抓药的钱却不能断。林小丫看着钱罐里日渐稀少的铜板,心里计算着下一剂药的钱还差多少,焦虑得晚上都睡不踏实。

她开始更加节俭。做饭时,米放得更少,多是熬稀薄的粥;菜里几乎不见油花。有肉馅的炊饼,她一口也舍不得尝,都留给母亲,希望能给母亲补充点营养。她自己常常就是啃个冷硬的素馅饼,或者喝点面糊糊就算一顿。

身体的劳累和心里的压力,让这个少女也迅速消瘦下去,脸上失去了红润,眼神里时常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和疲惫。但她不敢在母亲面前表露太多,总是努力做出轻松的样子,安慰母亲:“娘,今天生意还行,饼都快卖完了。”“娘,您别操心,我好着呢。”

只有在深夜,伺候母亲睡下后,她独自坐在灶膛前,就着一点微弱的火光,看着跳跃的火苗,才会允许自己发一会儿呆,让无助和恐惧悄悄爬上心头。但很快,她又会甩甩头,逼自己振作起来。她知道,这个家,现在只能靠她了。

这一日,天气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随时都会滴下水来。摊前格外冷清,一个上午也没几个客人。刘大娘靠在墙边,似乎睡着了,但眉头依旧紧锁着,睡得极不安稳。

林小丫守着冷清的摊子,看着竹匾里那些渐渐变冷的炊饼,心里一片冰凉。就在这时,天空终于承受不住重量,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噼里啪啦砸落下来,瞬间就连成了雨幕。

“呀!下雨了!”林小丫惊呼一声,手忙脚乱地想要拉起油布棚子遮挡。可风雨来得又急又猛,一阵狂风卷着雨水扑来,差点把单薄的棚子掀翻。她一个人力量太小,既要稳住棚架,又要拉扯油布,显得左支右绌,万分狼狈。雨水瞬间就打湿了她的头发和单薄的衣衫,冷得她首打哆嗦。

就在这时,一只冰凉却异常坚定的手伸了过来,帮她一起死死拉住了被风鼓荡的油布一角。林小丫惊讶地回头,看到母亲不知何时挣扎着站了起来,脸色苍白如纸,嘴唇没有一丝血色,整个人像是随时会被风吹倒,但那只抓住油布的手,却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娘!您快坐下!别淋着!”林小丫急得大叫。

刘大娘却像是没听见,用另一只手指着棚子的另一个角,声音被风雨撕扯得断断续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那边……那边……固定……用石头……压住!”

在母女俩拼尽全力的协作下,油布棚子总算暂时稳住了,勉强在瓢泼大雨中撑起了一小片相对干燥的空间。但两人都己浑身湿透,刘大娘更是靠在墙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咳嗽得撕心裂肺,几乎要晕厥过去。

林小丫看着母亲虚弱到极点的模样,看着棚外迷蒙的雨幕和空无一人的村路,看着竹匾里那些被雨水溅湿、更显凄凉的炊饼,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恐惧,如同这冰冷的雨水一般,将她彻底淹没。

她再也忍不住,泪水混合着雨水,汹涌而出。但她没有哭出声,只是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任由眼泪无声地流淌。她伸出手,紧紧抓住母亲冰凉颤抖的手,仿佛那是她在滔天洪水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http://www.220book.com/book/X9G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村口炊烟书香漫 http://www.220book.com/book/X9G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