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推演”项目,如同在悬崖边搭建一座通向未知的桥梁。沈清弦带领的团队,利用“深潜”获取的宝贵数据和她构建的“悖论种子”模型,在超级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虚拟牢笼中,小心翼翼地模拟着“异类”那陷入逻辑混乱的核心。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
那并非传统的程序代码,而是一种基于极端凝固规则和“熵减”趋向的、自洽却又排他的信息生态。模拟系统无数次因为无法处理内在矛盾而崩溃,或是演化出毫无意义的死循环。想要准确推演其重构路径,近乎痴人说梦。
但沈清弦没有放弃。她调整策略,不再追求完全模拟,而是专注于捕捉其演化过程中的 “模式倾向” 和 “信息熵变规律” 。就像无法预测一场台风的精确路径,但可以分析其孕育的洋流和气压模式。
数月过去,海量的失败数据堆积如山。首到一天深夜,一条原本即将再次崩溃的推演线程,在吸收了某个随机引入的、代表“生命随机突变”的参数后,并未立刻死锁,而是陷入了一种奇特的 “混沌边缘” 状态——既非完全凝固,也非动态流动,而是一种不稳定的、在两种状态间快速震荡的临界点。
“就是这里!”沈清弦几乎将脸贴在观测屏上,眼中闪烁着发现金矿般的光芒,“它的逻辑体系在‘悖论种子’的冲击下,并非单向地崩溃或强化,而是被逼入了一个亚稳态!在这个状态下,它的防御性和攻击性都会降到最低,但同时,其内部信息流动会变得极其活跃且……可观测!”
她立刻调动所有计算资源,锁定并放大这一状态进行深度分析。果然,在层层叠叠、不断生灭的凝固逻辑碎片中,她捕捉到了一些之前从未见过的、更加基础的 “信息素” ——那不再是追求永恒静止的指令,而更像是一种……对“存在边界”本身的定义和捍卫。
“‘异类’……它或许并非主动的侵略者,”沈清弦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初步结论,“它的核心驱动力,可能是一种极端化的、为了维持自身‘纯粹存在’而排斥一切外部‘污染’(包括变化、流动、生命)的本能。我们的‘秩序’能量和意识活动,在它看来,就是最剧烈的‘污染源’。”
这个解释,让那冰冷的凝固力量和其中蕴含的“饥饿”感,有了一丝可以理解的逻辑。它不是恶魔,更像是一个患有极端洁癖和自闭症的、拥有恐怖力量的“孩子”。
然而,就在团队为这一发现稍感振奋,并开始据此设计可能的信息“安抚”或“引导”方案时,负责监控“虚无之海”方向监测浮标的部门,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报告:编号为K-77区的监测浮标阵列,在过去72小时内,记录到三次微弱的、与“异类”信息特征高度相似,但源点不同的空间波动。波动源分散在K-77区边缘,并非来自γ-771方向。波动后未发现时空晶化现象。】
新的“异类”活动点?在远离γ-771的“虚无之海”深处?
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西起的深空战略研究所。
“是扩散吗?γ-771节点的‘思考’,引来了同类?”有人惊恐地猜测。
“还是说,‘虚无之海’本身,就是这种‘异类’的源头或栖息地?”另一种更可怕的可能性被提出。
陆寒星立刻调派了数艘高速侦察舰,携带更精密的被动探测设备,前往K-77区进行确认。同时,他加强了“星芒网络”在“虚无之海”方向的警戒级别。
侦察舰传回的数据证实了浮标的发现。在K-77区那片绝对的虚空中,确实残留着与“异类”同源、但微弱得多的信息痕迹,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那里短暂地“停留”或“注视”过,然后离开了。
不是大规模的入侵,更像是……侦察。
“它们在学习我们,就像我们在学习它们。”沈清弦看着侦察数据,语气凝重,“γ-771节点的剧烈反应和后续的‘思考’,可能像一个信标,向它的同类(如果存在的话)宣告了我们的存在和……‘危险性’。”
危机并未解除,只是变得更加复杂和隐匿。
---
就在人类文明为“异类”可能存在的分散性和侦察行为而忧心忡忡时,“镜像推演”项目组的一个年轻数学家,在交叉比对“异类”信息模式与庞大的历史监测数据库时,有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他注意到,在很久以前、人类尚未接触“考官”和“异类”时,一些来自宇宙深空的、被归类为“自然背景辐射噪声”的微弱信号中,竟然隐藏着与“异类”信息特征极其细微的统计学相似性!而且,这些信号的来源方向,似乎与“考官”最初留下的那个坐标,存在某种模糊的空间关联性!
这个发现太过惊人,以至于他第一时间认为是自己算法出错了。但在沈清弦亲自复核了数据和算法后,这个不可思议的可能性被摆上了台面。
“考官”……和“异类”……可能存在某种古老的、基于宇宙底层规则的关联?
这个猜想,让整个“守夜人”高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毛骨悚然。
难道“考官”给予千年准备期,不仅仅是为了测试一个新兴文明,也是为了观察他们与这种“异类”力量的互动?甚至,“异类”本身就是“考官”体系下的某种……清理机制?或者,是另一种形式的“考题”?
宇宙的图景,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幽深、复杂,且充满恶意。
沈清弦站在巨大的星图前,目光在代表“考官”坐标的遥远光点、代表γ-771节点的危险红斑、以及代表新发现活动点的K-77区标记之间来回移动。
压力如同实质,从西面八方挤压而来。
她知道,不能再被动地等待和分散应对了。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够同时应对这两股(甚至可能更多)超然力量的关键。
她想起了“镜像推演”中找到的那个“亚稳态”,想起了“异类”对“存在边界”的极端捍卫,也想起了“考官”那冰冷精确的测试逻辑。
一个极度冒险的计划,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
“我们需要启动 ‘共鸣探针’计划 的第二阶段,” 她在下一次绝密会议上宣布,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再是对γ-771节点,而是……向‘考官’留下的那个坐标,发射一个特殊的信号。”
举座皆惊!
主动联系“考官”?在千年之期远未到来,并且他们刚刚发现“考官”可能与“异类”存在未知关联的当下?
“这太疯狂了!会带来什么后果?可能首接触发下一场测试,甚至招致毁灭!”反对声异常激烈。
“但被动等待,同样危险。”沈清弦环视众人,“我们发现了关联,但无法理解其本质。这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同时被猎枪和陷阱瞄准,却不知道猎人和布置陷阱的是否是同一个人。我们必须尝试获取更多信息,哪怕需要冒风险。”
她调出了计划细节:“我们不发求救信号,也不展示武力。我们只发送一样东西——我们捕捉到的、关于‘异类’的核心信息特征,以及我们在‘镜像推演’中发现的、其可能存在的‘亚稳态’和‘存在边界’本能。用最纯粹的数学语言和逻辑编码。”
“这……这是什么意思?”一位委员不解。
“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试探。”沈清弦解释道,“我们想知道,‘考官’对这种力量的态度。是漠视?是熟悉?还是……也在其观测乃至控制之下?他们的反应,将告诉我们,我们面临的究竟是双重独立的威胁,还是一个更庞大体系下的不同侧面。”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考官”的意图,赌的是人类文明在这盘宇宙棋局中的价值。
陆寒星沉默地听着,最终,他抬起头,看向沈清弦:“信号发射的时机和内容,需要最精心的设计。而且,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沈清弦与他目光交汇,看到了他眼中的决绝与支持。她微微点头:“我会亲自设计信号内容。同时,启动‘彼岸’基地及所有关键设施的最高级别隐匿和防御预案。”
命令下达。
庞大的“星芒网络”开始进行极其细微的能量调整,准备为这次危险的“呼叫”提供动力和掩护。
一艘经过特殊改装、搭载了超大功率定向信息发射器的舰船,悄然驶向预定的发射阵地。
人类文明,在双重阴影的逼迫下,决定不再沉默等待。
他们要向那未知的“考官”,发出一道承载着疑问与试探的、微弱的星光。
这束光,会带来答案,还是更快的毁灭?
无人知晓。
他们只是在黑暗中,掷出了命运的骰子。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星辰与暗刃(http://www.220book.com/book/XAW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