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补盆少年:1958年的另一种奉献

小说: 铁环滚过的岁月   作者:代代追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环滚过的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XCN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环滚过的岁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张婶的哭声像一根细细的针,刺破了傍晚的宁静。小满循声望去,看见张婶坐在门槛上,肩膀一耸一耸地抖动着,手里攥着一条洗得发白的手帕。

“张婶,您怎么了?”小满快步走过去,心里掠过一丝不安。

张婶抬起泪眼,看见是小满,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让人难受。“没、没事...就是沙子迷了眼。”

小满的目光越过张婶,落在她家空荡荡的院子里。往常这个时候,张婶都会用那个铁脸盆接水洗脸,可今天,那个熟悉的铁盆不见了踪影。

“您的脸盆...”小满突然明白了什么,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张婶的眼泪又涌了出来:“交上去了...居委会说这是政治任务,家家户户必须完成指标...可那是家里最后一个盆了啊...”

小满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张婶家的那个铁脸盆,盆底己经磨得极薄,边缘还有几处修补的痕迹。张婶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它,每天用它洗脸、洗菜,偶尔还会用它和面。盆虽然旧,却被张婶擦得锃亮。

“那...那您以后用什么洗脸?”小满的声音有些发颤。

张婶擦了擦眼泪,指着墙角一个破了一半的瓦罐:“先用那个凑合吧...就是盛不了多少水,还老是漏...”

小满看着那个残缺的瓦罐,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他想起昨天自己还为了那口铁锅和母亲争吵,非要母亲把锅交出去完成任务。那一刻,他只想着自己的面子,想着不能在同学面前丢脸,却从没想过,一口锅、一个盆,对一个人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婶,对不起...”小满低声说。

张婶摇摇头:“傻孩子,跟你有什么关系?这是国家需要的,咱们应该支持。就是...就是有点不习惯...”

可是小满看得出来,张婶的不习惯里,藏着多少无奈和辛酸。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碌。那口铁锅安稳地坐在灶台上,锅里炖着野菜粥,热气腾腾。

“回来了?”母亲回头看了他一眼,“饭马上就好。”

小满走过去,轻轻抚摸着锅沿。那些修补的痕迹在掌心留下粗糙的触感,仿佛在诉说着这口锅经历过的岁月。

“妈,”小满轻声说,“张婶家的脸盆被收走了,现在连洗脸的盆都没有了。”

母亲的手顿了顿,锅铲在锅里慢了下来。“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下午。”小满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看见张婶在门口哭...妈,我是不是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完成任务,从没想过这些东西对咱们家有多重要...”

母亲放下锅铲,转过身来,摸了摸小满的头:“孩子,你能这么想,妈很高兴。”

晚饭后,小满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月光如水,洒在斑驳的土墙上。他想起了很多事:想起张婶总是用那个铁盆给他洗水菜,想起李大爷的纺车曾经给他织过围巾,想起孙奶奶的药罐里飘出的草药香...

第二天是周末,小满早早起床,去了王大爷的修理铺。

“王大爷,您这儿有不要的铁皮吗?”小满问道。

王大爷从一堆零件中抬起头:“要铁皮干啥?”

“我想给张婶做个洗脸盆。”小满说,“她的盆被收走了,现在只能用破瓦罐凑合。”

王大爷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摇摇头:“做盆可不简单,要裁剪、敲打、卷边...你这孩子,有这心是好的,但手艺不是一天两天能学会的。”

“那您能教我吗?”小满恳切地说,“我可以帮您干活,不要工钱,只要您教我怎么做盆。”

王大爷打量着小满,见他眼神坚定,终于点了点头:“好吧,那你可得有耐心。”

从那天起,小满每天放学后都会来王大爷的修理铺。王大爷先教他认识各种工具,然后是测量、划线、裁剪。小满的手被铁皮划破了好几次,但他从不叫苦。

“做盆最难的就是卷边,”王大爷示范着,“力度要均匀,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轻了边卷不牢,重了铁皮会裂。”

小满认真地学着,小手握着锤子,一下一下地敲打着铁皮边缘。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在修理铺里回荡,像是一首执着的歌。

一个星期后,小满的第一个作品完成了。虽然歪歪扭扭,边角也不够圆滑,但确实是个能盛水的容器。

“不错,有模有样了。”王大爷点点头,“再练几次,就能做个像样的了。”

小满却等不及了。他抱着那个歪歪扭扭的铁盆,兴冲冲地跑到张婶家。

“张婶,这个给您!”小满把盆递过去,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张婶接过盆,左看右看,眼眶又红了:“好孩子,这是你从哪儿弄来的?”

“我自己做的!”小满骄傲地说,“跟王大爷学的!”

张婶摸着那个粗糙的铁盆,眼泪滴在盆底,发出清脆的声响:“好,好...婶子谢谢你了...”

然而,这个盆用了不到三天就开始漏水。铁皮太薄,卷边也不够密实,盛水时间一长就开始渗漏。

小满没有气馁,他回到王大爷的修理铺,继续学习。这一次,他选了更厚实的铁皮,每一个步骤都更加用心。

就在小满专心致志地制作第二个铁盆时,阿强跑来了。

“小满!你还在捣鼓这个啊?”阿强不解地说,“马上就要期末评比了,你的废铁任务还没完成呢!”

小满头也不抬,继续敲打着铁皮:“我知道。”

“你知道还在这儿浪费时间?”阿强抢过他手里的锤子,“走,我帮你去河边找废铁,说不定能捡到点什么。”

小满摇摇头,拿回锤子:“阿强,你说我们交废铁是为了什么?”

“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啊!”阿强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国家建设又是为了什么?”小满抬起头,看着阿强的眼睛。

阿强愣住了,一时答不上来。

“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小满轻声说,“可是如果为了交废铁,让张婶连个洗脸的盆都没有,这真的是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吗?”

阿强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不知该说什么。

小满继续敲打着铁皮,叮叮当当的声音在午后的阳光中回荡:“我想明白了,真正的贡献不是看你交了多少废铁,而是看你为这个社会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第二个盆做得比第一个好了很多,但依然不够完美。小满没有送给张婶,而是把它放在王大爷的铺子里当样品,继续练习。

半个月后,小满的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他做的第三个铁盆己经像模像样,边角圆滑,接缝严密,盛水一整天都不会漏。

当他把这个盆送到张婶家时,张婶惊喜得说不出话来。

“这孩子,真是长大了...”张婶抚摸着光滑的盆沿,喃喃自语。

小满的善举很快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帮忙制作简单的铁器,有的是因为原有的铁器被收走,有的是家里添了人口需要新的用具。

王大爷的修理铺成了小满的“工作室”。每天放学后,这里都聚满了人,有的来取订做的铁器,有的来看小满干活,还有的主动送来废弃的铁皮和工具。

“小满,给我做个炒勺吧,我家的交上去了!”

“小满,能修修这个铁桶吗?漏了!”

“小满...”

面对大家的请求,小满总是耐心地答应下来。他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从最初只能做简单的盆、勺,到后来己经能制作稍复杂的水桶、锅铲。

期末评比那天,小满依然没有完成废铁任务。然而,当王老师宣布评比结果时,却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场景。

“同学们,”王老师说,“经过学校研究决定,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虽然没能完成废铁任务,但他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所以,我们决定特别授予他‘模范少年’的称号。这个同学就是——林小满!”

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小满愣住了,他看见张婶、孙奶奶、李大爷和很多街坊邻居都站在教室外面,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放学后,校长特意找到小满:“孩子,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建设国家不是靠冰冷的数字,而是靠温暖的人心。你做的这些铁器,虽然不会被计入任务指标,但它们温暖了一个个家庭,这才是最宝贵的贡献。”

那天晚上,小满和母亲一起吃饭。饭还是那些饭,菜还是那些菜,但母子俩的心情都格外轻松。

“妈,”小满说,“我好像明白爸爸为什么宁愿在钢厂加班,也不肯懈怠一分一毫了。”

“为什么?”母亲微笑着问。

“因为每一块钢铁,最终都会变成有用的东西,温暖千家万户。”小满的眼睛在煤油灯下闪闪发光,“就像我做的那些铁盆,虽然粗糙,但能帮到大家,这就值得。”

母亲摸摸他的头,眼中满是欣慰。

夜深了,小满躺在床上,听着厨房里那口铁锅在母亲刷洗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他突然觉得,那声音不再是负担,而是生活最动听的乐章。

在盆与锅之间,他找到了比完成任务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用双手温暖他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将伴随他一生,比任何奖状都更加珍贵。



    (http://www.220book.com/book/XCN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环滚过的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XCN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