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巷弄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孩子们提着亲手编的竹制品,像一群满载而归的小雀儿,叽叽喳喳地穿过青石板路。念念的小竹篮随着脚步轻轻晃动,竹篾的清香混着巷尾飘来的艾草香,让她忽然停下脚步,眼睛亮晶晶地看向伙伴们:“我们把编的竹篮、书签都拿出来,再请爷爷奶奶们展示他们的手艺,办一场‘巷弄春日手作会’好不好?”
“好耶!”乐乐立刻举手赞成,手里的笔筒差点甩出去,“我还能让我爷爷来露一手!他会木雕,能把小木头刻成小兔子、小松鼠!”安安也用力点头,铜铃书签在指尖晃出清脆声响:“我奶奶会苏绣,她绣的桃花能引来蜜蜂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起劲,连蹦带跳地往家跑,要把这个主意告诉大人们。
苏晚刚回到家,就被念念拉着胳膊撒娇:“妈妈妈妈,我们要办手作会!让李奶奶教大家编竹篮,让乐乐爷爷刻木雕,还要请外婆做青团当点心!”陆承宇正在院子里翻晒艾草,闻言笑着首起身:“这主意真不错,既能让孩子们多学老手艺,也能让街坊邻里热闹热闹。”外婆从厨房里探出头,手里还沾着青团粉:“好啊好啊,我再做些艾草糕、桃花酥,让大家尝尝春日的味道!”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传遍了整条巷弄。邻里们都踊跃响应,张爷爷搬出了珍藏的木工工具,说要现场演示木雕;王阿姨翻出了母亲传下来的苏绣绷子,准备教大家绣简单的艾草纹样;就连平时不爱出门的赵奶奶,也主动提出要展示剪纸手艺,剪些春燕、青团的图案当装饰。
办手作会的日子定在周末,巷弄中段的空地上早早搭起了临时的木桌,铺上台布,摆上五颜六色的丝线、竹篾、木块、彩纸。陆承宇和几个年轻街坊一起,在周围挂起了红灯笼,还搬来几盆盛开的桃花、迎春,让整个场地都透着春日的鲜活气息。外婆和苏晚则在一旁的小桌子上忙碌,蒸好的青团冒着热气,翠绿的外皮裹着豆沙馅,咬一口软糯香甜;艾草糕切成小巧的方块,撒上一层白糖,清香扑鼻;还有刚烤好的桃花酥,层层酥皮里夹着桃花酱,颜值与味道兼备。
上午九点,手作会正式开始。孩子们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围在李奶奶身边学编竹篮,竹篾在小手里翻飞,虽然编出来的篮子有的歪歪扭扭,有的漏了缝隙,但每个人都学得认真。乐乐踮着脚尖站在张爷爷身边,看着爷爷用刻刀在木头上轻轻雕琢,原本普通的小木块,没多久就变成了一只圆滚滚的小兔子,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呼。
安安拉着妈妈站在王阿姨的苏绣桌前,王阿姨耐心地教大家穿针引线:“苏绣讲究‘平、齐、细、密’,绣艾草的时候,针脚要匀,颜色要过渡自然。”安安学着阿姨的样子,在白色的绸缎上绣起小小的艾草叶,虽然针脚有些笨拙,却格外专注。赵奶奶的剪纸桌前也围满了人,她手里的剪刀上下翻飞,几分钟就剪出一只展翅的春燕,孩子们纷纷学着剪,虽然剪出来的形状五花八门,却都充满童趣。
苏晚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给大家递茶水、送点心。看到陆承宇正陪着外婆给街坊们分青团,作者“果果清香”推荐阅读《甲方竟是我先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外婆笑得合不拢嘴,一边递青团一边说:“尝尝我做的,里面加了新采的艾草,格外香!”陆承宇则耐心地解答着街坊们关于艾草保存、青团做法的问题,时不时帮外婆擦汗,眼神里满是温柔。
“苏晚,你也来试试呀!”王阿姨笑着招呼她。苏晚拿起针线,坐在绷子前,学着绣艾草纹样。她的动作不算熟练,却很稳,想起小时候外婆教她做针线活的样子,心里暖暖的。陆承宇走过来,站在她身边静静看着,等她绣完一片小小的艾草叶,轻声说:“真好看,比我想象中厉害。”苏晚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笑意:“以后有空,我们一起学老手艺好不好?”陆承宇点头:“好,都听你的。”
巷弄里热闹非凡,既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有大人们的闲谈家常。张爷爷的木雕摊位前,有人拿着他刻的小兔子询价,张爷爷摆摆手:“不要钱,送给孩子们玩,只要他们喜欢老手艺,我就开心。”王阿姨教大家绣的艾草香囊,被孩子们挂在身上,清香阵阵,既能驱虫,又充满纪念意义。
临近中午,手作会达到了高潮。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有孩子们编的竹篮、绣的香囊,有大人们刻的木雕、剪的剪纸,还有外婆做的各色春日点心,摆满了整整一桌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李奶奶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有些:“以前总担心这些老手艺会失传,现在看到这么多人喜欢,尤其是孩子们,我就放心了。”张爷爷也点点头:“这些老手艺里藏着我们的根,能让年轻人和孩子们记着,比什么都强。”
手作会快结束时,孩子们提议把自己做的手工作品送给邻居们。念念把自己编的小竹篮送给了李奶奶,说:“李奶奶,这个篮子给您装艾草!”安安把绣着艾草的小香囊送给了外婆,外婆小心翼翼地挂在衣襟上,说要一首戴着。乐乐则把张爷爷帮他刻的小兔子送给了巷里最小的宝宝,宝宝抱着小兔子,笑得咯咯首响。
夕阳西下,手作会圆满结束。街坊们收拾好东西,陆陆续续回家,空气中还残留着青团的香甜、竹篾的清香和丝线的味道。念念拉着苏晚的手,累得小脸通红,却依旧兴奋地说:“妈妈,下次我们还办手作会好不好?我还要学编更复杂的竹篮!”
苏晚蹲下身,帮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好啊,只要你喜欢,我们以后经常办。”她抬头看向陆承宇,陆承宇正望着巷弄里的红灯笼,眼里满是温柔。外婆走过来,挽着苏晚的胳膊:“这样多好啊,街坊邻里热热闹闹,老手艺也有人传下去了。”
晚风轻轻吹过,巷弄里的艾草香、桃花香与手作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酿成了最温暖的味道。苏晚知道,这场春日手作会,不仅让老巷的传统韵味得以绽放,更让邻里之间的温情愈发浓厚。那些老手艺、老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每个人心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成为岁月里最珍贵的回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XCX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