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绣谱藏情,针脚传意

小说: 甲方竟是我先生   作者:果果清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甲方竟是我先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XCX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手作会结束后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堂屋,落在八仙桌上的旧木匣上。外婆正翻箱倒柜整理杂物,准备把换季的衣物收进樟木箱,无意间从箱底拖出一个蒙着薄尘的红漆木匣,边角处的雕花虽有些磨损,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这是我娘留下的匣子,倒有些年头没见了。”外婆用袖口擦去木匣上的灰尘,铜质搭扣泛着温润的光泽。她轻轻拨开搭扣,里面铺着一层褪色的蓝印花布,掀开布面,一本泛黄的线装小册子和几个叠得整齐的旧香囊映入眼帘。

苏晚刚好端着洗好的水果走进来,看到木匣里的东西,脚步顿住了:“外婆,这是……”

“是你太外婆的绣谱,还有她当年做的艾草香囊。”外婆拿起一本绣谱,封面用毛笔写着“艾草香囊图谱”五个小字,字迹娟秀。她翻开第一页,里面画着各式各样的香囊图样,有老虎、兔子、莲花、艾草叶,每幅图下面都用小字标注着针法和配色,页面边缘还留着淡淡的艾草香。

苏晚接过绣谱,指尖轻抚过泛黄的纸页,那些细腻的线条和工整的字迹,仿佛能让人看到太外婆当年伏案刺绣的模样。“太外婆的手艺真好,这些图样真好看。”她翻到一页绣着并蒂莲的香囊图样,眼睛亮了起来,“我想跟着绣谱学做一个传统香囊,给念念和邻里们都送一个,好不好?”

外婆笑着点头:“好啊,你太外婆当年可是巷里有名的绣娘,她的针法细腻,尤其是‘盘金绣’和‘打籽绣’,绣出来的纹样立体又好看。你要是能学会,也算是把她的手艺传下去了。”

说干就干,苏晚立刻找来绸缎、丝线、艾草、棉花等材料,按照绣谱上的说明,先裁剪出并蒂莲香囊的雏形。她记得王阿姨在手艺会上教过的苏绣基础针法,信心满满地穿针引线,可刚绣了两针就犯了难——绣谱上标注的“打籽绣”需要将丝线绕成小疙瘩,固定在布面上,形成的颗粒感,可她要么绕的疙瘩大小不一,要么固定时容易脱落,试了好几次都不得要领。

“这针法看着简单,做起来可真难。”苏晚有些泄气地放下针线,看着绣布上歪歪扭扭的针脚,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念念凑过来,指着绣谱上的图样说:“妈妈,太外婆绣的小疙瘩好均匀呀,像小珍珠一样。”

外婆坐在一旁,拿起绣谱仔细看了看:“打籽绣讲究‘绕线要匀,落针要准’,你太外婆当年教我时说过,绕线的圈数要固定,落针时要贴着线疙瘩的根部,这样才能牢固。”她拿起针线,手把手地教苏晚绕线、落针,可苏晚的手指总不如外婆灵活,绣出来的籽儿还是参差不齐。

“要不,我们去找李奶奶问问?”陆承宇从外面回来,看到苏晚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提议,“李奶奶年轻时也绣过香囊,说不定她懂这门针法。”

苏晚眼睛一亮,立刻收拾好绣谱和材料,拉着念念往李奶奶家走去。李奶奶正在院子里晾晒艾草,看到她们来访,连忙招呼进屋坐。得知苏晚的来意,李奶奶接过绣谱,翻了几页,眼里露出怀念的神色:“这是你太外婆的绣谱吧?当年她可是用这绣谱教过巷里不少姑娘刺绣呢,我这手上的针法,还是跟她学的。”

“李奶奶,您会‘打籽绣’吗?我试了好多次都学不会。”苏晚连忙问道。

李奶奶笑着点头,拿起苏晚的绣布和针线:“打籽绣看着难,其实有窍门。你看,绕线时要让丝线自然收紧,落针时用指甲轻轻按住线疙瘩,再把针穿过去,这样籽儿又圆又牢。”她一边说,一边示范,手指灵活地绕线、落针,一个个均匀的线疙瘩很快出现在绣布上,像一串小巧的珍珠。

苏晚认真地看着,果果清香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跟着李奶奶的动作一步步练习。李奶奶在一旁耐心指导:“力道要轻柔,别太用力扯丝线,不然布面会起皱。”外婆也在一旁帮忙穿线,时不时提醒她注意配色:“这并蒂莲的花瓣要用浅粉和深粉过渡,绣出来才好看。”

在两位老人的共同指导下,苏晚渐渐找到了感觉,绣出来的线疙瘩越来越均匀,针脚也愈发工整。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绣布上的并蒂莲己经初具雏形,绿色的荷叶舒展,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中间的莲蓬用打籽绣点缀,立体又生动。

“歇会儿吧,喝口水。”李奶奶给苏晚递过一杯茶水,笑着说,“你太外婆当年绣香囊时,可是出了名的有耐心,绣一个复杂的香囊要花好几天功夫。”

“太外婆为什么这么喜欢绣艾草香囊呀?”念念好奇地问道。

李奶奶和外婆对视一眼,眼里都带着笑意。外婆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太外公年轻时是个货郎,常年在外奔波,容易沾染风寒。你太外婆就学着绣艾草香囊,里面装上艾草、薄荷、丁香,既能驱虫避秽,又能提神醒脑,每次你太外公出门,她都会给她绣一个新的香囊挂在身上。”

“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李奶奶补充道,“当年你太外婆绣这并蒂莲香囊时,可是费了不少心思。那时候你太外公要去远方进货,路途遥远,你太外婆怕他路上孤单,就绣了这个并蒂莲,寓意着‘花开并蒂,岁岁相随’。没想到你太外公看到香囊后,硬是推迟了行程,跟你太外婆求了婚,说要等娶了她再出门。”

苏晚听得入了迷,低头看着绣布上的并蒂莲,忽然觉得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太外婆和太外公的深情。原来这绣谱里不仅藏着精湛的针法,更藏着老一辈的爱情故事,藏着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

“后来呢?太外公和太外婆是不是一首在一起?”念念追问道。

“是啊。”外婆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温柔,“他们结婚后,你太外公每次出门,你太外婆都会给他绣一个新的香囊,换着花样绣,老虎、兔子、莲花……每一个香囊都代表着她的牵挂。你太外公也格外珍惜,把那些香囊都好好收着,首到老了还时常拿出来看看。”

苏晚心里暖暖的,拿起绣布继续刺绣。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加轻柔,针脚也更加细腻。她仿佛能感受到太外婆当年刺绣时的心情,那份对爱人的思念、对家人的祝福,都通过指尖的针线,一点点融入绣布之中。

回到家后,苏晚又花了两个晚上,终于完成了那个并蒂莲艾草香囊。香囊用淡粉色的绸缎做底,绣着翠绿的荷叶和的并蒂莲,莲蓬上的籽儿圆润,边缘还镶着一圈浅金色的流苏。她在里面装上晒干的艾草、薄荷和少量丁香,密封好后,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真好看!”陆承宇拿起香囊,放在鼻尖闻了闻,“既有艾草的清香,又有丝线的雅致,太外婆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

外婆也笑着说:“跟你太外婆当年绣的一模一样,你这孩子,果然有灵性。”

苏晚把香囊挂在念念的衣服上,念念高兴地转了个圈:“好香呀!我要带着它去学校,给同学们看看妈妈绣的香囊!”

苏晚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又看了看手中的绣谱,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她要把太外婆的绣谱好好珍藏起来,以后教念念刺绣,让这门手艺和里面藏着的爱情故事、温情回忆,一代代传下去。

夜色渐深,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绣谱上,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苏晚知道,这些针脚里藏着的不仅是精湛的手艺,更是老一辈的智慧与深情,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亲情与牵挂,如同巷弄里的艾草香,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温暖动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XCX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甲方竟是我先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XCX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