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彻底挣脱了冬日的桎梏,变得柔和而富有生机。它拂过清河蒙学堂破旧的窗棂,带来远处田野里新翻泥土的腥气和新芽的清香,也带来了孩子们身上那股总是挥之不去的、属于田野和阳光的活泼气息。
祠堂里不再需要那堆取暖的篝火,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李修站在讲台上,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但眉宇间的沉郁似乎被春风化解了不少。他看着下面坐得比冬日里整齐了许多的孩童,他们脸上的彩色还未完全褪去,但眼神里的光亮和求知欲,却像这春日的草木一样,蓬勃生长。
他今日教的,是“春”字。
他在粗糙的石板上,用力写下这个结构简单的字。然后,他放下石笔,没有立刻让孩子们跟读,而是指着窗外。
“你们看,外面,风是不是变软了?河里的冰是不是化了?地里的草,是不是绿了?”
孩子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是哩!柳树都发芽了!”
“我娘说,该种豆子了!”
“河里有小鱼了!”
李修的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对,这就是‘春’。它来了,冰就化了,草就绿了,虫子醒了,地里也能种东西了。这个字,就念‘春’。”
他没有引经据典,没有讲解字形演变,只是将这抽象的文字,与孩子们眼前能见、能感的世界联系了起来。
“春——”孩子们拖长了调子,稚嫩的声音在祠堂里回荡,仿佛真的将春风唤了进来。
接着,李修又教了“风”、“雨”、“田”、“苗”……每一个字,他都尽量找到与之对应的、鲜活的生活场景。教“雨”字时,正巧天阴了下来,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春雨,他便让孩子们听雨声,看雨丝;教“苗”字时,他索性提前结束课业,带着孩子们跑到祠堂后面一片荒废的空地上,指着石缝间、墙角下那些刚刚冒头的、不知名的野草嫩芽。
孩子们像一群出笼的雀鸟,在细雨中欢快地奔跑,争相指着自己发现的“苗”,大声地念着那个刚刚学会的字。雨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和衣衫,却丝毫浇不灭他们的热情。
李修站在屋檐下,看着在春雨中雀跃的孩童,看着他们因为认识了一个字而兴奋发亮的小脸,心中那片因战乱和流亡而一度荒芜的土地,仿佛也被这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
他发现,那个最调皮、坐不住的狗娃,竟然蹲在一株野草前,用手指在泥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他刚教的“苗”字,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
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混杂着淡淡的酸楚,涌上李修的心头。在这乱世之中,能守护住这样一方小小的、充满朗朗书声的天地,能让这些原本可能一辈子与文字无缘的孩童,眼中燃起对知识的好奇之光,或许,就是他此刻所能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放学时,雨停了,天空澄澈如洗。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围着李修道别。
“李先生,明日还教新字吗?”
“教。”
“教啥字?”
李修看着远处在夕阳下泛着新绿的田野,想了想,说:“教‘秋’字。”
“啊?春天为啥教‘秋’字?”孩子们不解。
“因为,”李修的目光掠过他们,望向更远的地方,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引导,“没有春天的播种,哪来秋天的收获?认识了‘春’,也要认识‘秋’。”
孩子们似懂非懂,但都认真地点了点头,带着对明日“秋”字的期待,蹦蹦跳跳地散入了炊烟袅袅的村庄。
李修独自站在祠堂门口,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看着被春雨洗刷一新的村庄和田野。春风拂面,带着的泥土气息和草木的清香。
他知道,他播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颗颗种子。它们或许渺小,或许脆弱,但在这春风化雨之中,谁又能断定,它们将来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春风识字,润物无声。
琉璃之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琉璃之劫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