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秋实

小说: 琉璃之劫   作者:三十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琉璃之劫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风渐凉,吹黄了黍子的穗,染红了枫树的叶,天空像一块巨大的、澄澈的蓝宝石,高远得让人心旷神怡。收获的季节,终于到了。

村东头的小院里,弥漫着一种忙碌而喜悦的气氛。屋后菜园的盛季己过,藤蔓开始枯萎,但角落里那几个沉甸甸、金灿灿的老南瓜,和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风干的豆角、黄瓜干,都是夏日慷慨的遗赠,足以慰藉整个冬天的肠胃。

最重要的收获,来自那亩半坡地和黍子田。李修和苏瑶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将那些金黄的黍穗收割下来。黍杆被捆扎起来,立在田边,像一个个小小的金色帐篷。黍穗则被摊在院子里、屋顶上晾晒,在秋日干燥的阳光下,散发着谷物特有的、令人安心的芬芳。

晾晒好的黍子,被李修用连枷一下一下地捶打脱粒。苏瑶则用簸箕仔细地扬去秕谷和杂质。最终,他们得到了不算多、但足够让人欣喜的几袋金黄色的黍米。这是他们落户以来,第一次从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收获的粮食,意义非同寻常。

李修留出一部分黍子,准备明年做种子,又将一部分拿到村里的石磨房,磨成了带着麸皮的黍子面。当苏瑶用这新磨的面,混合着野菜,蒸出第一锅黄澄澄的、带着朴实香气的窝头时,连一向沉默的李修,眼角也泛起了细碎的笑纹。

“甜。”李卫国咬了一口热乎乎的窝头,细细咀嚼着,满足地叹息了一声。

这简单的评价,胜过任何珍馐美馔的赞誉。

收获之后,便是缴纳田赋。按照地契上的规定和官府的政令,他们需要上缴一部分收成。李修和苏瑶仔细计算着,将最好的黍子装袋,没有一丝含糊。当他把粮食送到村里指定的收缴点时,负责登记的老文书看了看袋子里颗粒的黍子,又抬头看了看李修,点了点头:“是个实在后生。”

缴纳完田赋,剩下的粮食,便是他们未来一年的口粮和希望。琉璃之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琉璃之劫最新章节随便看!看着堆在屋角的那几袋黍米和杂粮,苏瑶心里前所未有地踏实。这个冬天,不会再像去年那样,在饥饿与寒冷中苦苦挣扎了。

秋日晴朗,清河水利工程的最后一段也顺利完工。疏通后的河道明显宽阔了许多,河水流动得更加欢快清澈。村里决定在河岸空地上举办一个小小的庆祝,也算是秋收后的犒劳。

傍晚,河滩上燃起了几堆篝火。村民们带来了自家新收的粮食做成的吃食,新酿的米酒,围坐在火堆旁。孩子们在人群里追逐嬉闹,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李修和苏瑶也来了,带着一篮子苏瑶蒸的黍面窝头。他们被热情地拉进人群,村民们纷纷将自家的食物递过来让他们品尝。粗糙的米酒,简单的菜肴,却因为这份共享的喜悦而变得格外美味。

老村长端着酒碗站起来,声音洪亮:“咱们清河村,今年是个好年景!地里的收成不错,河道也疏通了!这日子,有奔头!来,干了这碗,敬咱们的好年景,也敬咱们往后的好日子!”

“干!”

村民们纷纷举起粗糙的陶碗,无论是米酒还是开水,都一饮而尽。火光映照着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充满希望的脸庞。

李修也喝了一口碗里辛辣的米酒,感受着那股暖流从喉咙首达胃里。他侧过头,看到苏瑶坐在他身边,火光在她脸上跳跃,映得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带着恬静的微笑。她正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低声说着什么,那媳妇将手里的烤红薯掰了一半,硬塞到苏瑶手里。

一种温暖而充实的感觉,包裹着李修。他不再是那个格格不入的逃亡者,而是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是清河村的李先生,是苏瑶的丈夫,是这个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的、小小家庭的一员。

秋夜微凉,篝火正旺。收获的喜悦,未来的期盼,以及这份融入集体的归属感,都如同这篝火一般,在这个落户后的第一个秋天,熊熊燃烧着,照亮了前路,也温暖了人心。

春华秋实,付出终有回报。他们的根,在这片土地上,扎得更深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琉璃之劫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