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薄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清河村,将田野、屋舍和远山都染成了一片素净的银白。院子里的老槐树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别有一种肃穆的美。
李卫国的离去,给这个家留下了一片难以填补的空缺。屋檐下的躺椅空了,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夜晚也少了那熟悉的、轻微的咳嗽声。最初的几日,家里安静得让人心慌,连小石头都似乎懂事了许多,不再大声嬉闹。
李修将哀伤深埋心底,他知道自己是这个家现在唯一的支柱。他默默地承担起了更多,每日依旧早早起身,清扫院落的积雪,检查过冬的柴火是否充足。苏瑶则更加细心地打理着家务,将李卫生生前常用的那根拐杖和那副老花镜,用布仔细包好,收进了柜子深处,仿佛只是替远行的亲人保管着。
生活似乎回到了原有的轨道,但有些东西,在悄然改变。
一天傍晚,李修在书房里整理父亲留下的零星物件——几本翻烂了的旧书,一些零碎的木工工具。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木盒,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几块品相不错的刻刀和几方尚未动过的青田石料。他这才恍然想起,父亲年轻时,似乎曾跟着一位师傅学过几天篆刻,只是后来为生计奔波,早己搁置多年。
他看着那些冰冷的刻刀和温润的石料,心中一动。
几天后的一个雪夜,屋内炉火正旺。小石头趴在炕桌上,照着母亲写的字样,一笔一划地练习着“李承志”三个字——这是李修在他五岁生辰时,为他取的大名,取“承继祖志”之意。
李修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旁看书或处理文书,而是坐在另一边,就着明亮的油灯,拿起了一把刻刀和一方石料。他回忆着父亲偶尔提过的、早己模糊的篆刻要领,屏息凝神,手腕极其稳定地,在光滑的石面上,小心翼翼地刻下了第一个字——“安”。琉璃之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琉璃之劫最新章节随便看!
刀锋划过石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的动作很慢,很生疏,甚至刻坏了两方石料。但他没有放弃,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苏瑶在一旁做着针线,偶尔抬头看他一眼,目光温柔,没有打扰。
小石头写完了字,好奇地凑过来,看着父亲手下渐渐成形的印章,乌溜溜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奇:“爹爹,你在做什么?”
“刻印章。”李修没有抬头,声音低沉而温和,“就像……爷爷以前可能会做的那样。”
“爷爷也会吗?”小石头歪着头问。
“嗯,爷爷会。”李修手下未停,语气里带着一丝追忆和肯定,“爹爹手艺不好,正在学。”
小石头似懂非懂,但“爷爷”这个词,让他安静了下来,就趴在桌边,看着父亲一点点将那些复杂的笔画,从石料上“挖”出来。
那一晚,李修终于刻好了一方最简单的姓名章,印出来,线条虽然稚拙,却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他将这方印章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旁边,就摆着父亲留下的那几把旧刻刀。
他没有说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刻意去教导儿子。他只是用这种方式,无声地告诉小石头,也告诉自己:有些东西,不会随着生命的逝去而消失。比如记忆,比如技艺,比如那份对家庭、对生活的热爱与责任。它们需要被记得,被拾起,被传承下去。
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炉火噼啪,映照着父子俩各自专注的侧影,和苏瑶嘴角那抹恬静而欣慰的笑意。
失去让人成长,离别催人坚强。李修明白,他不仅要传承有形的知识与技能,更要传承那份来自父辈的、在逆境中依然不放弃的坚韧与守护家庭的信念。这份无形的传承,将如同那跳跃的炉火,照亮这个家未来的路,也温暖着小石头,让他在这份沉静而有力的爱中,茁壮成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XD6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