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引公开招标疏》在朝堂之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以户部尚书王崇古为首的保守派官员们群起攻之,言辞激烈。
“祖宗成法,岂容轻变!盐引之制,沿用百年,自有其道理!”
“公开招标?与商贾竞逐锱铢,朝廷体面何在?”
“此策若行,必致盐价腾贵,扰乱民生,其心可诛!”
“陈默一黄口小儿,懂得什么盐政?分明是借此邀宠,祸乱朝纲!”
支持改革的官员(多是赵璟一派或与商务咨策局有利益往来者)则据理力争。
“旧制积弊己久,官商勾结,盐课流失严重,国库空虚,正需变法图强!”
“招标之法,公平公开,可堵塞贪腐之门,增加国库收入,于国有利!”
“陈主事虽年轻,然其才学能力,有目共睹!‘粮票’、‘速运’,皆为国为民之善政!”
双方在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几乎要上演全武行。龙椅上的皇帝面沉如水,听着双方的辩论,始终未发一言。
王崇古见皇帝犹豫,使出了杀手锏,他跪地泣奏:“陛下!盐政关乎社稷根本,万不可听信小人之言,轻易更张啊!若因此导致天下盐商动荡,盐路断绝,激起民变,老臣……老臣万死难赎其罪!”这话语中,己带着几分威胁的意味。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就在这决定性的时刻,靖王赵璟再次出列,他并未与王崇古争辩,而是朗声道:“陛下,盐政之弊,非一日之寒。陈默所献之策,虽是革新,却并非无的放矢。然,空口无凭,难以服众。臣有一议,何不先在淮南或两浙,择一两处盐场,试行此招标之法?以观后效,再行定夺。”
这是以退为进之策,既缓和了矛盾,又将改革的钉子楔了进去。
皇帝沉吟良久,终于开口:“准奏。着靖王赵璟总领,商务咨策局协理,于两浙盐场,先行试点盐引招标之制。若成效显著,再行推广;若有不妥,即刻停止!”
一场激烈的朝争,暂时以妥协告终。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开始。两浙盐场,将成为新旧势力角逐的战场。
退朝之后,王崇古面色铁青,看向赵璟和陈默的目光中,充满了怨毒。
为了给盐引招标试点造势,也为了震慑宵小、展示商务咨策局的实力,陈默决定,提前打出琉璃这张王牌。
数日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琉璃珍品鉴赏会”在商务咨策局隆重举行。赵璟亲自到场,京城众多王公贵族、富商巨贾皆在受邀之列。
当覆盖在展台上的红绸被揭开时,全场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声!
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琉璃茶具,在灯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造型优美、薄如蝉翼的琉璃花瓶,仿佛吹弹可破;还有那能将景物放大、清晰无比的“琉璃镜”……每一件展品,都超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想象极限!
“此……此乃天工之作啊!”
“这琉璃镜,竟如此清晰!比之铜镜,犹如云泥之别!”
“商务咨策局,竟有如此鬼斧神工之能!”
惊叹声、赞美声,不绝于耳。陈默当场宣布,这些琉璃器皿,将部分作为“贡品”进献宫中,部分则将以“拍卖”的形式,价高者得。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支持“粮票”体系的推广和赈济灾民。
琉璃鉴赏会的成功,震撼了整个京城上流社会。商务咨策局和陈默的名字,被赋予了传奇色彩。这不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更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影响力。此刻,再也没有人敢轻视这个由年轻人和王爷主导的新生机构。
然而,在一片赞誉声中,陈默却收到了来自两浙的密报:当地最大的盐商,己联合起来,声称将抵制此次招标,并威胁要断绝盐路!
——第十西章完
作者“皙羽”推荐阅读《穿越之我在古代当资本巨鳄》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E4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