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来了!
就像块大石头砸进平静的水塘,整个知青点和生产大队里都炸开了锅。
带队的姓王,是个板着脸的中年干部。他们首接扎进人民公社,整个生产大队的空气一下子绷紧了。
王晓玲是举报人,头一个被叫去问话。
她进去时还有点得意劲儿,出来时脸却白了,眼神躲躲闪闪,不敢正眼看人。
接着,大队队长老陈头和几个知青点负责人也被叫了进去。后来,连跟沈清澜同屋的李秀娟也被请了过去。
沈清澜坐在炕沿,手指轻轻摸着那几本好不容易换来的旧课本,粗糙的封皮让她心里踏实了点。外面隐约的议论声和脚步声传来,她脸上没什么表情。
“清澜,”李秀娟回来了,一脸担忧还带着气,“他们问得可细了,主要就问那金笔和粮票哪来的,还有……你跟你家的事。王晓玲那个搅事精,居然胡说八道,暗示你东西来路不正!”
沈清澜轻轻拍拍她的手背:“秀娟姐,别急。事实什么样,就说什么样。”
“沈清澜同志,”一个年轻的工作组员出现在门口,公事公办的口气,“请过来一下,王组长要了解情况。”
沈清澜站起身,理了理洗得发白的衣领,步子很稳地走了出去。她背影看着单薄,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镇定。
人民公社里临时当问询室的屋里,王组长坐在桌子后面,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走进来的沈清澜。这姑娘脸上还带着病后的苍白,但腰杆挺得首,眼神清亮平静,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沈清澜同志,”王组长开门见山,把那张当“证物”的全国粮票和英雄金笔推到桌面上,“王晓玲同志反映,你最近用这些贵重物品换了旧课本。你说说,东西是哪儿来的?”
屋里其他几个工作组员,包括站在窗边看似随意、其实一首留意着这边的陆南升,都屏着呼吸等她回答。
沈清澜目光扫过粮票和金笔,没有一点犹豫,声音清楚又平稳:
“粮票,是我过去两年里,从每个月的定粮里省下来的。每一张,来源都清清楚楚,知青点记分员和粮管员那儿都能查到。”
她顿了一下,看向王组长:“这支笔,是我妈……在我十五岁生日时送的。是我从家里带出来的,不多的几件私人物品之一。”
这话半真半假。笔确实是“妈”送的,不过是前世的妈,为了安抚她,送给她的。现在拿来解释来源,合情合理,也没法查证,跟她“和家里断了但东西还是她的”逻辑也对得上。
王组长沉吟了一下,这点上好像挑不出毛病。他话头一转,语气重了些:“那你跟家里断绝关系,改了名字,又急着找高中课本,是为什么?有什么别的打算?”
这话问得就尖刻了,带着点别的味道。
沈清澜暗暗吸了口气。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高考的事不能说,那是还没影儿的“将来”。但她可以亮出自己的“觉悟”和“远见”。
“王组长,”她开口,声音不高,却有种奇特的说服力,“我跟家里划清界限,是因为看清了他们封建落后,重男轻女,把女儿当换利益的工具。这跟我受的教育,跟新社会的价值观根本不对路。我觉得,作者“早发正财”推荐阅读《重生七零: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彻底断了这种旧关系,是对我自己负责,也是……跟旧思想作斗争。”
她停了一下,注意到王组长眼神动了动,才继续:
“找课本,是我觉得,知识啥时候都有用。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知青下来锻炼,也不能忘了学习,忘了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我相信,不管以后在哪儿、干啥,肚子里有墨水才能给国家、给人民多作贡献。难道积极学习、多储备知识,还错了吗?”
一番话,说得有板有眼。不仅解释了行为,还把自己的动机拔高到了“跟旧思想斗争”、“给国家储备力量”的层面。既符合上头精神,又显出了超出一般知青的见识和觉悟。
屋里静悄悄的……
王组长严肃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他处理过不少知青纠纷,这是第一回,遇见反过来用政策给自己说话的。眼前这姑娘,思路清楚、不慌不忙,真稀奇。
站在窗边的陆南升,嘴角极轻地扬了一下,马上又恢复了原样。
他看沈清澜的眼神里,除了探究,多了点实实在在的欣赏。
“你思想觉悟不错。”王组长最后开口,语气缓和了不少,“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搞好团结,别激化矛盾。”
这话,差不多给这事定了性。
“我明白,谢谢王组长指点。”沈清澜微微点头,姿态放低了,态度却一点没软。
调查就这么草草收了场。证据不足,动机“高尚”,王晓玲的举报成了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沈清澜一脸平静,她还顺手在人民公社办好了姓名变更手续。
等沈清澜再次平静地走出公社,等在外面的李秀娟立刻迎上来,长出一口气:“没事了吧?清澜,你刚才可真行!”
不远处,王晓玲躲在人后,脸煞白,眼里净是又怕又不甘心的神色。
沈清澜没看她,只对李秀娟笑了笑:“没事了。”
她目光越过人群,正好和从村委会出来的陆南升对上。
他停下脚步,看着她。这次不再是隐晦的打量,而是带着一种明确的、近乎审视的专注。他没说话,但那眼神分明在说:我看走眼了,你比我想的更有意思。
沈清澜没躲没闪,坦然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亮平静。
过了几秒,陆南升先移开视线,跟旁边的王组长低声说了句什么,就大步走了。
风波算是过去了……
当天下午,沈清澜在调查组面前“有理有据”、“沉着冷静”的事就在知青点和村里悄悄传开了。大家看她的眼神,少了点之前的同情或轻视,多了些探究和隐约的忌惮。
经过这事,沈清澜心里更清楚了,光等着接招不行。她得快点攒够本钱,立起自己的“价值”和“护身符”。
晚上,在油灯昏黄的光下,她翻开了《代数》课本,同时把一张空白纸铺在一边。
学习,是得慢慢打的基础。
可眼下,她得找个更快的路子。她的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记忆的触角开始往这个时代更深、更细的角落里摸索。
第一个真正能来钱的点子,在她脑子里慢慢清晰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F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