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组那场风波,就像夏日里的一场急雨,来得猛烈,去得也迅速。可雨水渗进泥土里,到底还是留下了印记,改变了这片土地的触感。
沈清澜明显感觉到,周遭的目光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同情或看轻,而是夹杂了审视、好奇,还有一丝忌惮。
她无心理会这些。时间不等人,她必须尽快赚到“第一桶金”,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和更远的南方之行做储备。
油灯下,她合上课本,目光落在旁边空白的纸张上。记忆的齿轮缓缓转动,她琢磨着这个年代特有的、能被快速变现的信息差。
食盐。
这个看似平常的生活必需品,在物资调配还不完善的七十年代末乡村,时常会出现短时间的、区域性的短缺。
她记得清楚,就在这个秋冬之交,由于运输和调配问题,包括他们公社在内的几个相邻区域,会经历一次持续近十天的食盐供应紧张。当时引发了不小的恐慌,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混乱场面。
这是一个窗口极短,但利润可观的机会!
第二天,沈清澜感觉身体利索了些,她早早起身去了村大队部,找到了正在吧嗒旱烟的老陈头。
“预支工分?”老陈头抬起被皱纹包裹的眼睛,很是意外,烟锅子在桌沿磕了磕,“清澜丫头,你可想清楚了?这工分是年底算总账的,现在预支了,年底分粮分钱可就少了。你们知青就指望这个过日子呢。”
老陈头语气里带着提醒,也带着关心。经过断亲改名和调查组那事,他对这个沉静的女娃观感复杂,但总归是多了几分正视。
“陈队长,我想清楚了。”沈清澜语气平稳,眼神干净,没有躲闪,“眼看着天就要冷下来了,我得备点过冬的衣物被褥,之前病了一场,好些东西也缺了。而且……我还想买点学习用的纸笔。我可以立字据,就用我后面几个月的工分做抵押。”
她的理由正当又具体,“学习”二字更是触动了老陈头心里某根弦。如今上面风气变了,鼓励学习,这女娃看来是听进去了。他沉默了片刻,看着沈清澜那双沉静得不像这个年纪该有的眼睛,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唉,行吧。你写个条子,我批一下。”
沈清澜几乎是押上了未来两三个月的劳动价值,换回了一小卷皱巴巴的毛票、分票,以及几张珍贵的工业券和副食品券。钱不多,加起来可能也就十来块,票券更是有限。
这就是她的全部本钱,沉甸甸的,承载着她最初的梦想。
事以密成。
她借口去邻村看望一个“远房亲戚”,请了一天假,然后一个人,揣着那点微薄的本钱和全部的勇气,徒步往返,跑了距离柳溪村最近的三个公社的供销社。
路程可不近,走到最后,她脚底磨得生疼,刚病愈的身体更是叫嚣着疲惫。
在每一个供销社的柜台前,她都尽量表现得自然,用那点零钱和票券,分次、少量地购买食盐。
即使如此,那明显超出个人用量的购买行为,还是引来了售货员怀疑的目光。
她不得不编造些“帮邻居捎带”、“家里人口多”之类的理由,脸上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属于这个年纪的腼腆笑容,心里却绷着一根弦,生怕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当她终于拖着快散架的身子,背着塞满了粗糙黄纸包和旧布口袋的盐,深一脚浅一脚回到知青点那间小屋时,天色己经擦黑。
顾不得歇息,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宝贝”分散开来,藏进炕席底下、旧箱子的夹层,用不多的几件衣物仔细掩盖好。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口气,后背沁出的冷汗被风一吹,带来一阵凉意。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七零: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
身体是疲惫的,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
一种久违的感觉,穿越了时空,在她血液里重新流淌起来……
那是属于前世的,在商海中捕捉机会、权衡风险、最终果断出手的冒险刺激,还有大脑在高速运转后留下的、清醒的余韵。
她赌的,就是那份记忆的准确性。
事实证明,她赌对了!
几天后,如同她记忆中的情况,食盐短缺的苗头开始出现。
先是邻村传来消息,接着本公社的供销社门口排起了长队,但很快就挂出了“盐己售罄”的牌子。
恐慌情绪开始像瘟疫一样蔓延。
当村里人开始为了一小撮盐而发愁,甚至有人准备用鸡蛋去更远的地方换盐时,沈清澜找到了李秀娟。
“秀娟姐,”她低声说,“我这里有一些之前多买的盐,可以分给大家应急。按供销社的原价,不收任何额外的东西。”
她没有选择高价倒卖,投机倒把风险太高,也违背了她对底线的那份坚持。
原价转让,是雪中送炭,能最大程度地收获人心,规避风险。
李秀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沈清澜从炕席下拿出一包包食盐,仿佛看到了救星。
她立刻帮着张罗起来,消息迅速地在小范围内传开。
沈清澜始终没有出面,全程由李秀娟和几位得到帮助、心存感激的村民操办。一包包食盐以原价换到了急需的人手中,解了燃眉之急。
村民们对沈清澜赞不绝口。她低调不加价的行为,让大家对她更有好感!
没有人知道她预支工分的事,只当这个之前刚烈决绝的女知青,未雨绸缪,有远见还乐于助人。
整个过程,沈清澜都待在知青点里,安静地翻看着她的课本,认真的复习,仿佛外面的纷扰与她无关……
征兵工作组驻地。
陆南升听着手下队员例行汇报村里的情况。
“……大致就是这样。食盐短缺的问题,因为那个叫沈清澜的女知青提前储备了一些,原价分给了急需的村民,算是平稳度过了。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念她的好。”
陆南升翻阅文件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她提前储备了多少?”
“据说不少,解了不少户的急。真奇怪,她好像知道会缺盐一样。”队员语气中也带着疑惑。
陆南升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调查组前的冷静自辩,如今未卜先知般的物资储备……这个沈清澜,一次又一次地出乎他的意料。
他回想起那天在人民公社调查,她清亮而平静的眼神,那里面不是属于这个年纪女孩的天真,也不是苦难磨砺出的麻木,而是一种深潭般的沉静和……洞悉。
她究竟是谁?
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家里决裂的女知青吗?
陆南升忽然有种想要深入了解她、揭开这个谜底的冲动。沈清澜,在他的心中留下了越来越多的不同面貌……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再次投向知青点的方向。
这一次,他的眼神里不再仅仅是探究和欣赏,还带上了一种明确的、势在必得的关注。
一场差点闹出风波的盐荒,在她轻描淡写的布局下圆满解决。
沈清澜不仅赚取了自己急需的第一笔微小资本,她更在无形中,收获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人心。
这一切,都落在了那双来自更高处的、专注观察她的眼睛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XF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