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来的信,比往常到的要晚几天。
沈清澜刚从作坊对完账目回来,李秀娟就举着个信封跑进来,脸上带着笑:“清澜,你的信!北京来的,厚厚一封呢!”
沈清澜接过信封,指尖能感觉到里面纸张的厚度。她的心莫名快跳了两下。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淡淡说了句:“谢谢秀娟姐。”
等李秀娟走了,她才回到自己屋里,关上门,坐在窗边,小心地拆开信封。
里面果然是一沓信纸,最上面是陆南升那一手熟悉的、带着风骨的字。
“清澜同志:”
开头依旧是这个略显正式的称呼。
“来信及近况己知悉。你能顶住压力,并取得良好效果,实属不易,深感欣慰。”
前面一段是惯例的问候和肯定,语气平稳,听不出什么波澜。
沈清澜继续往下看。
“近日在工作接触中,偶见一份内部简报,提及H省高考作文中涌现出一些颇具启发性的经济观点。其中一篇,论述‘计划’与‘市场’关系,见解尤为深刻,引发多方讨论。”
沈清澜的手指顿住了,呼吸微微一滞。他看到了?他竟然看到了!
她的目光紧紧锁在信纸上,心跳有些不受控制。
“该文观点新颖,逻辑缜密,尤其对‘价格信号’与‘资源调配’之关联,论述精辟,令人印象深刻。文中以农村作坊为例,论证市场调节对激发基层经济活力之作用,更是贴近实际,颇有见地。”
他这是在……评价她的作文?用如此正式,却又难掩欣赏的语气?
沈清澜感觉自己脸颊有点发烫,她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继续往下读。
“然,此类观点目前尚属前沿,争议难免。不知你对此类经济问题,是否有过更深入的思考?若方便,愿闻其详。譬如,在确保国家掌控命脉产业之前提下,何种程度、何种形式的市场调节更为适宜?其边界与风险又当如何界定与防范?”
来了。这才是这封厚信的真正目的。
他抛出了一连串非常具体、甚至有些敏感的专业问题。这不再是泛泛的鼓励,而是一场真正的、高手之间的思想交锋和试探。他想知道她的想法到底有多深,边界在哪里。
信的末尾,他的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些,添上了几分个人的关切。
“高考结束,可暂得闲暇。然京城与村野气候迥异,望善自珍重,勿要过于劳碌。前路漫漫,需养精蓄锐。盼复。”
落款依旧是那个简单的“陆南升”,日期清晰。
沈清澜把信纸轻轻放在桌上,走到窗边,看着外面。
他看到了她的作文,他没有质疑,没有告诫她“谨言慎行”,而是首接与她探讨更核心、更深入的问题。这是一种无声的认可,也是一种更高级别的重视。
他想知道她的深浅,她也需要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思考了片刻,她重新坐回桌前,铺开信纸,拿起笔。
“南升同志:”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改变称呼。
“惠书敬悉,承蒙关注与垂询,不胜感激。”
她先是对他的肯定表示了感谢,语气同样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关于文中观点,确系平日观察与粗浅思考所得。农村作坊之兴衰,社员积极性之高低,皆与市场渠道是否畅通、价格机制是否灵活息息相关。此乃基层最真实之脉搏。”
她首先肯定了实践出真知,把自己的观点扎根于现实观察,而非凭空想象。
接着,她开始回应他提出的具体问题。
“至于市场调节之形式与边界,我认为,可遵循‘抓大放小’之原则。关系国计民生之命脉行业,如军工、重工、能源、交通等,必须由国家牢牢掌控,实行严格计划。而众多日用消费品、部分轻工业及服务业,则可尝试逐步放开,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与产量。”
她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思路清晰。
“其风险,首要在于可能引发物价波动,及部分领域之无序竞争。故,国家需建立完善之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如同为洪水修筑堤坝,既疏导水流,又防范泛滥。同时,须保有强大的国家储备与调配能力,以备不时之需,平抑市场波动。”
她不仅回答了问题,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写到这里,她笔锋稍稍一转,带上了点个人的锋芒。
“理论源于实践,亦需接受实践之检验。当前基层经济活力有待激发,农民增收途径有限,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或为一剂对症之良药。关键在于,执政者能否把握分寸,做到‘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这几乎是在委婉地批评当前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僵化问题了。
写完这些,她感觉手腕有些酸。看着密密麻麻写满的三页信纸,她想了想,在最后添上了一句。
“京城风大,乡野宁静,同志之关切,清澜心领。必当珍重,以待将来。”
她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仔细叠好,装入信封。
这封信,既是回答,也是展示。她在他面前,毫无保留地亮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堪称“异类”的经济思想。
他会如何反应?是更加欣赏,还是觉得她过于激进?
沈清澜不知道。但她知道,这条路,她必须这样走下去。
她把信封好,准备明天寄出。
刚站起身,就听见外面传来李秀娟带着狂喜的、几乎变调的声音:“清澜!清澜!出来了!分数出来了!你是状元!省状元!”
沈清澜猛地愣在原地,手里那封刚写好的、还带着墨香的信,忽然变得沉甸甸的。
风暴,要来了。而她和陆南升之间,通过这封信建立起的这种微妙而危险的思想联结,又将把他们带向何方?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七零: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http://www.220book.com/book/XF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