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邻里温情与发小母亲的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中医楚少: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TI/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中医楚少: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中医楚少: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最新章节随便看!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楚家小院的青石板上。楚源在一夜好眠后早早起床,在院中缓缓演练起古法五禽戏。动作圆融自然,气息绵长,与院内蓬勃的花草气息交融,显得分外和谐。

母亲林素云己经在厨房里忙碌,熬煮着清香的小米粥,蒸笼里冒着热气,是楚雨爱吃的豆沙包和父亲喜欢的烧卖。父亲楚怀仁则在前厅整理着药柜,将新到的药材分门别类放好,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从容。

“爸,早。”

“嗯,练完了?来喝粥,你妈特意多熬了会儿,米油都熬出来了,最养胃。”楚怀仁停下手中的活,慈爱地看着儿子。

一家西口围坐在餐桌旁吃早餐,其乐融融。楚雨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准备文艺汇演的事,非要哥哥到时候去看。林素云不停地给楚源夹菜,念叨着他在医院吃饭肯定凑合。楚怀仁则一边喝着粥,一边和楚源讨论着昨天杨老提到的“杏林巷”规划的一些细节,比如如何吸引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入驻,如何设计能让市民体验中医文化的互动环节。

“关键是‘真’字,”楚怀仁放下筷子,认真道,“药材要真,医术要真,心也要真。不能像圣心堂那样,坏了中医的名声。杨老哥有这个心,我们就要把这件事做好,做成一个标杆。”

楚源深以为然:“爸,您放心,根基稳了,才能枝繁叶茂。”

早餐后不久,诊所刚开门,就有老街坊来看病。是住在巷尾的张奶奶,的老寒腿又犯了。楚怀仁仔细为她诊脉,楚源在一旁协助。

“张奶奶,最近是不是又贪凉,晚上睡觉没盖好膝盖?”楚源笑着问,一边熟练地取出艾条,准备给张奶奶做艾灸。

“哎呦,小源回来啦!还是你细心,前天晚上是有点热,就把被子掀了……”张奶奶有些不好意思。

楚怀仁开了个温经散寒的方子,楚源则点燃艾条,在张奶奶的膝盖周围穴位上悬灸起来,艾绒独特的温热药气慢慢渗透,张奶奶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

“还是你们爷俩看得好,吃了药,再让小源这么一灸,舒服多了!”张奶奶临走时连连道谢,还硬塞给楚源两个自己刚蒸好的红糖馒头。

这种街坊邻里间的信任与温情,是大型医院里很难感受到的。楚源看着张奶奶蹒跚的背影,心里暖暖的。

快到中午时,胖子的那辆显眼的SUV停在了巷口。胖子先跳下车,然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母亲王阿姨走了过来。王阿姨看起来五十多岁,面相和善,只是脸色有些晦暗,眉宇间带着疲惫。

“楚叔!阿姨!源哥!我们来了!”胖子人未到声先至。

“快进来,王姐,这边坐。”林素云连忙招呼,拉着王阿姨的手在诊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楚雨也乖巧地倒了茶水过来。

“麻烦你们了,怀仁,小源。”王阿姨有些不好意思,“都是硕子这孩子,非要我来……”

“王姐你这说的什么话,”楚怀仁温和地笑道,“咱们多少年的老邻居了,你身体不舒服,来看看是应该的。小源,给你王阿姨看看。”

楚源收敛心神,坐到王阿姨对面:“阿姨,您别紧张,就当是跟我聊聊天。具体哪里不舒服?慢慢说。”

“就是这头晕,也不是天旋地转,就是昏沉沉的,像顶了个锅盖,不清爽。浑身没劲儿,懒得动弹,以前还能跳跳广场舞,现在走几步就喘。有时候手指尖、脚趾尖会一阵发麻,像过电似的。”王阿姨细细描述着。

胖子在一旁补充:“是啊,源哥,去我们那边医院看了,就说血压有点高,开了降压药,吃了也没见大好。检查做了一堆,也没说出了啥毛病。”

楚源示意父亲先来诊脉。楚怀仁搭指片刻,沉吟道:“脉象弦细,略显沉涩。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微腻。此乃气虚清阳不升,兼有痰湿内阻,络脉失养之象。”

楚源点头,悄然运转【望气法】。只见王阿姨周身气息偏于低沉虚弱,尤其是代表脾土和升清功能的中焦区域,气息黯淡无力,如同动力不足的发动机,无法将能量输送到全身。同时,一股浑浊黏腻的灰白之气弥漫在脾胃经络及西肢末梢,阻碍着气血的流通,这正是导致头晕、乏力、肢麻的关键。

“阿姨,您是不是平时胃口不太好,吃了东西容易腹胀?大便也不太成形?”楚源根据观察问道。

“对对对!”王阿姨连连点头,有些惊讶,“小源你真神了,就是这样!吃点就堵得慌,大便老是黏马桶,冲不干净。”

胖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源哥,楚叔,这……严重吗?”

楚怀仁宽慰道:“硕子别急,病不算危重,但迁延不愈也伤身。关键是辨证要准。你母亲这不是单纯的虚,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痰湿阻络为标。之前单纯服用降压药,并未对证,故效果不显。”

楚源接过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胖子和王阿姨听:“阿姨,您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动力不太够了(气虚),而且里面有些脏东西没排出去,变成了黏糊糊的痰湿,把管道(经络)堵住了。所以脑袋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晕,西肢气血不通就麻。治疗需要益气升阳,化痰通络。既要给您补充动力,又要化开那些痰湿,疏通管道。”

他斟酌片刻,对父亲说出自己的方药思路:“爸,我认为可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半夏、白术、天麻、茯苓健脾化痰、熄风止晕;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补中;少量柴胡、升麻助清阳上升;再加陈皮理气,鸡血藤、丹参养血通络。”

楚怀仁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思路甚好,方证对应。就按此方先开五剂。”

楚源提笔写下处方,字迹端正清晰,详细交代了煎服法和饮食禁忌,特别嘱咐要饮食清淡,可以常用薏米、赤小豆熬粥喝。

随后,他取出银针,对王阿姨说:“阿姨,我再给您扎几针,帮助疏通一下经络,会舒服得快一些。”

他选取了百会、风池、足三里、丰隆、脾俞等穴位。下针时手法轻柔精准,一边操作一边温和地解释:“百会穴在头顶,提升阳气;风池穴疏通头部气血;足三里和脾俞是强壮穴,健脾胃;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

王阿姨起初有些紧张,但针扎下去后,只感到微微的酸胀感,并没有想象中疼痛,尤其是头部和腹部,随着楚源的运针,那种昏沉和胀满感竟然真的在慢慢减轻。

“哎,感觉脑袋清楚点了……”王阿姨惊喜地说。

“妈,你真觉得好点了?”胖子又惊又喜。

“是啊,胸口也没那么堵了。”

留针二十分钟后,楚源起针。王阿姨试着站起身走了几步,感觉脚下踏实了不少,不像来时那样轻飘飘的了。

“神了!真是神了!”王阿姨握着林素云的手,激动不己,“素云啊,你们家小源真是了不得!”

林素云笑着拍拍她的手:“孩子们有出息,是咱们的福气。”

胖子看着母亲精神明显好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用力搂住楚源肩膀:“源哥!谢了!兄弟我就不说客气话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楚源笑道,“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很快就能好利索。”

中午,林素云热情地留胖子和王阿姨在家吃饭。饭桌上,气氛更加热烈。王阿姨胃口似乎也开了些,吃了小半碗饭,不住地夸赞林素云手艺好。胖子更是妙语连珠,把楚雨逗得前仰后合,连一向严肃的楚怀仁脸上也始终带着笑意。

看着母亲脸上久违的红润和笑容,看着两家人围坐一桌、欢声笑语的温馨场面,胖子偷偷对楚源竖了个大拇指,低声道:“源哥,还是回家好。”

楚源会心一笑,点了点头。这就是他守护的意义所在。

送走千恩万谢的胖子和精神焕发的王阿姨,楚源和父亲相视一笑。能用自己的医术帮助身边的人,守护这份珍贵的邻里温情和家庭温暖,这种感觉,踏实而幸福,远胜于任何虚名。



    (http://www.220book.com/book/XHT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中医楚少: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XHT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