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隋唐鼎革际:护法显神通

小说: 天台法脉   作者:一笑三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台法脉 http://www.220book.com/book/XLR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笑三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大业十西年,天下大乱。隋炀帝在江都被弑的消息传到天台山时,灌顶正在国清寺的藏经阁内校勘经文。手中的毛笔微微一颤,墨点滴落在宣纸上,晕开如一朵黑色的残花。他长叹一声,知道又一个乱世来临了。

果然,不久后战火就蔓延到了天台山麓。乱兵如潮水般涌来,所过之处,寺院遭劫,经像被毁。灌顶召集寺众,坚定地说:“国清寺是智者大师留下的根本道场,我等誓死护持。”

第一波乱兵冲进山门时,灌顶独自站在大殿前,手持智顗传授的锡杖。兵士们见他气度不凡,一时不敢妄动。首领狞笑道:“老和尚,识相的就交出金银,否则烧了你这破庙!”

灌顶平静地回答:“寺中无金银,唯有经卷。诸位若要,可取米粮充饥。”说着让弟子抬出寺中存粮。乱兵见确实无油水可捞,又慑于灌顶的威仪,悻悻而去。

但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一股叛军占据天台县,扬言要拆寺铸兵器。灌顶连夜带着重要经卷躲入华顶峰的山洞。他在洞中打坐时,忽得奇梦:智顗示现,手指东南方说:“王师将至。”

三日后,果然有唐军前来平叛。灌顶冒险下山求见主帅,阐明保护寺院的重要性。将军本不信佛,但见灌顶言谈不俗,便说:“你若能显些灵验,我便信你。”

此时恰逢大旱,田地龟裂。灌顶说:“贫僧愿为百姓祈雨。”他在烈日下结坛诵经,三日不饮不食。第三日午后,忽然乌云密布,甘霖普降。将军大惊,立即下令保护国清寺。

最神奇的是“经卷放光”事件。一股流寇夜袭藏经阁,欲抢夺经匣当柴火。当他们推开阁门时,忽见经卷放出金光,空中传来诵经声。贼首吓得跪地求饶,后来竟皈依佛门,成为寺院的护法。

灌顶不仅护持国清寺,还派人联络各地寺院,互相支援。他组织僧众学习医术,在战乱中救死扶伤。百姓都说:“国清寺的和尚不是只会念经,还能救命。”

武德西年,唐朝天下初定。但新朝对佛教态度未明,有官员建议废除前朝所建寺院。灌顶不顾年迈,亲自前往长安。面见宰相时,他呈上智顗与隋炀帝的往来文书,阐明天台宗与政治保持距离的立场。

宰相试问道:“佛法可能安邦定国?” 灌顶回答:“佛法治心,心平则天下平。若人人心中有法,何愁国不太平?” 宰相又问:“寺院不纳赋税,不事生产,何益于国?” 灌顶从容应对:“寺院教化百姓,使民向善,其功胜过赋税。”

更令人称奇的是,灌顶在长安时,太宗皇帝曾夜做恶梦,召他解梦。灌顶借机阐述“心造万法”之理,劝皇帝以仁治国。太宗大悦,下诏保护佛教。

回归天台山途中,灌顶遇到一伙山贼。贼人欲抢劫时,他端坐树下诵经。忽然林中升起迷雾,虎啸声声。贼人惊慌逃散,后才知是灌顶入定所示现的神变。

晚年时,弟子问灌顶:“师父显这么多神通,为何平日不用?” 灌顶答:“神通不是炫技,是护法方便。平日修行,重在平常心。”

他还讲述智顗的教导:“智者大师曾说,最大的神通是烦恼转菩提,生死即涅槃。这些才是真神通。”

贞观六年,灌顶预知时至。他将弟子叫到榻前,最后嘱咐:“乱世护法,平世弘法。不论何时,莫忘初心。”言毕安然示寂,异香满室。

后来唐太宗得知灌顶的护法事迹,特赐匾额“护国大师”。但更珍贵的是百姓的口碑:都说乱世中有位老和尚,用智慧与慈悲守护着法灯,使天台宗脉得以延续。

国清寺的钟声依旧每日响起,仿佛在诉说那个动荡年代里,一个僧人如何用坚定的信念和善巧的方便,使法灯穿越乱世,照亮人间。而灌顶留下的,不仅是护法的传奇,更是一种智慧:真正的护法不在神通,而在守住那颗不变的菩提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LR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台法脉 http://www.220book.com/book/XLR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