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宫宴,乾清宫内金碧辉煌,数百盏宫灯将大殿照得亮如白昼。沈清辞穿着太子妃朝服,坐在赵珩下首,能感受到来自西面八方的目光——好奇的、审视的、带着恶意的。
酒过三巡,乐声稍歇。皇帝突然放下手中的九龙金杯,目光越过众人,落在沈清辞身上:
"朕听闻太子妃近日在读《女诫》?"
刹那间,大殿内寂静无声。连正在斟酒的宫娥都停下了动作,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沈清辞从容起身,敛衽行礼:"回父皇,儿臣病中温故知新,确实重读了《女诫》。"
皇帝抚须,眼中带着探究:"你且说说,'卑弱第一'作何解?"
席间顿时响起细微的议论声。谁都知道这是《女诫》开篇,讲的是女子生而卑弱的道理。而太子妃病后性情大变,早不是从前那个温顺柔弱的沈清漪。
苏婉儿用团扇掩着唇,对身旁的李承徽低语:"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沈清辞垂眸沉吟片刻,再抬头时目光清亮如泉:
"儿臣以为,班昭作《女诫》,是为规劝女子明德守礼,而非自轻自贱。所谓卑弱,当解为谦逊柔韧之德,如水之就下,利万物而不争。女子若能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何尝不是一种力量?"
她声音清越,字字清晰。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苏婉儿立即起身,语气带着刻意的惊讶:"太子妃姐姐此言差矣!《女诫》明言'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分明是说女子天生卑贱,理当谨守本分..."
"苏侧妃误会了。"沈清辞不急不缓地打断,目光平静如水,"班昭所言'卧之床下',是要女子自幼知晓谦卑,并非认定女子卑贱。正如《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谦下方能成其大。"
她转向皇帝,语气愈发恭谨:"儿臣浅见,如今天下太平,正需德才兼备之人辅佐君上。女子虽不入朝堂,然相夫教子,维系家风,亦是社稷之基。若只知一味卑顺,遇事毫无主见,又如何能担当重任?"
皇帝若有所思,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良久,他抚掌笑道:"好一个'谦下方能成其大'!太子妃这番见解,倒是让朕耳目一新。"
他看向赵珩:"太子以为如何?"
赵珩执杯起身,玄色朝服在灯下泛着淡淡金光:"儿臣以为,清漪所言甚是。治国齐家,本就需要刚柔并济。若女子皆能明德守礼、通晓大义,实乃社稷之福。"
皇帝满意颔首,对身旁内侍道:"将朕书房那柄白玉如意取来,赐予太子妃。"
内侍很快捧来一柄通体莹白的玉如意。沈清辞跪接赏赐时,能感觉到苏婉儿嫉恨的目光几乎要在她背上烧出两个洞来。
宴席继续,丝竹声再起。但众人的话题,显然都围绕方才那场精彩的御前应对。
沈清辞坐下时,能明显感觉到赵珩的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他倾身过来,声音低沉得只有两人能听见:
"没想到,爱妃对《女诫》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她执筷的手微微一顿,夹起的翡翠虾仁险些掉落:"病中胡思乱想,让殿下见笑了。"
"是吗?"他轻笑,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孤却觉得,这番见解...很配你。"
很配你。
这三个字像羽毛,轻轻搔过心尖。沈清辞抬眸,对上他深邃的眼。那里面没有试探,没有审视,只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欣赏?
她慌忙垂下眼帘,心跳莫名快了半拍。这时,一个宫女上前为她斟酒,手腕上戴着的银镯在灯下一闪——正是尚衣局统一的饰物。
沈清辞心中警铃大作。这宫女斟酒时,指尖在杯沿极快地抹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粉末。
"且慢。"她突然按住宫女的手,声音不大却足够让邻近几桌听见,"这酒...似乎有些浑浊。"
宫女脸色骤变,手腕一抖,酒盏应声落地。破碎的瓷片间,酒液竟泛起诡异的泡沫。
赵珩眼神一凛:"来人!"
侍卫立即上前制住宫女。太医查验后回禀:"陛下,酒中掺了迷魂散,饮后会产生幻觉。"
皇帝面色阴沉:"拖下去严加审问!"
这场风波虽然很快平息,但沈清辞知道,她今晚的风头己经招来了杀机。回毓庆宫的路上,赵珩与她同乘一车。
"今日之事,你怎么看?"他问。
沈清辞望着车外飞逝的宫灯:"有人坐不住了。"
"是因为你在御前太过锋芒毕露?"
"不。"她转头看他,目光清明,"是因为我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
这场御前应对,她看似赢了。可在这深宫里,一时的风光,往往意味着更大的危险。但既然己经踏出了这一步,她就只能继续走下去。
(第三十七章 御前应对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书误:双生劫》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MP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