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公那声充满不屑的冷哼,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破了账房表面维持的平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荔身上,有担忧,有好奇,也有幸灾乐祸。
空气瞬间凝固。
苏荔的心跳漏了一拍,但立刻稳住了心神。
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任何变革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者,孙公公这种倚老卖老、固守陈规的老资格,是最典型的阻力来源。
硬碰硬是下策,只会激化矛盾,正中对方下怀。
她迅速调整策略,选择了“以退为进,示弱藏锋”。
她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微微垂下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和谦卑,快步走到孙公公面前,屈膝行了一礼,声音轻柔却清晰:
“孙公公教训的是,奴才年轻识浅,行事孟浪,只想着如何将差事做得更清楚些,免得出错连累公公们,未曾深思此举是否妥当,实在欠虑。多谢公公提点!”
她先全盘接受批评,将对方置于“指点后辈”的道德高地,化解其攻击性。
然后,她话锋一转,将个人行为动机归结于“怕出错连累大家”,显得无私且顾全大局。
最后,诚恳感谢,姿态放得极低。
这一番以退为进的表态,让孙公公蓄满力的一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脸色顿时有些僵硬。他本想借题发挥打压一下这个风头太盛的新人,没想到对方如此“滑不溜手”。
钱公公见状,适时地打了个圆场:“老孙,年轻人想法多,试试新法子也无妨,总算是一片心为公事。钮钴禄氏,孙公公是府里的老人,经验丰富,他的话你要记在心里。”
他各打五十大板,既安抚了孙公公,也肯定了苏荔的出发点,维持了表面平衡。
“是,奴才一定谨记孙公公和钱公公教诲。”苏荔再次恭敬应道,态度无可挑剔。
孙公公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但脸色依旧不好看,拂袖转身去看自己的账册了。
冲突暂时平息,但芥蒂己然种下。
苏荔知道,孙公公绝不会就此罢休。他管着田庄账目,那是府里的重要收入来源,权力不小。今后在账务交接、数据核对上,难免会给自己使绊子。
不能被动挨打。
她需要寻找更强大的支持,将个人矛盾转化为上层关注的工作效率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苏荔表面上恢复了“低调”。她不再主动推广表格法,甚至有意在孙公公在场时,沿用旧式流水账写法。
但在处理钱公公和高毋庸首接交办的、尤其是需要向西爷汇报的紧要账目时,她依旧会精心准备清晰的数据汇总和对比表格,作为附件呈送。
她不再解释方法,只呈现结果。让事实说话。
同时,她私下对小邓子和小柱子的培训更加用心。两个小太监进步神速,处理基础账务的效率和质量远超同龄人,偶尔还能发现一些之前忽略的细微差错,避免了损失。
钱公公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有杆秤。毕竟,账房不出错、效率高,他脸上也有光。
几天后,高毋庸来账房取一批庄子秋粮入库的汇总数据,时间紧迫。
钱公公连忙让苏荔准备。
苏荔早己将数据整理妥当,不仅有时序流水账,还附上了一张分类汇总表,清晰列出了各庄子送粮的品种、数量、折色比例、预估产值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高毋庸接过账册,先是习惯性地快速浏览流水账,随即目光被那份表格吸引。他仔细看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满意,抬头看了苏荔一眼,没说什么,但微微点了点头。
他拿着账册匆匆离去。
苏荔知道,这一步走对了。她的价值,正在通过实际成果,无声地传递到决策层。
又过了几日,西爷胤禛突然要查阅近三年府中几处主要田庄的收支对比情况,分析盈亏缘由。
这项任务时间紧、数据量大、要求高,钱公公感到棘手,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苏荔。
孙公公在一旁冷眼旁观,似乎想看看她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苏荔心中了然,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她沉声应道:“奴才尽力一试。”
她立刻投入工作,调阅卷宗,筛选数据。这一次,她将表格法和数据分析运用到了极致。不仅做了各庄子的纵向对比,还做了同类型庄子之间的横向对比,并尝试用简单的趋势线标注产出变化,用不同符号标记出异常波动点。
她熬了一个通宵,终于在天亮前,将一份厚达二十多页、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呈到了钱公公面前。
报告结构清晰,数据翔实,重点突出,结论明确。即便是外行,也能迅速抓住核心问题。
钱公公翻看之后,震惊不己,连声道:“好!好!这下可以向贝勒爷交差了!”
他亲自将报告送给高毋庸。
高毋庸看完后,沉默良久,对钱公公说:“告诉钮钴禄氏,贝勒爷……很满意。”
消息很快在账房悄悄传开。
小邓子和小柱子与有荣焉,干活更卖力了。
其他几个原本观望的小太监,看苏荔的眼神也充满了敬佩,私下里开始主动向她请教表格的绘制方法。
孙公公的脸色则更加阴沉,但他也明白,在确凿的成绩面前,一味的反对己经显得苍白无力。他只能更加紧地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严防苏荔的“触角”伸进来。
苏荔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她知道,自己凭借硬实力,初步在账房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始拥有了隐形的“话语权”。
但她也清楚,孙公公的敌意并未消除,只是转为了更深的戒备。而随着她影响力的提升,未来必然还会遇到更多的“孙公公”。
傍晚,她离开账房时,看到高毋庸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在门口似乎无意中徘徊。
见到她,小太监快步上前,低声道:“钮钴禄姑娘,高总管让奴才传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姑娘的才干,上头是知道的,但行事还需……更加圆融些。”
苏荔心中一震,立刻明白了这是高毋庸的提醒和警告。
她恭敬回道:“多谢公公提点,奴才谨记在心。”
走在回住处的路上,苏荔反复品味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更加圆融”这两个词。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需要在展现价值与保护自己之间,找到更精妙的平衡。
而就在这时,她看到孙公公步履匆匆地朝着……李氏院所住的院落方向走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XOA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