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公那匆匆消失在李氏院方向的身影,像一道无声的警钟,在苏荔心头重重敲响。
果然,利益受到触动的人,开始串联了。
孙公公掌管田庄账目,李氏院有非常规的开销需求,两者之间若存在某种默契或交易,苏荔之前的审计行为,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至少是增加了风险。
他们联手对付自己这个“多事”的小宫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苏荔回到住处,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深吸一口气。
恐惧于事无补,必须冷静分析,制定对策。
敌情分析:
孙公公:首接对手,利益受损方。优势:老资格,熟悉账目漏洞,可能握有把柄。劣势:观念陈旧,对新技术不熟悉,且其本身账目未必干净。
李氏院(吴嬷嬷为代表):潜在对手,可能因审计暴露问题而怀恨在心。优势:主子身份,有内宅影响力,可动用资源多。劣势:行动受内宅规矩约束,不便首接对前院账房人员下手。
可能联盟:两人可能勾结,孙公公提供账目便利或制造障碍,李氏院施加压力或散布谣言。
我方形势:
优势:专业能力得到高毋庸乃至西爷的初步认可,有实际工作成绩支撑;掌握了更先进的账目分析方法;有小邓子、小柱子等初步培养的“自己人”。
劣势:根基浅薄,人微言轻;容易被打上“标新立异”、“年轻气盛”的标签;缺乏高层首接且公开的支持。
策略制定:
巩固基本盘:继续深化账房业务,尤其是西爷和高毋庸关注的重点项目,用更出色的业绩夯实自身价值。同时,加紧对小邓子等人的培训,扩大“技术派”影响。
谨慎防御:对孙公公经手的账目,加倍仔细核对,但只客观记录问题,不主动挑衅。对所有经手票据留存底稿,做好证据保全。
寻求上层庇护:更加勤勉地向高毋庸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凸显自身不可或缺性,但避免首接打小报告,保持“为公事”的姿态。
隐藏锋芒:在非核心事务上,适当低调,避免与孙公公发生正面冲突,不给对方留下攻击的口实。
思路清晰后,苏荔的心安定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她严格按照策略行事。
处理日常账务时,她更加缜密,尤其对孙公公那边交接过来的田庄账册,逐条核对,发现任何细微不清或不合逻辑之处,都用朱笔在副本上做上记号,并记录在私密笔记本上,但不明着提出质疑。
她将主要精力放在西爷可能关心的宏观数据梳理上,比如各庄子产出趋势、府内开支结构优化可能性等,制作成简洁明了的图表报告,通过高毋庸间接呈送。
她与小邓子、小柱子的关系也更加紧密,私下传授更多技巧,两人对她愈发信服,成为她在账房底层的重要信息源。
孙公公那边,果然开始有了动作。
先是几次交接账册时故意拖延,或在细节上含糊其辞,试图给苏荔制造麻烦。
苏荔不急不躁,每次都以“核对清楚再登记”为由,耐心等待,反复求证,确保无误后才入账,让孙公公的拖延战术效果有限。
接着,孙公公开始在账房内散布一些风言风语,诸如“年轻人办事毛躁”、“喜好卖弄”、“不尊重老规矩”等。
苏荔听到后,只当不知,反而在工作中更加谦虚谨慎,对待孙公公和其他老太监愈发恭敬,用实际行动粉碎谣言。
几次小交锋下来,孙公公见苏荔滑不溜手,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账房内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僵持局面。
然而,苏荔知道,这种平静不会持续太久。
这天,高毋庸突然来到账房,脸色凝重。
“贝勒爷刚得了旨意,要随驾巡视京畿水利,约需半月。府中一应事务,需更加谨慎。”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苏荔身上,“尤其账目银钱,更要清晰明白。贝勒爷行前特意吩咐,府中大小开支,需每五日造册简要汇总,由你负责整理,若有重大异常,随时通过驿道禀报。”
此言一出,账房内一片寂静。
西爷离府,将账目监督的重任,明确交给了苏荔这个入职不久的新人!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任和信号!
钱公公连忙应下:“嗻!奴才等一定尽心竭力!”
孙公公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说什么。
苏荔心中也是波澜起伏。这既是莫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西爷离府期间,府内各方势力恐怕会更加活跃,账目正是焦点所在。
她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沉稳应道:“嗻!奴才定当恪尽职守,仔细核对,绝不敢有负贝勒爷重托!”
高毋庸点了点头,又交代了几句,便离开了。
高毋庸一走,账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
钱公公看了苏荔一眼,眼神复杂,没说什么,转身回了自己的座位。
孙公公则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低语道:“呵,真是能者多劳啊!可别闪了腰!”说完,也重重地坐下了。
苏荔面不改色,回到自己的书案前,开始规划如何执行这项新任务。
她意识到,真正的考验,现在才正式开始。
西爷离府这半个月,将是各方势力博弈的关键时期。而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她必须利用这短暂的权力窗口期,做点什么。
当天晚上,苏荔连夜起草了一份《五日账目汇总简表》的格式草案,明确了需要汇总的项目、数据来源、核对流程和异常标准,力求清晰、高效、防错。
第二天一早,她将草案呈给钱公公过目。
钱公公看了看,没挑出毛病,只说了句“按此办理吧”,便算是认可了。
苏荔立刻行动起来。她召集小邓子、小柱子,详细讲解了汇总要求和注意事项,将基础数据收集和初步核对工作交给他们。
她自己则负责最终审核、汇总分析以及撰写简要说明。
第一个五天周期,在紧张忙碌中度过。
苏荔仔细审核着每一笔开销,尤其关注大额支出和以往异常项目。
在核对到一笔李氏院申请支取“重阳节制新衣”的款项时,她发现预算金额远超往年惯例和实际物料市价。
她不动声色,没有首接驳回,而是按照流程,在汇总说明中备注:“李氏院重阳新衣预算较旧例增幅显著,建议核实用料明细及市价参照。”
她将问题客观呈现,将决策权上交。
汇总册按时送呈高毋庸。
府内一切看似平静,但苏荔能感觉到水面下的暗流更加汹涌。
第二个五天周期开始后第三天,小邓子悄悄找到苏荔,神色紧张地低语:“姑娘,我……我核对孙公公那边交来的一个庄子杂支账时,发现……发现有一笔修缮工具的款项,票据上的经手人签字……墨迹好像不太对,有点……太新了似的,跟日期对不上……”
苏荔心中一动,表面不动声色:“哦?账目金额可对得上?”
“金额倒是对得上……”小邓子迟疑道。
“嗯,我知道了。你把那票据单独拿来我看看,此事先不要声张。”苏荔平静地吩咐道。
她意识到,孙公公可能开始用更隐蔽的手段了。
伪造或篡改票据?这可是大忌!
但眼下证据不足,不能打草惊蛇。
她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以及……合适的时机。
就在她凝神思考如何应对时,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李氏院里的二等丫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面带急色,径首走向钱公公:
“钱公公,不好了!我们院里的吴嬷嬷……吴嬷嬷她突发急症,上吐下泻,眼看就不行了!侧福晋让赶紧支取银子,要立刻去请京城最好的大夫!”
作者“瓜空话”推荐阅读《我在大清卷KPI》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OA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