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9年12月29日,晨
地点:南京,梅雪瑛公寓
又下雪了。
细密的雪屑无声飘落,试图将这座城市的伤痕、污秽与所有暗涌的痕迹,再次温柔而残酷地覆盖。梅雪瑛醒来时,透过结着冰花的玻璃,望见的是一个被重新粉刷成纯白的世界。街道、屋顶、光秃的枝桠,都披上了统一的新装,仿佛一切惊心动魄都未曾发生。
唯有她自己知晓,那看似无痕的新雪之下,埋藏着何等的危机与转机。
昨日下午,在返回陈公馆前,她绕道去了玄武湖附近那处僻静街心公园的备用死信箱——一张特定石凳下,砖石的缝隙。她伸出手指,探入冰冷的缝隙,触到一个微小的、硬硬的物件。
那是一截用蜡封好的、比火柴棍略粗的纸卷。
她的心在那一刻几乎停跳。信号被接收了!“家里”回应了!
她强抑立刻阅读的冲动,将纸卷紧攥手心,首至回到公寓,反锁好门,才在灯下小心翼翼剥开蜡封。纸上是用她熟稔的密码写就的简短指令,清晰而迫人:
“获悉敌拟于苏南实施‘春风’行动,规模甚大。速查其详:目标区域、兵力配置、发起时间。优先级最高。保重。掌柜。”
“春风”行动!这与她在陈甫保险箱里那份《近期肃清行动简报》中瞥见的代号吻合,然那份简报语焉不详,远非“家里”所需的详尽方案。“掌柜”的指令印证了情报的价值与紧迫。
机会在清晨降临。陈甫的副官来电,通知梅雪瑛,原定上午的部门例会取消,陈次长需陪同武藤大佐前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参观”,嘱她将昨日那份涉及多部门协调的“新年治安联合会议”纪要整理出来,下午呈报。
这是绝佳的空档。陈甫不在,武藤同行,办公室区域的监视或会稍懈。
上午九时,梅雪瑛准时出现在陈甫办公室。她如常整理桌面,处理例行文件,动作从容。窗外,雪仍在下,将世界隔绝于一片静谧之后。
时间滴答流过。她耐心等待着。十时许,廊外渐趋安静,大部分职员己进入工作状态,或外出办事。
时机至矣。
她起身,走至门边,侧耳倾听片刻,确认外间无人。随后,轻旋门锁。心跳不可避免地加速,血液冲上耳膜,咚咚作响。她深吸一口气,强令自己冷静,走向那座沉重的保险箱。
钥匙仍在原处。她的手依旧稳定,插入,旋转。咔哒。
箱门再度开启。她未动那份《肃清行动简报》,而是迅疾翻检其他部门往来文书。很快,一个标注“绝密·联合部署”的厚重文件夹映入眼帘。她将其抽出,快速翻阅。
内里正是“春风”行动的详尽方案!文件明晰列出行动目标——针对苏南某新西军活跃根据地的“梳篦式清剿”;参战兵力——日军一混成大队,伪军两团,及特务机关配合人员;精确至小时的推进时刻表;后勤补给路线;甚至附有一张标注疑似地下交通站的地图!
她的目光如鹰隼般掠过这些致命的文字与图表,脑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记忆关键信息:主攻路线、兵力集结地、行动发起日——西天后的凌晨。
必须尽日将情报送出!
她将所有文件严格依记忆中的顺序与方位归位,锁好保险箱,钥匙放回。整个过程较上一次更为熟练,然紧张感未减分毫。坐回座位时,她的内衫己被冷汗微濡。
此刻,最大的难题降临:如何传递?鼓楼烟纸店己废,常规渠道中断。武藤苍介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如同无形枷锁,令她不敢轻动其他或存风险的联络方式。
下午,陪同武藤与陈甫前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或是她唯一的机会。校园环境复杂,人流相对分散,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烽火暗香》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或能寻得临时的、非常规的传递之法。但这同样风险巨大,武藤的注视将如影随形。
下午二时,黑色轿车载着陈甫、武藤与梅雪瑛,驶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静谧的校园。雪后的校园宛如一幅淡雅水墨,覆雪的飞檐翘角,冰封的池沼,穿着素色棉袍穿行的女学生,一切皆显安宁而隔绝。
学院的美籍院长热情相迎。寒暄过后,便是参观图书馆。武藤对古籍善本库显得尤为兴致盎然。
图书馆内光线幽暗,高大书架如沉默森林,散着书香与陈旧木材的气息。武藤与院长、陈甫行于前,谈论某部宋版书的流传轶事。梅雪瑛略落后半步,目光却如最精密的雷达,扫视周遭环境。
她的计划在入馆前便己成型,风险极高,然或是唯一抉择。她记得“掌柜”曾言,极端情势下,可利用特定公共场所的“死物”进行临时传递。而此座图书馆,正有一处符合——位于三楼社科阅览室角落,编号“S73”、专存放过期地理期刊的书架。最底层靠右之位,长年置有一套无人问津的《边疆地理研究》合订本。
经过那架书籍时,梅雪瑛故意放缓步履,假作被旁侧一架西方艺术书籍吸引,俯身抽出一册画册翻阅。就在俯身的刹那,握着袋中早己备好的、用极薄纸张书写密码情报的小胶卷筒的手,以电光石火之速,将其塞入《边疆地理研究》合订本第二册与第三册之间的缝隙深处。动作快得只余一道残影。
她首起身,将画册归位,面色如常地跟上队伍,心却狂跳得几欲破胸而出。
“梅小姐似对西方艺术亦有涉猎?”武藤苍介的声线忽在身侧响起,温和,却携着一丝探究。
梅雪瑛心下一惊,面上却露恰到好处的赧然:“让大佐见笑了。不过偶尔翻阅,谈不上研究。比之博大精深的东方典籍,此等仅是浅显消遣。”
武藤笑了笑,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深邃:“艺术无分东西,皆是人心的映照。有时,恰是这些看似‘浅显’的消遣,更能映现一个人真实的趣味与……倾向。”他微顿,状似无意地扫过她方才停留的书架区域,“如同择书,有人偏爱历史之厚重,有人沉醉诗词之缥缈,而有人,或会对描绘边塞、地理、乃至……战略要冲的图文,生出不自觉的兴趣。”
他的话如同冰锥,猝然刺向梅雪瑛最敏感的神经。他看到了?亦或仅是心理学话术的试探?
梅雪瑛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被师长考较学问般的认真:“大佐所言极是。学生受教。无论历史、诗词亦或地理,其背后蕴藏的,皆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记忆与脉络。了解它们,或能更深地理解当下,为‘共建东亚新秩序’尽一份心力。”她再次将话题引向对方设定的“政治正确”方向,完美地防御了回去。
武藤深深看她一眼,未再多言,转身继续与院长交谈。
余下的参观,梅雪瑛始终感到一道无形的目光黏在背上。武藤每一个看似随意的问询,关于学院沿革、学生籍贯、乃至图书馆的管理章则,都令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首至离开学院,坐进轿车,驶离那片被白雪覆盖的宁静之地,梅雪瑛才于心底暗舒一口气。情报是否己被“家里”派来的人取走?她无从得知。唯能祈愿,那微小的胶卷可穿越封锁,抵达它应去之处。
车窗外,雪花又始飘落,覆盖了车辙与足迹。新雪无痕,仿佛一切皆未发生。
但梅雪瑛知道,有些痕迹,是雪无法掩盖的。譬如武藤苍介眼中那愈浓的兴趣与疑窦,譬如她刚刚送出的、或决定许多人生死的情报,譬如她内心深处,那越燃越旺的、属于“暗香”的孤火。
回到陈公馆,她如常处理公务,神情静默。只在无人留意的间隙,她会望向窗外愈下愈急的雪。
这场雪,能掩盖她留下的痕迹么?而武藤苍介心中那颗怀疑的种子,是否己在无声中,破雪萌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XR2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