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在商业上的挫败,让他意识到沈清词己非吴下阿蒙。简单的市场打压和物理破坏(在加强了守卫的庄园和织坊面前屡次受挫后)难以奏效。他需要更精准地找到她的弱点,或者,从更根本的地方摧毁她——比如,她赖以立足的“名望”与“人心”。
沈清词同样深知情报与武力的重要性。商业上的成功让她积累了更多资本,她立刻将部分利润投入到两支核心力量的构建中。
其一,曰“听风”。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护卫队,而是一支专注于情报搜集与分析的力量。负责人是那位护卫头领,名叫墨渊,曾是边军斥候,因伤退役,被沈清词重金礼聘。沈清词看中的是他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和对市井三教九流的熟悉。
“听风”的成员背景复杂,有混迹市井的伶人、酒楼伙计、走街串巷的货郎,甚至还有几个因伤残退役、心思细腻的老兵。他们的任务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听”和“看”——监听市井流言,观察各方势力动向,尤其是三皇子府及其关联人等的异常。
沈清词给“听风”定下的第一条核心指令是:“我不要猜测,我要事实。哪怕是碎片,也要尽可能拼凑出原貌。”
其二,曰“铁壁”。
这支是纯粹的护卫力量,由墨渊的旧部以及从北地招募来的、身家清白的悍勇之士组成。他们主要负责庄园、织坊、仓库等关键地点的守卫,以及沈清词和长公主的出行安全。沈清词不惜重金为他们配备最好的装备(在符合规制的前提下),并进行严格的协同作战训练。
有了“听风”和“铁壁”,沈清词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只能被动防御的靶子,初步拥有了感知威胁和反击的触角。
然而,三皇子的新攻势,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阴险。
这一次,不再是朝堂弹劾,也不是市场打压,而是更加防不胜防的——流言。
一股新的、经过精心包装的流言,如同无声的瘟疫,开始在京城各个角落,尤其是中下层官员和读书人圈子里悄然蔓延。
流言的核心内容有几个版本,但主旨一致:
版本一(悲情才子版):“听闻那昭阳郡主府上,如今是匠人当道!她将一位极有才华的寒门学子周先生,囚于庄园之内,日夜逼迫其研究奇技淫巧,稍有不从便非打即骂,只为满足其敛财之私欲!可怜周先生满腹经纶,却沦为匠奴,报国无门!”
版本二(妖妃祸国版):“你们可知那‘云蔚缎’为何如此妖异?据说是用了邪法!昭阳郡主自落水后便性情大变,恐是被妖邪附体,那织机、那丝线,都用了见不得光的手段祭炼,穿久了恐会吸人精气,损及国运!”
版本三(居心叵测版):“她一个郡主,如此热衷于工匠、商贾之事,聚集人手,囤积物资,意欲何为?莫非是想学那前朝安乐公主,蓄养私兵,图谋不轨?”
这些流言,真假掺半,极具煽动性。它利用了人们对“贵贱”分野的固有认知,对“妖邪”的本能恐惧,以及对“宗室干政”的天然警惕。尤其是“囚禁才子”和“妖邪织物”的说法,在中下层清流和普通百姓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很快,沈清词通过“听风”收到了这些流言的详细报告。
“郡主,流言传播极有章法,并非无序扩散,背后必定有人精心策划推动。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讼棍公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墨渊沉声汇报,“目前主要在茶楼、书院以及一些中小官吏聚集的场所流传,尚未大规模进入顶级勋贵圈子,但影响正在扩大。己有御史在暗中收集‘证据’,恐怕不久又会有弹章上达天听。”
长公主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无耻!简首无耻之尤!他们这是要逼死我们母女啊!”
沈清词看着墨渊整理的流言记录,眼神冰冷。这一招,确实比之前的商业打压更狠毒。它攻击的不是她的产业,而是她的社会形象和立足根基。一旦“虐待才子”、“妖邪附体”、“图谋不轨”的标签被贴上,就算皇帝不想动她,迫于舆论压力,也可能不得不处置她。
“周先生那边情况如何?”沈清词问。
“周先生一心钻研,两耳不闻窗外事,尚不知晓流言。但若流言传入庄园,恐会影响其心神。”
“加强庄园守卫,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也暂时不要让周先生知道外界流言。”沈清词下令,随即又问,“可能查到流言的具体源头?”
墨渊摇头:“对方很狡猾,用了多层传递,最终源头难以追溯,但指向……与三皇子府脱不开干系。”
沈清词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既然他们用流言,那我们……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并非要散布关于三皇子的低级谣言,那样只会降低自己的格调。她要做的,是引导舆论,扭转风向。
“墨渊,你立刻去做几件事。”
“第一,想办法让‘周先生并非寒门学子,而是醉心匠学的奇人,郡主是慧眼识珠,提供平台助其实现抱负’的说法流传出去。重点强调周先生研究的‘农具’如何有利于民生,‘新织机’如何能织出更美的布匹惠及百姓。”
“第二,找几个可靠的、在贵女圈中有影响力的夫人,‘无意中’透露‘云蔚缎’织造过程如何精良、用料如何考究,乃是匠心之作,与妖邪毫无关系。甚至可以安排一两位德高望重的太医,‘证实’云蔚缎用料上乘,于身体有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沈清词目光锐利,“将三皇子因求爱不成、屡次报复,甚至不惜散布流言污蔑郡主清誉的事情,‘润色’一下,在小范围内‘不经意’地泄露出去。记住,要做得巧妙,像是知情人的无奈叹息,而非刻意指控。”
她要反将一军,将“因私废公”、“挟怨报复”的帽子,扣回到三皇子头上!同时,将自己塑造成“慧眼识才”、“造福于民”却“遭受迫害”的悲情形象。
“是,郡主!”墨渊领命,立刻下去安排。
沈清词知道,这是一场舆论的战争,比拼的是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谁的叙事更能占据道德制高点。
三皇子,你想用流言摧毁我?那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舆论反制!
就在“听风”开始暗中行动,试图扭转舆论风向的同时,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被悄无声息地送入了公主府。信中的内容,让沈清词的瞳孔骤然收缩。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却关乎她商业命脉的生死:
“江南生丝源头遭不明势力介入,恐有断供之危。疑与京中贵人有关。”
三皇子的手,果然己经伸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
沈清词握紧信纸,意识到真正的危机,或许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RC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