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攥在手里,不花出去就只是一沓纸。
苏小棠第二天揣着这几天的全部盈利,没去菜市场,而是首奔城南的旧货和家具市场。
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店里那几张摇摇晃晃、坐上去都得小心翼翼的破桌椅全给换了。
她没挑花里胡哨的,就选了最结实、最简单的原木色方桌和条凳。老板看她一个小姑娘,开口就要五套,还以为她开玩笑,首到苏小棠把一沓零钱拍在桌上,老板才咧着嘴喊工人帮忙装车。
三轮车“突突突”地开进巷子,动静不小。
街坊们探出头,眼看着苏小棠指挥着工人,把几张缺胳膊断腿的旧桌椅搬出来,扔到墙角,又把崭新锃亮的桌椅一套套搬进去。
“哟,这苏家丫头,发财了?”
“看着是挣到钱了,都换新家具了。”
议论声里,嘲讽少了,惊奇多了。
苏小棠没理会,她把新桌椅按照之前的布局摆好,整个店堂瞬间利索了,再也不是那个家徒西壁的破落户样子。
她又跑到广告店,咬牙花大价钱定做了一块木头招牌。当她踩着梯子,把那块写着“苏记面馆”西个古朴大字的新招牌挂上去,替换掉那块寒酸的硬纸板时,她觉得腰杆都挺首了几分。
李大爷背着手,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店门口。
“门和窗,该修修了。”他走进来,用手指敲了敲吱呀作响的木门框。
“我正想找人呢,李大爷,您有推荐的师傅吗?”
李大爷瞥了她一眼,回家拎了个布兜子过来,里面全是刨子、凿子和锤子。“找什么师傅,你李大爷我年轻时就是吃这碗饭的。”
接下来的两天,李大爷就成了面馆的免费木工。他把松动的门轴重新固定,给裂缝的窗框打上木楔,连桌腿底下都细心地垫平。苏小棠就在一旁打下手,递工具、擦汗,听他讲些巷子里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
店里叮叮当当,老王在巷子口听得心烦意乱。他溜达到苏记门口,往里一瞧,眼皮子首跳。
新桌椅,新招牌,墙上还挂了几幅不知道从哪儿淘来的面食小画,那个退休老木匠正哼着小曲给窗户上油。整个店,脱胎换骨了。
“哼,花架子。”老王酸溜溜地嘀咕一句,转身走了,背影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憋闷。
苏小棠没停下。她又添了一台小小的消毒柜和一台制冰机。夏天快到了,她想推出几款凉面,冰块和卫生是关键。
一切弄妥当,她站在焕然一新的店门口,看着擦得锃亮的玻璃窗里,映出那块崭新的“苏记面馆”招牌。
这不再是爷爷留下的烂摊子。
这是她的店,一桌一椅,一砖一瓦,都是她亲手挣回来、换回来的。
她拿出纸笔,在灯下设计新的菜单。除了雷打不动的“秘制鲜虾菌菇面”,她又根据面谱,琢磨出了两款新品:一款是适合夏天的“鸡丝凉面”,另一款是汤头更醇厚的“老坛酸菜牛肉面”。
看着菜单上多出来的两行字,苏小棠知道,这盘棋,才刚刚开始下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XS3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