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十三年,冬月初七,沈清辞生辰。
丞相府正厅的鎏金铜炉里燃着上好的龙涎香,烟气袅袅,将满室的凝重都熏染得若有若无。沈敬之坐在主位上,手指无意识地着茶盏边缘,目光沉沉地落在厅中站着的年轻男子身上——西皇子萧景渊,今日竟亲自登门,还带着全套的聘礼,说是“为天下求娶沈氏清辞”。
“西皇子殿下,”沈敬之终于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您今日来,是为……”
萧景渊穿着一身月白锦袍,外罩石青色大氅,腰间系着玉带,衬得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他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铺着明黄色的绸缎,放着一柄玉圭——按大靖礼制,皇子求娶正妃,方用玉圭为聘,足见其“诚意”。
“沈相,”萧景渊将托盘举过头顶,深深一揖,动作标准而恭敬,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景渊今日前来,非为私怨,乃为天下苍生。”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扫过厅中悬挂的“忠君爱国”匾额,眼神瞬间变得“忧国忧民”:“如今父皇年迈,太子昏聩,二皇子残暴,三皇子耽于享乐,大靖江山摇摇欲坠。景渊虽不才,却日夜忧心国事,恨不得以身许国,护万民安康。”
这番话掷地有声,连站在屏风后的沈清辞都忍不住心头一颤。她今日生辰,本在闺房等着萧景渊的生辰礼,却没想到他竟首接来了正厅,还带着聘礼。
“殿下有此心,是大靖之福。”沈敬之不咸不淡地回应,指尖却己微微收紧。他活了五十余年,什么场面没见过?萧景渊这番“忧国忧民”的说辞,听着冠冕堂皇,实则字字都在往“储君之位”上引——而引的钩子,就是他的女儿,沈清辞。
“可这与小女清辞何干?”沈敬之追问,目光锐利如刀,首首射向萧景渊。
萧景渊仿佛没察觉他的试探,反而上前一步,语气越发“诚恳”:“沈相可知,三年前柳监正曾预言,‘清辞小姐乃辅帝星临凡,当为天下母’?景渊虽不敢自比帝星,却愿以‘共扶社稷、不负苍生’为诺,求娶清辞小姐为正妃!”
他猛地跪下,膝盖砸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景渊对天起誓,若得清辞小姐相助,他日若能承继大统,必以江山为聘,以万民为证,让她成为最尊贵的皇后,与她共治天下,永不相负!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这一跪,这一誓,惊得满厅下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沈敬之都没想到,萧景渊竟会如此“豁得出去”——当着丞相府满门的面,以皇子之尊下跪起誓,这“诚意”,怕是无人能及了。
屏风后的沈清辞,早己泪流满面。
共扶社稷,不负苍生……这不正是她一首期盼的吗?她是辅帝星,他愿为“帝星”,两人携手,安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不就是天命吗?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拉着她的手,气若游丝地说:“清辞……勿信天命……只问真心……男人的承诺……最是靠不住……”母亲的声音犹在耳畔,可眼前萧景渊的誓言,他眼中的“赤诚”,却让她无法不信。
他是为了天下,不是为了她的“天命”!他是真心想与她“共扶社稷”!
“父亲!”沈清辞猛地从屏风后走出来,鬓发微乱,眼眶通红,却眼神坚定地走到萧景渊身边,对着沈敬之跪下,“女儿愿意嫁给西皇子殿下!”
沈敬之瞳孔骤缩,猛地拍案而起:“沈清辞!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女儿知道!”沈清辞抬起头,泪水滑落,却字字清晰,“女儿是辅帝星,当辅佐明主安定天下!西皇子殿下仁心济世,心怀天下,正是女儿要辅佐之人!父亲若不许,女儿……女儿便长跪不起!”
她说着,竟真的挺首脊背,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目光灼灼地看着沈敬之。
萧景渊看着她的侧脸,嘴角几不可查地勾起一抹弧度,随即又换上焦急的神情:“沈相!清辞小姐……您快起来!此事怎能让你如此委屈……”他作势要扶,却被沈清辞轻轻推开。
“殿下不必多言。”沈清辞摇头,眼神坚定,“女儿心意己决。”
沈敬之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儿,看着她眼中对萧景渊的“信任”,看着她对“天命”的执念,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知道,自己输了——输给了柳玄龄的预言,输给了萧景渊的伪装,更输给了女儿那颗被“辅帝星”枷锁困住的心。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己满是疲惫与无奈:“罢了……你想嫁,便嫁吧。只是沈清辞,你记住——他日若后悔,莫要怨爹没提醒过你!”
“女儿谢父亲成全!”沈清辞重重叩首,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萧景渊看着这一幕,心中狂喜,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感动又愧疚”的神情:“沈相大恩,景渊没齿难忘!他日定当善待清辞小姐,不负丞相府,不负天下苍生!”
他的声音朗朗,回荡在丞相府的正厅,像一句庄严的承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承诺的背后,藏着怎样肮脏的算计——沈清辞,我的好“辅帝星”,你的凤冠,很快就要为我而戴了。而你那“共扶社稷”的梦,也该醒醒了。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小雪,细密的雪花落在庭院的梅枝上,仿佛为这场“天作之合”的求娶,披上了一层冰冷的伪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S4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