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的晨钟刚落,沈砚和苏清鸢己站在大雄宝殿的丹墀下。香火缭绕中,住持慧能大师正垂眸诵经,念珠在指间流转,声音沉稳如古潭。
“阿弥陀佛,”慧能大师睁开眼,目光落在沈砚手中的船桨上,微微颔首,“温先生的信,贫尼收到了。两位随我来。”
禅房雅致,案上摆着一方端砚,砚台旁压着几张宣纸,上面是用朱砂写的经文。慧能大师沏上茶,茶汤清澈,带着淡淡的兰花香:“这茶是寺后山上采的,寻常草木,却也经得住风雨。”
沈砚将船桨放在桌上,桨身的海浪纹在晨光下若隐若现。“大师,这船桨里的东西……”
“温先生早己来信说过,”慧能大师轻轻叩了叩桌面,“泉州港鱼龙混杂,官府的眼线遍布,那些账册在船上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危险。贫尼己让人在藏经阁辟了间密室,可暂存这些要紧物事。”
她引着两人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藏经阁。阁内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沉香味,书架高耸入顶,摆满了经卷典籍。慧能大师转动一尊弥勒佛的底座,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暗门——密室不大,却干燥通风,正中摆着一张紫檀木桌,桌上放着几卷《金刚经》。
“这里曾是抗元时藏过义军的檄文,”慧能大师将船桨里的账册和海图取出,小心地放在桌上,“百年前的墨迹未干,如今又要添上新的故事了。”
苏清鸢注意到墙角堆着些残破的画卷,走近一看,竟是描绘泉州港兴衰的《刺桐港图》,画中商船云集,市井繁华,笔触细腻生动。“这些画……”
“是前朝画师林文忠所绘,”慧能大师解释,“他耗时三十年,记录了港口的每一处变迁,小到街边的糖画摊,大到远洋的福船,都在画里。可惜晚年遭人诬陷,画作被搜走大半,这些是贫僧当年偷偷藏下来的。”
沈砚展开一幅残卷,画中一群挑夫正扛着香料走过码头,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旁边有个穿官服的人伸手索要贿赂,画师用极细的笔触在角落标注:“万历二十三年,关税吏索贿于胡椒商”。
“原来早有人在做我们现在做的事。”沈砚喃喃道。
慧能大师点头:“天地轮回,世事往复,可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对公道的期盼,对真相的执着。林画师当年说,他的画不是给当朝看的,是给后人看的,让他们知道这片海曾有过怎样的光明与黑暗。”
傍晚,寺里的晚课开始了,僧人们的诵经声穿过回廊,落在密室的账册上。沈砚和苏清鸢帮忙整理那些海图,忽然发现温先生在海图背面用蝇头小楷写了段话:“吾辈泛舟海上,见惯浪涛,方知最险的不是风暴,是人心。然纵有暗礁密布,总有航船愿劈开迷雾,只因彼岸有光。”
苏清鸢将这段话抄录在《大晟史》的扉页,笔尖落下时,仿佛能听见海浪拍岸的声音。
夜里,沈砚坐在禅房的窗边,看着月光洒在寺前的古榕树上,树影婆娑,像极了海面上起伏的浪涛。他忽然明白,无论是林画师的画,温先生的海图,还是他们手中的账册,都在做同一件事——把那些容易被时光淹没的痕迹刻下来,让后来者知道,曾有人为了这片土地的清明,拼过、争过、不曾放弃过。
“在想什么?”苏清鸢端来一碗热粥,轻声问。
“在想‘海月号’现在到哪了。”沈砚接过粥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也在想,等这件事了了,我们该去看看林画师画里的那些地方。”
苏清鸢笑了,眼里映着月光:“好啊,先去看糖画摊,听说泉州的糖画能画出整条商船呢。”
远处的钟楼传来三更的梆子声,沉稳而悠长。密室里的账册在月光下安静地躺着,仿佛也在积蓄力量,等待着被送到更广阔的天地。而《大晟史》的纸页间,又多了一行新的字迹,记录着开元寺的晨钟、古榕的月影,以及两个年轻人心中不灭的期盼。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