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开春新事,陌生信笺与远方邀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汐月砚”推荐阅读《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正月十五的汤圆刚下锅,墨山就来了位不速之客。是个背着行囊的书生,戴着顶旧毡帽,手里捏着封信,站在学堂门口搓着手,冻得鼻尖通红。

“敢问,这里可是沈砚先生的住处?”书生的声音带着江南口音,见沈砚点头,连忙把信递过来,“在下是苏州府衙的文书,受刑部李大人所托,给您送封信。”

沈砚接过信,信封上盖着刑部的朱印,拆开一看,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当初在京城见过的李大人——那位曾说要“死在明处”的考功司官员,如今竟调任刑部,负责江南吏治整顿。

信里说,苏州盐帮案牵扯出一批陈年旧账,其中提到二十年前墨山曾有批官粮失踪,与如今朝中一位姓魏的太傅有关。李大人恳请沈砚帮忙查证,若能找到证据,便可揭开更大的黑幕。

“李大人还说,”书生补充道,“他己派人查过,当年负责押送那批官粮的,是沈先生的父亲。”

沈砚捏着信纸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父亲?他自记事起就没见过父亲,王博士只说他父亲是个行商,在外地出了意外。原来……

苏清鸢察觉到他的异样,轻轻按住他的手背:“别急,先问问清楚。”

书生说,据卷宗记载,沈砚的父亲沈明远当年是漕运上的押粮官,二十年前奉命将一批赈灾粮运往墨山,却在途中失踪,粮船连同船员都没了踪迹,当时的案子被定性为“遇劫沉没”,草草了结。

“李大人怀疑,那批粮根本没沉,是被魏太傅私吞了,用来收买人心。”书生压低声音,“魏太傅是当今太子的老师,权势滔天,李大人不敢贸然动手,只能请您暗中查证。”

送走书生时,雪又开始下了,细细碎碎的,像撒了把盐。沈砚站在老梅树下,手里攥着那封信,心里翻江倒海。二十年前的官粮失踪案,父亲的神秘失踪,魏太傅的黑手……这些碎片拼在一起,竟指向一个他从未想过的真相。

“你想查吗?”苏清鸢走过来,给她递了件棉袄。

沈砚抬头,看见孩子们正在院子里堆雪人,小豆子拿着根树枝给雪人画眼睛,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秦船长蹲在一旁指导,周先生则在廊下晒着腊肉,油香混着雪气飘过来。

这里的安宁,是多少人用命换来的。若二十年前的黑幕不揭开,这样的安宁,或许迟早会被再次打破。

“查。”沈砚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不仅为了父亲,也为了那些本该得到赈灾粮的百姓。”

接下来的几日,沈砚翻遍了王博士留下的旧书,希望能找到些线索。周先生见他整日闷在书房,忽然想起件事:“前几年整理后山的旧仓库时,我见过个落满灰尘的木箱,上面写着‘沈’字,当时以为是杂物,就没在意,说不定……”

两人立刻往后山走。仓库是间石屋,漏风的窗户糊着层旧纸,推开吱呀作响的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周先生指着墙角的木箱:“就是那个。”

木箱上了锁,沈砚用铁棍撬开,里面铺着层油纸,裹着几本账册和一个褪色的布包。账册是二十年前的漕运记录,翻到最后一页,有几行潦草的字:“三月初七,粮船抵墨山外围,魏姓官员上船密谈,夜半闻异响,粮船被调包……”

字迹戛然而止,像是没写完。布包里是块玉佩,刻着“明远”二字,还有半张泛黄的粮船图纸,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墨山附近的一处暗河入口。

“这是……”苏清鸢指着图纸,“墨山的暗河?我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后山有暗河通向外面的大江,从来没人敢进去。”

沈砚将账册和图纸收好,心里有了个模糊的猜测:父亲当年或许发现了魏太傅的阴谋,偷偷留下了证据,粮船很可能被藏进了暗河。

回到学堂时,秦船长正围着个陌生人说话。那人穿着件黑色短打,腰间别着把弯刀,见沈砚回来,立刻拱手:“沈先生,在下是‘影’的人。”

又是“影”。沈砚心里一动。

来人说,他们查到魏太傅最近会派人来墨山,目的是寻找当年粮船的踪迹,销毁证据。“影”的人会在暗中配合,但若想找到粮船,还需沈先生亲自入暗河探查。

“暗河里有瘴气,还有暗礁,危险得很。”秦船长皱着眉,“我年轻时进去过一次,差点没出来。”

“我去。”沈砚没有犹豫,“总得有人去。”

苏清鸢看着他,眼神里有担忧,却更多的是坚定:“我跟你一起。”

周先生叹了口气,转身去翻药箱:“我这有祖传的避瘴丹,你们带上。还有这盏气死风灯,防水的,在暗河里能用。”

小豆子跑过来,把怀里的木雕老虎塞进沈砚手里:“爹说,这个能辟邪。”

沈砚握紧老虎木雕,又看了看手里的账册和图纸。他知道,这次要去的地方,比苏州的盐仓、泉州的码头都要危险。但他不能退缩——为了父亲的清白,为了那些被吞没的赈灾粮,更为了不让墨山的安宁被再次惊扰。

雪停时,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在暗河入口的藤蔓上,反射出点点金光。沈砚和苏清鸢背着行囊,站在入口前,身后是秦船长和周先生担忧的目光,还有孩子们挥着的小手。

“等我们回来吃清明粿。”沈砚笑着挥手,转身和苏清鸢走进了幽深的暗河。

潮湿的冷风扑面而来,带着泥土和水腥气。气死风灯的光照亮前方狭窄的水道,水面上漂浮着枯枝败叶,仿佛藏着无数秘密。

《大晟史》的新一页,在暗河的阴影里悄然翻开。这一次,故事里有了父亲的名字,有了二十年的谜团,还有未知的危险与真相。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炮灰后我发现历史是本烂账 http://www.220book.com/book/XT9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