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田埂边的野草长得齐膝高,后山的竹林里更是冒出了不少尖尖的春笋。苏明背着竹篓从后山回来时,篓子里装得满满当当,都是带着泥土的春笋,最大的那根足有胳膊粗,外面裹着褐黄色的笋壳,顶端还带着嫩绿的笋芽。
“姐,你看我挖的春笋!”苏明把竹篓往地上一放,额头上满是汗珠,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意,“后山竹林里多得很,我挑着大的挖了些,嫩得很。”
苏清沅蹲下身,拿起一根春笋,用手指轻轻掐了掐笋尖,能轻易掐出个印子来,果然鲜嫩。她眼睛一亮,心里立刻有了主意:“明儿真能干,这春笋新鲜得很,正好做腌笃鲜。”
“腌笃鲜?”李氏凑过来,看着那些春笋,“这名字听着稀罕,是啥做法?”家里以前吃春笋,不是首接炒就是剁成丁煮粥,从没听过这么个名字。
“是用春笋、鲜肉和咸肉一起炖的汤,”苏清沅解释道,“鲜得很,尤其是这春笋,炖在汤里又嫩又脆,带着肉香,可好吃了。”她记得苏菜里的腌笃鲜,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春笋的清鲜、鲜肉的鲜嫩和咸肉的咸鲜融合在一起,滋味层次丰富,是春日里最鲜美的滋味之一。
“咸肉咱家有!”李氏眼睛一亮,“年前腌的腊肉还剩几块,够不够?”
“够了够了,”苏清沅点头,“咸肉不用多,提味就行。”
说干就干,一家人分工合作。苏明负责把春笋外面的老壳剥掉,苏晓在旁边帮忙捡笋壳,李氏去菜窖里取咸肉,苏清沅则准备鲜肉——那是前几天苏老实去镇上卖了些杂粮换回来的五花肉,一首舍不得吃,今天特意拿了出来。
苏明剥笋的动作很熟练,他先把春笋底部的老根切掉,然后从顶端开始,一层层地剥掉笋壳,露出里面色的笋肉。新鲜的笋肉带着淡淡的清香,还沾着点的水汽。
“明儿,剥好的春笋要切成滚刀块,”苏清沅叮嘱道,“这样既能保证受热均匀,又能更好地吸收汤汁的味道。”
苏明点点头,拿起菜刀,小心翼翼地把春笋切成大小均匀的滚刀块。他的刀工虽然不如苏清沅精细,但也切得有模有样。
苏清沅把五花肉切成方块,又把咸肉用温水泡了一会儿,去掉表面的盐分,然后也切成小块。咸肉是用粗盐腌制后晒干的,颜色暗红,带着浓郁的咸香。
准备工作做好,苏清沅先把春笋块放进沸水锅里焯了一下。“春笋有点涩味,焯水能去掉涩味,吃起来更爽口。”她一边搅动着锅里的春笋,一边解释道。
焯好的春笋捞出来,用冷水过凉,沥干水分。苏清沅往砂锅里加了足量的清水,然后把五花肉和咸肉放进去,大火烧开。
“先把肉煮出香味,”苏清沅说,“等锅里的水开了,要把表面的浮沫撇掉,这样汤才清亮。”
苏明蹲在灶膛边,把火烧得旺旺的,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声响。很快,砂锅里的水就烧开了,表面浮起一层灰白色的浮沫。苏清沅用勺子轻轻把浮沫撇掉,砂锅里的汤顿时变得清亮起来,肉香也开始弥漫开来。
撇去浮沫后,她把焯好的春笋倒进去,盖上锅盖,转成小火慢慢炖。“这道菜得用小火慢炖,让肉香和笋香慢慢融在一起,”苏清沅对苏明说,“火不能太大,不然汤会熬干。”
苏明点点头,时不时往灶膛里添根柴火,控制着火候。作者“沐雪吉”推荐阅读《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李氏坐在旁边纳鞋底,苏晓则趴在桌边,看着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的泡泡,小鼻子不停地嗅着空气中越来越浓的香味。
“娘,这汤好香啊,”苏晓仰起小脸,对李氏说,“比上次的荠菜豆腐羹还香。”
李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等炖好了,让你多喝两碗。”
砂锅里的汤渐渐变成了奶白色,那是肉里的脂肪和蛋白质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散发着浓郁的肉香和春笋的清香。咸肉的咸香也慢慢渗透出来,三种香味交织在一起,勾得人食欲大开。
大概炖了一个时辰,苏清沅揭开锅盖,一股醇厚的鲜香扑面而来。砂锅里的春笋吸饱了汤汁,变得胖乎乎的,颜色也变成了淡淡的奶白色;五花肉炖得酥烂,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戳透;咸肉则带着浓郁的咸香,点缀在汤里。
“可以了,”苏清沅深吸了一口气,“这腌笃鲜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不用放太多调料,稍微加点盐提味就行。”她往锅里加了一点点盐,用勺子轻轻搅动了几下。
她把腌笃鲜盛进一个粗瓷汤盆里,端到桌子上。奶白色的汤里,漂浮着的春笋、粉红的五花肉和暗红的咸肉,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苏老实先舀了一勺汤,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醇厚的汤汁滑进喉咙,带着浓郁的肉香和春笋的清鲜,还有一丝咸肉的咸香,滋味鲜美得让人说不出话来。
“这汤……鲜得能掉眉毛!”苏老实咂咂嘴,又舀了一勺,“比啥山珍海味都好吃!”
苏明夹了一块春笋放进嘴里,牙齿轻轻一咬,春笋的脆嫩和汤汁的鲜美立刻在嘴里散开,没有一点涩味,只有满满的清香。“姐,这春笋太好吃了,又嫩又脆,还有肉香味!”
苏晓用勺子舀着汤,小口小口地喝着,小脸上满是满足:“汤汤甜甜的,肉肉烂烂的,姐姐做的腌笃鲜最好喝了!”
李氏也尝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这咸肉放得真好,一点都不咸,还把肉香和笋香都提起来了。沅丫头,你这脑子咋这么灵光呢,能想出这么好吃的做法。”
苏清沅自己也舀了一勺汤,细细品味着。春笋的清鲜、五花肉的鲜嫩、咸肉的咸鲜,完美地融合在这一碗汤里,醇厚而不腻,鲜美而不寡淡,带着春日独有的生机和暖意。这味道,虽然没有后世用高汤吊出来的那般精致,却有着最朴素、最纯粹的鲜美。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屋里,落在汤盆里,映得那奶白色的汤汁泛着淡淡的光泽。一家人喝着汤,吃着肉和春笋,偶尔说上几句话,屋子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苏清沅看着家人满足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道腌笃鲜,不仅仅是一道汤,更是她对这个季节的回应,对家人的关爱。从齐鲁大地的鲁菜雏形,到这带着苏菜风味的腌笃鲜,她的菜系之路,正在随着季节的流转,慢慢拓展。
午后,苏老实去地里侍弄庄稼,苏明把剩下的春笋剥好,切成块,用盐腌起来,说是可以保存得久一点。李氏则把汤盆里剩下的汤倒进陶罐里,说晚上热一热还能喝。苏晓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苏清沅坐在屋檐下,看着院子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随着季节的变化,还会有更多的新鲜食材出现,她可以做出更多不同风味的菜肴,让家人的餐桌越来越丰富,让这平凡的农家日子,因为这些美味而变得更加温暖和幸福。
后山的竹林里,还有更多的春笋在悄悄生长,就像苏清沅的菜系之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这碗鲜美的腌笃鲜,只是这个春天里,一个美好的注脚。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