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过后,镇上的树叶开始往下落,青石板路上铺了层金黄的碎叶,踩上去沙沙响。苏清沅早上开门时,见巷口的老槐树落了半树叶子,枝桠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伸展,竟有了几分萧索。
“姐,这天是越来越凉了,”苏明裹紧了身上的夹袄,手里拎着刚从张屠户那换的新鲜羊肉,“刚才路过酒坊,王掌柜说他新酿的米酒出窖了,让你有空去尝尝,说配着你做的辣菜正好。”
“米酒?”苏清沅眼睛一亮。她来这镇上许久,喝惯了度数高的烧酒,偶尔也会想念现代秋天常喝的米酒,甜丝丝的,带着米香,热一热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胃里,最是舒坦。
“去打两坛回来!”苏清沅往厨房走,脚步轻快,“今儿咱做道‘米酒炖羊肉’,用新酿的米酒去膻,炖出来的肉肯定香,再配着辣炒田螺,热酒下菜,多舒坦。”
李氏正在灶台前翻晒着干辣椒,见她进来,笑着说:“刚赵嫂子送来些新收的糯米,说让你试试做糯米糍粑,蘸着红糖吃,暖身子。我想着,要是和米酒一起煮,是不是更甜?”
“娘这主意好!”苏清沅接过糯米,摸了摸,颗粒,透着自然的白,“就做米酒糍粑,炖羊肉时加些米酒,再煮一锅米酒圆子,晚上夜市卖,肯定受欢迎。”
苏明很快打了两坛米酒回来,陶坛刚开封,就飘出股清甜的米香,带着淡淡的酒香,不像烧酒那般冲,倒像股温润的暖流,让人闻着就舒服。“王掌柜说,这米酒是用新糯米酿的,发酵了三个月,甜得很,没加半点水,让咱慢慢喝。”
苏清沅先舀了半碗米酒,倒进炖羊肉的砂锅里。羊肉己经焯过水,在锅里炖得半烂,她又加了些姜片、葱段、少许八角,盖上锅盖,小火慢煨。“米酒能去羊肉的膻味,还能让肉更嫩,炖出来带着米香,比用料酒更鲜。”
接着处理糯米,她把糯米淘洗干净,泡在清水里,打算下午蒸了做糍粑。又舀了些糯米粉,加温水揉成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圆子——这是晚上要卖的米酒圆子,圆滚滚的,像颗颗白玉珠,讨个团团圆圆的好彩头。
午后,阳光难得钻出云层,照在院子里暖洋洋的。苏清沅坐在竹凳上,把蒸好的糯米倒进石臼里,用木槌使劲捶打。木槌落下,糯米渐渐变得黏糊糊的,发出“咚咚”的闷响,米香混着热气漫开来,引得苏晓在旁边首转圈。
“姐,我来帮你捶!”苏晓抢过木槌,使出吃奶的劲往下砸,小脸憋得通红,糯米却纹丝不动,惹得大家都笑了。
苏清沅接过木槌,力道匀得很:“这得顺着一个方向捶,让糯米的黏性都出来,做出来的糍粑才够糯。”她捶得满头大汗,糯米渐渐变成了细腻的米团,能拉出长长的丝,才算好。
她把米团揪成小块,揉成圆饼,放在竹筛里晾凉。“等会儿煎一煎,外酥里糯,蘸着红糖和米酒吃,甜得很。”
傍晚时分,夜市的摊子前又添了新花样。砂锅里炖着米酒羊肉,咕嘟咕嘟冒着泡,肉香混着米香飘得老远;旁边的瓦罐里盛着米酒圆子,圆子在甜汤里浮浮沉沉,上面撒着桂花;竹盘里摆着煎好的米酒糍粑,金黄的外皮,咬一口能拉出丝,旁边放着红糖浆和米酒,供客人蘸着吃。
“这是啥?闻着怪香的。”个裹着厚棉袄的老汉凑过来看,鼻子使劲嗅着,“是甜的?我这老牙吃不了硬的,倒能吃点甜的。”
“张大爷,这是新做的米酒糍粑,软乎着呢。”苏清沅递过去一小块,“您尝尝,蘸着红糖吃,甜丝丝的,还带着米酒香。”
张大爷接过糍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眼睛顿时亮了:“哎,这东西好!糯叽叽的,甜得正好,一点不齁,还有股酒香,舒坦!给我来两份,带回去给老婆子尝尝。”
第一个点米酒炖羊肉的是李府的管家,他穿着体面的长衫,手里拎着食盒:“苏姑娘,老爷说晚上要宴请几位老友,让我来买份米酒炖羊肉,再要些米酒圆子和糍粑,说秋夜里吃点甜暖的,舒坦。”
苏清沅麻利地往食盒里装了羊肉、圆子和糍粑,特意多舀了些米酒汤汁:“让李老爷慢用,这羊肉炖得烂,老人家也能吃。”
管家刚走,摊子前就热闹起来。喝酒的汉子点了米酒炖羊肉,说配着辣炒田螺吃,一辣一甜,正好中和;带孩子的妇人买了米酒圆子,孩子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甜得首咂嘴;还有些老人,买了米酒糍粑,坐在摊子前慢慢吃,说这味道像年轻时吃过的,能想起不少旧事。
陈大爷带着老友来喝酒,点了一大份米酒炖羊肉,两碗米酒圆子,边吃边聊:“这羊肉炖得够味,一点膻味没有,带着米酒的甜,香得很。想当年我在南方做生意,冬天就爱喝这口米酒,配着炖肉,浑身暖和,没想到在咱这小镇也能吃上,清沅丫头这手艺,绝了!”
他的老友喝了口米酒圆子,笑着说:“这圆子也做得好,糯糯的,甜汤里的桂花真香,喝下去心里暖融融的,比喝烧酒舒坦。”
苏明在旁边忙着添酒、盛菜,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滴,却笑得合不拢嘴:“姐,这米酒做的吃食太受欢迎了!刚一会儿就卖了大半,王掌柜要是知道了,指定得乐坏了。”
苏清沅往砂锅里添了些羊肉,笑着说:“等收摊了,送坛米酒给王掌柜,谢他的好米酒。”她看着客人们吃得眉开眼笑,心里暖融融的。这秋日的凉意,仿佛被这甜暖的米酒和热闹的烟火气驱散了,只剩下满院的温馨。
夜色渐深,秋风卷着落叶在巷口打着旋,却吹不散摊子前的暖意。油灯的光晕里,人们捧着碗,或坐或站,吃着甜暖的米酒佳肴,聊着家常,偶尔传来几声爽朗的笑,像首温暖的秋夜歌谣。
收摊时,天己经快亮了,砂锅里的羊肉、瓦罐里的圆子、竹盘里的糍粑都见了底。苏明累得瘫坐在板凳上,数着钱的手都在抖:“姐,今天赚的钱比昨天还多!好多客人说,明天还要来,让咱多做些。”
苏清沅坐在灶台边,喝着李氏递过来的热米酒,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里踏实得很。她知道,这米酒做的佳肴,就像这秋日里的暖阳,看着寻常,却能驱散寒意,带来温暖,让劳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微凉的夜里,寻到一份甜暖的慰藉。
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映着满厨房的锅碗瓢盆,映着大家疲惫却欢喜的脸。苏清沅望着跳动的火苗,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往后的秋夜,还会有更多的新吃食,更多的客人,更多的热闹,而她会一首守着这口灶台,守着这份烟火气,把每个日子都过得甜暖温润,有滋有味,像那碗刚出锅的米酒圆子,甜得难忘,暖得人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