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清晨,薄雾像层轻纱笼在巷口,檐角的冰棱融化了大半,水珠顺着瓦当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湿痕。苏清沅正坐在窗边翻看着周先生送的话本,书页里夹着几张从南方传来的食谱,泛黄的宣纸上用小楷写着几道菜名,其中“清炖狮子头”五个字,让她指尖顿了顿。
“姐,这食谱上的菜看着怪复杂的,”苏明端着盆温水进来,见她对着食谱出神,凑过来看了眼,“狮子头?是用狮子肉做的?咱这镇上可没见过狮子。”
苏清沅被他逗笑,指着食谱解释:“傻小子,这是南方的名菜,用猪肉做的,把肉剁成泥,团成大丸子,炖得酥烂,因个头大如狮子的脑袋,才叫狮子头。我想着,这菜软糯鲜香,适合冬日里吃,今儿正好试试。”
李氏在灶台前熬着小米粥,闻言探过头:“用猪肉做丸子?那得多费肉。前儿张屠户送了些五花肉,肥瘦相间的,倒是适合剁馅。只是这大丸子,能炖得入味吗?”
“能,”苏清沅起身往厨房走,“这菜的关键在剁肉和火候,肉要剁得粗细均匀,炖要用小火慢煨,让汤汁慢慢渗进丸子里,吃着才香而不腻。”
她从缸里捞出块五花肉,肥瘦比例正好是三肥七瘦——做狮子头得有肥有瘦,纯瘦的发柴,太肥的腻人,三肥七瘦最是合适。她先把五花肉切成薄片,再改刀成丝,最后剁成肉糜,刀刃落下的声音均匀有力,肉糜渐渐变得细腻,却还带着些肉粒的纹理。
“不能剁太碎,”苏清沅擦了擦额角的汗,“得保留些颗粒感,吃着才有嚼头。”
剁好的肉糜放进大盆里,她往盆里加了些葱姜水——这是用葱段、姜片泡的水,既能去腥,又能让肉糜更嫩滑。再加了两勺淀粉、少许盐、胡椒粉、一勺生抽、半勺料酒,用手顺着一个方向使劲搅,首到肉糜上劲,能在手里成团。
“搅的时候得顺着一个方向,”她边搅边说,“这样肉糜才能黏在一起,炖的时候不容易散。”
李氏在旁边剥着荸荠,粉白的荸荠切成小丁,放进肉糜里:“加些荸荠能解腻,还带着点脆,我听南方来的货郎说过,他们做丸子总爱加这个。”
“娘说得对,”苏清沅把荸荠丁和肉糜搅匀,“也可以加山药或莲藕,都能让狮子头更清爽。今儿有荸荠,就用它了。”
接下来是团丸子。苏清沅舀起一大勺肉糜,放在手心,双手来回颠抛,利用惯性让丸子变得圆润紧实,每个都有拳头大小,摆在盘子里像个个小元宝。“团丸子得用力,让肉糜紧实些,炖的时候才不易散。”
她往砂锅里倒了些清水,加了几片姜、两段葱、一颗八角,水烧开后,用勺子把丸子一个个放进锅里,小火慢炖——这一步叫“汆”,能让丸子定型,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
丸子在水里慢慢浮起,表面变得光滑,苏清沅用漏勺把它们捞出来,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汆过的丸子更干净,炖出来的汤也清亮。”
重新往砂锅里倒了足量的清水,放进丸子,加了葱段、姜片、少许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煨。“这狮子头得炖两个时辰,”苏清沅往灶膛里添了些硬柴,“让丸子慢慢吸收汤汁的滋味,变得酥烂,咬一口能流汁。”
趁着炖丸子的功夫,苏清沅开始准备配菜。她把新挖的青菜洗净,菜心留着,打算等丸子炖好后放进锅里,吸足汤汁的青菜比肉还好吃。又切了些胡萝卜片,不仅增色,还能让汤里带点甜味。
一个时辰后,砂锅里的汤己经变得微微发白,丸子浮在汤里,散发着淡淡的肉香。苏清沅掀开锅盖,用筷子轻轻戳了戳丸子,己经有些软了,但还不够酥烂。她往锅里加了些生抽、少许冰糖,盖上锅盖继续炖。
“冰糖能让汤更鲜,还带着点回甘,”她解释道,“南方菜讲究‘鲜中带甜’,这点糖是关键,不能多,免得发腻。”
两个时辰后,厨房里飘出浓郁的肉香,苏清沅掀开锅盖,一股醇厚的香气涌出来——狮子头炖得圆滚滚的,表面油亮,用筷子轻轻一戳就能穿透,汤汁清亮,浮着层淡淡的油花。她把青菜心和胡萝卜片放进锅里,再炖五分钟,让菜吸收汤汁的香味。
“好了!”她用勺子把狮子头和青菜盛进白瓷碗里,浇上些汤汁,撒了点葱花,白的丸子、绿的青菜、红的胡萝卜,衬着白瓷碗,像幅素雅的画。
“我先尝尝!”苏明早就等不及了,夹起一块狮子头,吹了吹就塞进嘴里,牙齿刚碰到丸子,就觉得它酥烂得要化了,肉香混着荸荠的脆、汤汁的鲜,在嘴里散开,一点不腻,他含糊地说:“太好吃了!这比红烧肉还香!入口就化,里面还有点脆,汤汁也鲜,配着米饭能吃三大碗!”
李氏也尝了一口,连连点头:“这狮子头做得真地道,酥烂入味,鲜中带甜,一点不腻。这青菜吸了汤汁,比丸子还好吃,清清爽爽的。”
上午,周先生来串门,闻着香味就进了厨房:“清沅丫头,这是做了什么好菜?香得我在门口就挪不动脚了。”
“周先生,我学着做了道南方的清炖狮子头,您尝尝?”苏清沅给他盛了一碗,“还请您多提提意见。”
周先生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狮子头,慢慢品着,眼睛渐渐亮了:“好!好一个清炖狮子头!肉质酥烂却不散,鲜中带甜却不腻,荸荠的加入更是点睛之笔,解了肉的厚重,添了几分清爽,颇有江南菜的雅致。丫头,你这手艺,真是一点就透。”
“还是先生懂行,”苏清沅笑着说,“我也是照着食谱摸索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差在火候,”周先生放下筷子,“南方炖这菜,讲究‘文火慢煨,汤清如镜’,你这汤己经够清了,但煨的时间还能再长些,让丸子的滋味更透。不过初学就能做成这样,己是难得。”
苏清沅把他的话记在心里,打算下次再试时,多炖半个时辰。
下午,赵嫂子来借酱油,闻着香味就不走了,非要尝口狮子头。“我的娘哎,清沅妹子,你这是把肉做出花来了!”她吃着丸子,眼睛瞪得圆圆的,“这肉嫩得像豆腐,却比豆腐香,汤也鲜,我家那口子要是吃上这口,指定得天天缠着我做。”
“等过了年,我教你做,”苏清沅笑着说,“不难,就是费些功夫。”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进厨房,把灶台染成了金色。砂锅里的狮子头还剩最后两个,苏明正用汤汁泡着米饭,吃得津津有味。苏清沅坐在灶边,看着食谱上的“清炖狮子头”,又翻到下一页的“粤式烧腊”,指尖在“叉烧”二字上轻轻点了点。
“明天,试试叉烧?”她轻声念叨着,眼里闪过一丝期待。
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映着食谱上的字迹,映着满厨房的烟火气。她知道,研究南方菜的路才刚开始,就像这慢慢变暖的天气,需要耐心等待,用心琢磨,才能让这些远方的味道,在自己的灶台上生根发芽,变成属于苏记鲁味馆的独特滋味。
夜色渐浓,巷子里的灯笼又亮了起来,和白天的暖阳不同,夜晚的灯光更添了几分静谧。苏清沅收拾着灶台,心里盘算着明天要买些梅花肉,做叉烧得用带点肥的猪肉,烤出来才油润香甜。她相信,只要用心,无论南北,无论远近,好味道总能被人记住,就像这清炖狮子头,用最简单的食材,最耐心的火候,炖出的不仅是酥烂的丸子,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琢磨。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炊香记:穿越农家厨女的菜系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T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