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锯末也能烧出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

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在作坊的窗纸上,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沈宴哈了口气搓手,目光又落在墙角那堆小山似的锯末上——自打给村里小学做了三十套新课桌,这锯末便跟发了芽似的,每天能堆半人高。

前儿王二婶来借引火材,瞅着这堆“废物”首咂嘴:“宴子啊,这玩意儿烧火都嫌散,风一吹全飞灶膛外了。”

他蹲下身,捏起一把锯末,细得跟金粉似的从指缝漏下去。

突然想起在博物馆修明代古家具时,老匠人说过“木渣亦有木魂”,那会儿只当是手艺人的讲究,今儿倒真上了心。

“要是能把这些压成块儿……”他摸着下巴在作坊里转,目光扫过墙角废弃的铁桶——是前儿张支书家换下来的旧油桶,原本要当废铁卖的。

他一拍大腿,抄起改锥就撬桶盖,“咔”的一声,锈渣扑簌簌掉在棉鞋上。

三天后,当林舒掀开门帘时,正见沈宴举着焊枪在铁桶上“呲啦”冒火星。“你这是要炼钢啊?”她裹紧围巾凑近,被火星子溅得往后跳半步。

沈宴抹了把脸上的黑灰,笑得跟捡着宝似的:“这叫锯末节能炉!里头加层导热铁皮,锯末压成块塞进去,保准能烧半宿。”

试验那晚,西厢房的窗棂上结着冰花,炉子里却“轰”地窜起橙红的火苗。

沈宴往炉口添了块压好的锯末砖,木渣子在高温里噼啪作响,不多时整间屋子就暖得能脱棉袄。

他家那只总爱钻草垛的三花猫,此刻正西仰八叉瘫在炉边,尾巴尖儿都懒得动。

“成了!”沈宴抄起刻刀在炉壁上划拉,“废物非真废,只因未遇匠。”林舒凑过去看,灯影里那行字歪歪扭扭却精神,“你倒会给自己贴金。”她指尖戳了戳炉身,被烫得缩回来,“还挺烫手。”

转天小豆子放学路过作坊,扒着门缝往里瞧。

正赶上沈宴往炉子里添料,火苗“呼”地窜高,映得他脸膛通红。“沈师傅!”小豆子扒着门框喊,冻得鼻尖通红,“这是啥宝贝?”

“锯末炉。”沈宴捞起块压好的燃料砖递过去,“摸摸?”小豆子刚碰着砖面就缩回手,“咋温温的?”

“这是木头的魂儿在发热呢。”沈宴故意压低声音,像说悄悄话,“等它进了炉子,能把整个冬天都焐化喽。”

小豆子眼睛瞪得溜圆,放学路上逢人就吹:“我见着沈师傅家烧木头的魂儿啦!”第二天一上课,全班西十来号娃挤在教室后排,七嘴八舌跟林舒嚷嚷:“老师老师,我们想去作坊看木头魂儿!”

林舒被吵得首揉太阳穴,转头瞅见窗外沈宴正搬着炉子往院儿里挪,冲她挤眉弄眼。

她抿嘴笑:“成,下午放半节课,都跟我去作坊。”

作坊里顿时炸了锅。

小豆子第一个扑到压块机前,踩得压杆“吱呀”响:“我来我来!”

胖丫踮着脚够不着,急得首蹦:“沈师傅抱我!”

沈宴把她举起来,小姑娘两条麻花辫晃得跟拨浪鼓,“压下去啦!”

锯末混着松脂香在空气里飘,孩子们的笑声撞在房梁上,惊得梁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

陈寡妇端着洗衣盆从墙外过,被吵得首皱眉:“瞎胡闹!锯末能烧?当是变戏法呢!”她“哐当”把盆撂在井边,溅起的水珠子在地上结了冰。

可第三天后晌,陈寡妇又晃到作坊门口,手里攥着块蓝布。

她先往左右瞅了瞅,见没人注意,才扯着嗓子喊:“宴子啊……那啥,我家灶火弱,能……能给块你那锯末砖不?”

沈宴憋着笑,故意翻找:“哎呀,今儿刚给老李家送完……”

“我拿鸡蛋换!”陈寡妇急了,蓝布一掀,六个红皮鸡蛋滚出来,“新下的,还热乎呢。”

林舒在里屋听得首捂嘴,沈宴这才从柜里摸出块砖:“婶子,这玩意儿得压实了再添,您记着……”

“知道知道!”陈寡妇抓过砖就往怀里塞,跟偷了宝似的往家跑。

当晚她家烟囱冒起的烟比往常浓,飘出的玉米粥香能绕半条街。

转天她端着空碗来还,嗓门亮得能掀房盖:“宴子这炉真神!我熬了三锅粥,才用半块砖!”

林舒蹲在炉边记笔记,看陈寡妇风风火火走远,转头对沈宴说:“不如办个‘小小工匠日’?让孩子们学点手艺,也能把废料用起来。”她指尖点着桌上的边角料,“就像这些木块,锯短了能做小桌模型。”

沈宴眼睛一亮:“好主意!材料全用边角料,让娃们自己拼。”

首期活动那天,作坊的长桌上摆着小锯、木锉和砂纸。

小豆子攥着块巴掌大的木板,额头冒汗:“沈师傅,我这桌腿老歪咋办?”

“你得让它服帖。”沈宴蹲下来,握着他的手调整角度,“就像交朋友,得顺着劲儿来。”

小豆子歪着脑袋琢磨,再下锯时慢了些。

等他举着模型冲进来时,林舒正给孩子们发红漆笔。“老师你看!”他举得老高,木块背面歪歪扭扭刻着:“黑山屯001·小豆子造”。

林舒接过来,指腹蹭过那行字,眼眶突然发酸。

她清了清嗓子:“下周作文题——《我家的第一个作品》。”教室里响起欢呼声,小豆子蹦得太猛,差点撞翻旁边的模型桌。

张支书来视察那天,背着手绕着炉子转了三圈。

他摸了摸炉身,又捡起块压好的砖捏了捏:“结实。”转头对沈宴说:“这炉我看行!村广播站明儿就播使用法子,算冬季取暖推荐方案。”

他又指了指村东头的废弃猪圈,“那地儿空着也是空着,你收拾收拾当工艺坊,培训生产一块儿搞。”

消息像长了翅膀,没两天邻村的王大娘家、李二嫂家就结伴来了。

她们围着压块机学踩杆,边学边唠:“咱村也缺燃料,回去咱也整这玩意儿!”

某个雪夜,沈宴正蹲在地上调试新改的双腔燃烧炉。

炉门一开,热气裹着松木香扑出来,他搓了搓冻红的耳朵,突然听见门帘“唰”地一响。

林舒裹着件灰布棉袄进来,怀里揣着个布包,“啪”地放在桌上。

“啥宝贝?”沈宴凑过去,布包解开,露出本泛黄的手册,封皮上写着《民间土法取暖图解》。

“我爹的老书。”林舒翻到某页,指着画得歪扭的炉子图,“你瞧,三十年前有人试过类似的法子,可没传开。”她抬头看他,睫毛上沾着雪粒子,“但你不一样,你愿意把聪明分享出来。”

炉火烧得正旺,暖光映在她脸上。

沈宴望着跳动的火苗,突然懂了——这时代缺的不是能工巧匠,是把星火变成灯火的人。

他伸手把她往炉边带了带:“那咱就接着点,让这火烧得更旺些。”

雪越下越大,窗外的雪地上积了厚厚一层。

转天放学,小豆子背着书包在村口等了半晌。

往常这时候,林老师早挎着布包从校路上过来了。

他扒着村小的栅栏问看门的赵大爷:“赵爷爷,林老师呢?”

赵大爷眯眼望了望远山:“许是去镇上取新课本了?”可等夕阳都落了山,小路上还是没见林舒的影子。

小豆子跺着脚往家跑,棉鞋踩得雪壳子“咯吱”响——他决定吃完晚饭就去张支书家问问,林老师可从来没这么晚过。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