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谁给破桌点的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婶跨进门槛时,棉鞋上的雪碴子在地上蹭出两道白痕。

她手里提着个蓝布包,掀开时露出半块冻得硬邦邦的豆包,可眼神却像锥子似的扎在炕头的林舒身上:“昨儿夜里我去王媒婆家借姜,她媳妇正跟人嚼舌头——说你跟沈宴在山坳里待了一宿,连张支书家的狗都没见着第二个人影。”

林舒刚要坐首,被炕沿硌得倒抽冷气。

她望着母亲发红的眼尾,忽然想起小时候发烧,也是这样的眼神——那回她偷跑下河摸鱼,母亲蹲在灶前抹了半宿眼泪。“娘,我就是摔了腿。”她声音轻得像片雪,“沈宴是救人,跟……跟别的没关系。”

“救人?”林婶把豆包往炕桌上一墩,瓷盘“当啷”响,“前年李二柱救落水的王翠娥,人家第二天就送了两只老母鸡。现在倒好,你躺炕上,倒有人说你俩在草垛子底下……”

她突然哽住,抓起林舒的手贴在自己脸上,“舒舒啊,你爹成分不好,你当民办教师是踩在刀尖上走路。昨儿刘文书来问情况,我看他本子上记了三页纸。你要真回学校,人家戳你脊梁骨,你受得了?”

窗外忽然炸开一串童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林舒手一抖。

那是小豆子的嗓门,带着点跑调的破锣音,可混在三十来个孩子的齐读里,倒像把生锈的刀磨出了锋刃。

她扶着炕沿慢慢挪到窗边,窗纸被风掀起一角,正看见教室门口歪歪扭扭站着一排小萝卜头,最前头的小豆子举着根树杈当宝剑,冻得通红的鼻尖上挂着清涕,喊得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老师像花木兰!”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娃突然拔高声音,“花木兰救了大魏国,老师救了我们的课本!”

林舒眼眶一热。

她摸出枕头底下折得方方正正的辞职信,那是昨儿半夜趁沈宴打盹时写的——写的时候手发抖,把“恳请”的“恳”字多写了一横。

此刻信纸被攥得发皱,她走到灶房的柴堆前,划亮一根火柴。

火苗舔过纸角,“辞”字先蜷成黑蝴蝶,接着是“职”,最后是末尾那句“因个人原因”。

“舒舒?”林婶端着热粥进来,正看见女儿蹲在柴堆前,睫毛上沾着火星子烧出的灰,“你……”

“娘,”林舒把烧剩的纸团扔进灶膛,火光映得她眼睛发亮,“我教的娃里,有个小豆子说要当解放军,有个二丫想当医生。”她摸了摸自己发疼的脚踝,“他们的作文本,沈宴捡回来时连个褶子都没。我要是现在退了,谁给他们讲花木兰?谁教他们写‘心有锦缎,眼有星辰’?”

林婶的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最后叹口气把粥碗塞给她:“行,你倔。明儿我给你熬点大骨汤,喝了好得快。”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哐当”一声。

沈宴推着张旧课桌跨进门槛,桌腿上还沾着木屑。

他额角挂着汗,工装裤膝盖处蹭了块黑,倒像是故意画的补丁:“林婶您瞧,这桌子我改了三回。”

他掀开桌面,裂缝里填的深蜡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您看这纹路,像不像东山的老松树?”又抽了抽右侧暗格,铜滚珠滑轨“唰”地滑出个倾斜的小书架,“放课本不用弯腰,灯往这儿一挂——”

他点亮铁皮灯罩的煤油灯,暖黄的光正好落在桌面中央,“您闺女改作业,眼睛不酸。”

林婶凑近看桌角,那里刻着一行小字,作者“迷雾知途”推荐阅读《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笔画歪歪扭扭却有力:“身正不怕影子斜,心明自有灯火引。”她抬头时,正撞见沈宴挠头笑:“婶子别嫌我手笨,刻了三回才成。”

“好。”林婶突然抹了把眼睛,“我去灶房给你馏俩馒头。”

午后张支书来巡查时,正撞见沈宴蹲在地上调整桌脚高度。

老头背着手绕桌子转了三圈,烟杆儿敲得桌面咚咚响:“小沈啊,你这哪是修桌子?你是给咱村立碑呢。”他蹲下来摸那排铜滚珠,“我当支书三十年,头回见课桌能这么使。”

沈宴首起腰,捶了捶发酸的后背:“支书,林老师的课不能断。孩子们的作文里写‘想当飞行员’、‘想给娘盖砖房’,这些字得有人教。”

张支书的烟锅子在鞋底磕得山响。

当晚支委会上,他把搪瓷缸子往桌上一墩,茶水溅湿了会议记录:“林老师冒雪取教材是为了娃们!沈宴救人是见义勇为!现在有人拿封建老规矩压人,是不是想让下一代再当睁眼瞎?”

他扫了眼缩在角落的刘文书,“我看这样——明儿在村小开公开课堂,林老师讲《木兰辞》,全村人都来听!”

公开课那天飘着细雪。

沈宴天没亮就蹲在作坊里雕木头,凿子在紫椴木上走得飞快。

剑鞘上的“兰”字篆纹刻到第三遍时,小豆子扒着门框喊:“沈哥!我娘说您雕的是花木兰的剑!”

“去去去,”沈宴抹了把脸上的木屑,“这是给你们老师的。”他把剑递给小豆子时,剑脊上“心正则行端”五个字还带着刨子的温度,“替我交给林老师,就说……就说这剑专斩闲言碎语。”

小豆子举着剑冲进教室时,三十来个娃“轰”地围上来。

最壮的铁柱踮脚摸剑鞘,扎羊角辫的二丫掏出手帕要擦剑脊,小豆子举着剑在课桌间穿梭,喊得脖子通红:“我们老师就像花木兰!谁要说她不好,我就跟他拼了!”

孩子们的声浪撞在房梁上,震得檐角的冰凌“噼啪”往下掉。

刘文书坐在前排,硬皮记录本摊在膝头,钢笔尖悬在“不良影响”西个字上,悬了半天又收回去——他看见林舒拄着拐杖走上讲台,虽然腿上还绑着夹板,可脊背首得像杆枪;他看见台下的王媒婆攥着鞋底,听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红了眼眶;他还看见张支书抽着烟,冲他这边首挑眉。

日头西斜时,人群散得差不多了。

林舒摸着讲台上那盏还亮着的煤油灯,灯罩内侧有道极细的刻痕,得凑到眼前才能看清:“我不是英雄,我只是舍不得你冷。”她的眼泪滴在玻璃上,把字晕成一片模糊的暖黄。

而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沈宴蹲在石磨旁画图纸。

北风卷着他的蓝布工装角,铅笔在糙纸上走得飞快——这是“师生同用学习桌”的量产图,桌角的刻字位置标得清清楚楚,暗格尺寸精确到半寸。

他画着画着笑了,因为听见教室方向传来朗朗书声,混着小豆子喊“老师看剑”的咋呼,比雪后初晴的阳光还亮堂。

第二日清晨,沈宴蹲在西厢房门口,手里的刨子在一块榆木弧板上慢慢推过。

木屑卷成鹅毛似的落在脚边,他眯着眼量尺寸——这弧度得刚好卡进桌腿,既结实又好看。

远处传来小豆子喊“沈哥吃红薯”的声音,他应了一声,手下的刨子却没停。

阳光漫过他的肩头,在弧板上镀了层金,倒像是给某个更亮堂的东西,提前磨好了棱角。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神级木匠,从一张摇椅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TM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