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巧颜阁”吴掌柜谈妥了代卖的事,杨清婉心里那点高兴劲儿没撑过三天,就被现实泼了盆冷水。
头两天,她让春桃装作客人去铺子里转悠,回来禀报说,那几样香品孤零零地摆在角落,连个问的人都没有。吴掌柜倒是客气,说才刚摆上,不急。
可杨清婉急啊。她手头那点本钱,眼看着像雪片子见太阳,化得飞快。再不开张,别说赚钱,连下次去闻人慧那儿拿货的银子都快凑不出来了。
不能光指望“巧颜阁”这一棵树。她得另想法子。
这天,她又去了杏子巷,一是送上次卖香分成的钱——虽然少得可怜,二是想跟闻人慧商量,能不能再做点成本更低、更实惠的香品。
她把一小串铜钱放在桌上,声音有点发涩:“嬷嬷,这是上次放在‘巧颜阁’那几样香卖出去一部分的分成,您先收着。”
闻人慧瞥了一眼那串铜钱,没伸手拿,只淡淡问了句:“不好卖?”
杨清婉也没瞒着,把情况照实说了:“铺子里客人是不少,可咱们这名号太新,人家都不认识,不敢轻易买。吴掌柜说,还得再等等看。”
她顿了顿,说出自己的想法:“嬷嬷,我在想,咱们光指着铺子代卖,路子还是太窄。那些夫人小姐们用香讲究,挑拣多。咱们是不是……也做些便宜实惠的,比如驱蚊防虫的香囊,或者味道清爽、能掩盖厨房油烟气的线香?用料不用太金贵,寻常人家也买得起,走量说不定更快些。”
闻人慧听了,没立刻反对,只是皱着眉想了想:“那些东西,粗陋。”
“粗陋有粗陋的卖法,”杨清婉劝道,“咱们把方子调好点,味道弄得正些,总比市面那些劣质货强。先让更多人用上,知道‘清慧坊’这个名字,往后咱们再出精细的,人家才肯认。”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夹杂着小孩的哭闹和一个妇人焦急的安抚声。
“闻人嬷嬷!闻人嬷嬷在家吗?”妇人声音带着哭腔,拍打着院门。
杨清婉和闻人慧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闻人慧这地方,平时除了杨清婉,十天半月也难有个生人造访。
闻人慧起身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衣着朴素,怀里抱着个约莫西五岁、哭得满脸通红的小男孩,孩子额头上肿起一个大包,又红又亮。
“嬷嬷,求您给看看,我家铁蛋刚才在门口摔了一跤,磕在石头上,这包肿得吓人,哭个不停……”妇人急得额头冒汗。
闻人慧看了看那孩子的伤处,眉头微蹙:“磕碰而己,没破皮,用冷帕子敷敷就好,找我做什么?”
那妇人连忙道:“敷了,不管用!孩子还是疼得首哭。街坊都说您这儿有自己配的草药膏子,消肿止痛灵验得很,求您卖我一点吧!”
杨清婉在一旁听着,心里微微一动。她想起自己刚来时,也见过闻人慧这院子里晾晒的不少草药,原来老太太不止会制香,还懂些医理药性。
闻人慧似乎不太情愿,但看着那孩子哭得可怜,还是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小小的黑陶罐,用木片挑了点墨绿色的药膏,抹在孩子的肿包上。
说也奇怪,那药膏抹上去没多久,孩子的哭声就渐渐小了,抽抽搭搭地靠在母亲怀里,只是偶尔还委屈地哼唧两声。
那妇人千恩万谢,从怀里摸出几个铜钱要塞给闻人慧。闻人慧却摆了摆手:“不值什么,拿去吧。”
妇人过意不去,又连连道谢,这才抱着孩子走了。
关上门,闻人慧回头,看见杨清婉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嬷嬷,您这药膏……”杨清婉眼睛亮亮的,“也是您自己配的?”
“嗯,”闻人慧把药罐子放回去,语气平淡,“年轻时在宫里,跟太医署的老嬷嬷学过点皮毛,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土方子。”
“土方子有时候才顶用呢!”杨清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语气都轻快起来,“嬷嬷,您看,咱们除了香,是不是也能配点这种家常能用上的药膏、药油?比如治蚊虫叮咬的,缓解头疼脑热的?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备着点,不比香品更实用?”
她越说越觉得可行:“咱们可以做得精细点,用干净的小罐子装起来,价格定便宜些。先在杏子巷附近,跟左邻右舍说道说道,就当是……就当是积攒点人气!”
闻人慧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沉默了一会儿。她独居惯了,不太喜欢跟太多人打交道。但杨清婉的话,也确实点醒了她。光靠着制香,若是打不开局面,她和这丫头怕是都得喝西北风。做些实用的药膏,成本低,或许真是个打开局面的法子。
“……随你折腾吧。”她最终叹了口气,算是默许了,“不过,别把什么人都往我这儿引。”
“您放心!”杨清婉立刻保证,“就在巷子口摆个小摊,绝不打扰您清静!”
说干就干。杨清婉立刻拿出剩下的本钱,买了些干净的小陶罐、油纸,又根据闻人慧提供的方子,购置了相应的草药。闻人慧负责调配,杨清婉和春桃就负责分装、打包。
没两天,几种简单的药膏和驱蚊香囊就做出来了。杨清婉也没走远,就在杏子巷口,借了街坊一张废弃的小桌子,把东西摆了上去。她还用红纸写了几个大字:“清慧坊 家常药膏 驱蚊香囊”。
一开始,也没多少人问。巷子里的邻居都知道闻人慧脾气怪,对她弄出来的东西将信将疑。
转机发生在一个傍晚。巷尾住的王婆婆,做饭时不小心烫红了手背,火辣辣地疼。正好路过巷口,杨清婉见状,赶紧拿了一罐消肿止痛的药膏给她,让她先抹上,说好用再给钱。
王婆婆将信将疑地抹了。没想到,那清涼的药膏敷上去,疼痛立刻减轻了不少。第二天,她特意找来,不仅付了钱,还逢人便说闻人嬷嬷的药膏灵验。
这一下,就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
“李婶,你家小子不是总被蚊子咬吗?买两个驱蚊香囊试试?”
“张叔,您这老寒腿,试试这个活络油,晚上揉揉兴许能舒服点……”
杨清婉嘴甜,又会察言观色,见人就说,碰上实在困难的,甚至允许赊账。东西不贵,效果又实实在在,很快就在这片街坊里传开了。
虽然每样只赚一两个铜板,但架不住买的人多。不过七八天功夫,她们这小摊竟然也零零散散卖出去不少,竟也积攒下几百文钱。
看着沉甸甸的一串铜钱,春桃乐得合不拢嘴:“小姐,咱们这算不算……开张了?”
杨清婉把钱仔细收好,心里也松了口气。这点钱不多,却让她看到了另一条路。高大上的香品要走,这接地气的“烟火钱”,同样能积少成多。
她回头望了望杏子巷深处,闻人慧那安静的院落。这老太太,身上藏着的好东西,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多。
这条藏在市井巷弄里的生财小路,她算是初步趟出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TV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