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7章 杏坛春深

小说: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作者:汐月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承志堂的窗台上,那盆从京城带来的紫苏长得正旺。柳如烟用竹片搭了个小架子,让藤蔓顺着架子爬,叶片在阳光下绿得发亮。

“先生,这道题我还是不懂。”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算术本,仰着小脸看她。这是河工老张的孙女,爹娘去年在修堤时出了意外,柳如烟便把她接来义学,管吃管住,还教她读书。

柳如烟接过本子,指尖点在“鸡兔同笼”的题目上:“你看,假设笼子里全是鸡,脚就会比实际少,少的那些就是兔子多出来的脚……”她讲得慢,声音温温柔柔的,像春日的溪水。

窗外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承泽背着药箱从外面回来,衣角沾着泥点——刚去给邻村的王奶奶瞧了病,老人家咳嗽得厉害,他开了方子,又留下些自己配的枇杷膏。

“先生,”他把药箱放在桌上,从里面拿出个油纸包,“镇上李婶送的桃花酥,给孩子们当点心吧。”

柳如烟笑着接过:“又拿你的药钱换这些?”

“哪有,”承泽挠挠头,“是李婶硬塞的,说她孙子吃了我的药好多了,非要谢我。”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马蹄声。苏氏扶着萧景琰下了马,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太湖的银鱼和新摘的菱角。

“承泽,快看看你姑父,”苏氏笑着进门,“非要学年轻人骑马,结果闪了腰。”

萧景琰龇着牙首哼哼,却嘴硬:“谁说的?我这是故意试试这匹老马的性子。”

承泽连忙放下点心,拿出推拿的药膏:“姑父你坐好,我给你揉揉。”他的手法己经很熟练了,按得萧景琰首叹气:“还是我们承泽厉害,比太医院那些老顽固强多了。”

汐月砚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柳如烟去厨房忙活,苏氏跟进去帮忙。灶台上的锅里炖着鸡汤,是早上从太湖边买的老母鸡,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漫了满院。

“义学的孩子们都还好?”苏氏剥着菱角问。

“都挺好,”柳如烟往灶里添了把柴,“前几日县太爷来视察,说要给我们拨些银子,修两间新教室呢。”她顿了顿,眼里闪着光,“对了,上次你说的那本《农桑要术》,我抄了个副本,村里的婶子们都想学学怎么种高产的水稻。”

苏氏笑着点头:“回头我让景琰从京城再捎些新的农书来,还有你要的那些草药种子,他都记着呢。”

傍晚时,孩子们放学,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承泽给年纪小的孩子检查功课,柳如烟把桃花酥分给大家,苏氏和萧景琰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抢着说今日学到的字,心里暖融融的。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举着画满小人的纸跑过来,指着上面的人说:“苏奶奶,这个是你,这个是萧爷爷,这个是柳先生,这个是承泽哥哥!我们画的是全家福!”

萧景琰接过画,哈哈大笑:“我们家小老虎画得真好,就是把爷爷画得太胖啦!”

暮色渐浓,孩子们被家人接走,院子里慢慢安静下来。柳如烟端上炖好的鸡汤,银鱼炒蛋,还有蒸菱角,满满一桌子。

“敬我们的好日子。”萧景琰举起酒杯,眼里映着灯笼的光。

苏氏和柳如烟也举杯,三个杯子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杏花的影子落在窗纸上,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时光了吧——有牵挂的人,有能做的事,有温暖的烟火气,还有心底那片永远不会褪色的杏花林。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墙玉碎庶女谋功 http://www.220book.com/book/XWO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