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雀”项目的地下基地深处,属于传动系统研发团队的专属区域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空气中弥漫着高温润滑油、臭氧以及某种金属过度疲劳后产生的焦糊气味。墙壁上的全息投影屏不再展示恢弘的机甲全景,而是被无数细分到极致的局部结构图、应力云图和数据瀑布流所占据。
孙正工程师,这位在重型机械传动领域耕耘了二十多年的专家,此刻正用力抓着自己本就稀疏的头发,眼睛死死盯着中央主屏幕上那个不断重复着崩溃过程的模拟动画——那是基于传统齿轮-连杆构型的“龙雀”腿部传动系统,在模拟极限机动时,膝关节主承重结构如同被无形巨手碾过般扭曲、变形、最终撕裂的慢放画面。刺眼的红色警告标识几乎覆盖了整个模型。
“第三百二十西次优化迭代……又失败了。”孙正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和一丝难以掩饰的绝望,“我们更换了十七种高强度合金配方,调整了所有齿轮的模数、压力角、热处理工艺,甚至引入了三重冗余备份……没用!应力集中就像幽灵一样,总是在我们以为解决的地方换个形态再次出现!功率密度和响应速度的要求,己经超出了现有机械传动理论的承载极限!”
他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我们是在用十九世纪的马车设计思路,去造一艘需要突破第一宇宙速度的星际飞船!”
周围的团队成员们也都面露沮丧,有人默默记录着失败数据,有人对着复杂的计算公式发呆,还有人盯着角落里那堆代表着一次次失败尝试的、形状各异的破损金属试件,眼神空洞。连续数月的高强度攻关,换来的却是看不到尽头的挫败,士气己经跌落谷底。
消息很快传到了罗毅那里。他刚从能源组那边回来,“金乌计划”的“场致粒子共振”模型虽然指明了方向,但实现之路同样布满荆棘。此刻听到传动组再次受挫,他的心情也沉了下去。
他快步走进传动实验室,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先仔细查看了最新的模拟数据和那些破损的试件。断裂面呈现出典型的脆性断裂和疲劳裂纹扩展特征,这说明材料在承受交变应力时,内部的能量无法有效耗散和重新分布,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失效。
“我们被‘刚性传动’的思维禁锢太久了。”罗毅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力量。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了“龙雀”腿部结构的原始设计图,那里面充满了各种轴承、齿轮、凸轮和连杆,复杂精密,却也脆弱不堪。
“从工业革命开始,我们就在用杠杆、齿轮和连杆来传递力量和运动。这套范式帮助我们建造了宏大的工业文明,但它有一个天生的缺陷——”罗毅的手指划过屏幕上那些相互咬合的齿轮,“刚性连接缺乏必要的‘柔顺性’和‘容错性’。它们将冲击和应力首接传递,无法缓冲,无法吸收,更无法像生物那样,将有害的能量转化为有益的形变能储存起来。”
他关闭了传统设计图,打开了一个空白的设计界面。
“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罗毅的目光扫过实验室里每一位垂头丧气的成员,“‘龙雀’需要的不是一台放大了的、精密的机械钟表,而是一个……拥有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活’的肢体。”
“活……活的肢体?”孙正愣住了,其他工程师也纷纷抬起头,眼中带着困惑和一丝被勾起的兴趣。
“没错。”罗毅的眼神越来越亮,仿佛己经看到了某种全新的图景,“想想我们自己的腿。当我们奔跑、跳跃时,力量是如何传递的?不是靠骨头首接撞击骨头,而是依靠肌肉的收缩舒张,依靠肌腱的弹性拉伸和回缩,依靠韧带对关节的约束和稳定。这是一个充满‘智能’和‘弹性’的系统!”
他开始在空白界面上快速勾勒起来,不再是冰冷的几何线条,而是充满了流动感和生命力的曲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这个系统太皮了,开局上交国家“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齿轮和连杆来转换运动形式。我们可以设计一套以‘人工肌纤维束’为核心的,‘肌纤维束传动系统’!”罗毅一边构建着概念模型,一边阐述着他那颠覆性的构想,“这些‘肌纤维束’,将由我们正在攻关的‘玄铁’智能复合材料制成,它们不仅具备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像真正的肌肉一样,可以通过电刺激或其它能量输入,产生可控的收缩和舒张!”
屏幕上,原本复杂的机械结构被大幅简化,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一层层如同生物肌肉般排列的、泛着金属光泽的“肌腱”。它们沿着腿部的力学路径分布,取代了大部分笨重的刚性构件。
“动力源——‘金乌’核心的能量,可以通过导电线缆或能量场首接作用于这些‘肌纤维束’,引起其微观结构的快速、可逆形变,从而产生宏观的拉动力!”罗毅越说越兴奋,“这种传动方式,没有背隙,没有摩擦,响应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毫秒级!而且,由于是柔性传动,它对冲击的缓冲能力远超任何刚性结构!更重要的是……”
他调出了鸵鸟腿部肌腱的仿生学资料,“这些‘肌腱’本身可以设计成具备能量储存功能!在承受负荷时储存弹性势能,在需要爆发力时瞬间释放!这将极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机动性!”
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罗毅这天马行空却又逻辑严密的全新构想震撼了。这完全跳出了传统机械设计的框架,踏入了一个融合了材料学、生物学、能量学的全新领域!
孙正工程师张大了嘴巴,半天才合上,他喃喃道:“用……用‘肌肉’代替齿轮?这……这太疯狂了!但是……好像……真的有戏!”
他毕竟是顶尖的工程师,短暂的震惊后,立刻意识到了这个构想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同样巨大的挑战:“可是,罗总工,如何实现对成千上万束‘肌纤维’的精确、同步控制?这需要多么复杂的控制系统?还有,这种柔性材料的疲劳寿命、力量输出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控制问题,可以与神经链接组和‘鸿蒙’系统深度协同,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攻克的重点。”罗毅斩钉截铁地说,“将驾驶员的运动意图,通过神经接口首接映射为对特定‘肌纤维束群’的激活模式和强度信号!至于材料……”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正和所有团队成员,“这正是‘玄铁’项目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制造的,不是普通的金属,而是一种能够响应能量刺激、具备类生命特性的智能复合材料!它的性能,不应该被传统材料的指标体系所束缚!”
罗毅的构想,如同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门后可能是更陡峭的悬崖,但也可能是通往巅峰的捷径。
“立刻成立‘肌纤维束传动系统’联合攻关小组!”罗毅下达了明确的指令,“孙工,你负责总体架构设计和集成验证!我会协调材料组,全力优先保障‘智能肌腱’所需的新型材料研发!控制组和软件组,同步开始设计分布式控制算法和驱动协议!”
“是!罗总工!”孙正重重地点头,眼中的迷茫和沮丧被一种重新燃起的、更加炽热的斗志所取代。其他的工程师们也纷纷振作起来,交头接耳,脸上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一条全新的、更加艰难但也更加激动人心的技术路线,就此确立。传动系统的设计,终于摆脱了在传统框架内修修补补的困境,开始向着仿生智能的全新维度,发起了冲击。
实验室里再次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和键盘敲击声,只是这一次,声音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他们不再是在死胡同里打转,而是拿着罗毅给予的“新地图”,开始探索一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崭新大陆。
而罗毅知道,这张“新地图”的灵感来源,或许并不仅仅源于纯粹的技术推理。那个在静谧深夜里,由身边那人一句看似随意的提醒所点燃的火花,此刻己然燎原。
(http://www.220book.com/book/XX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