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追求的东西很多。
武功,名声,女人,钱财。
我追求的东西很怪。
我追求九个鼎。
九个据说藏着天下最大秘密的鼎。
我叫林北。
史官。
不是那种在朝堂上记录皇帝吃喝拉撒的史官。
是那种背着行囊,满天下寻找真相的野史官。
别人说我疯了。
为了九个虚无缥缈的传说,耗费一生。
我觉得他们才疯了。
活在别人编好的故事里,还自以为聪明。
九鼎。
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传为国宝。
后来,周室衰微,九鼎就没了。
有人说沉在泗水了,有人说被秦始皇熔了,还有人说被外星人带走了。
都是放屁。
我有我的线索。
祖传的残卷,加上几十年刨坟掘墓(主要是研究性发掘),蛛丝马迹拼凑起来,指向九个不同的方位。
第一鼎,在泰山脚下,被一个村子当成了腌酸菜的缸。
我找到的时候,几个大娘正围着它捞酸菜,抱怨这破缸不够深。
我花了十两银子,连哄带骗,把它“请”了出来。
擦掉污垢,鼎身上是“豫州”二字,还有古老的星图。
第二鼎,在洞庭湖底,跟一堆沉船烂泥作伴。
我雇了十几个水性好的湖匪,捞了半个月。
是“荆州”鼎,刻着鱼龙纹。
第三鼎,在昆仑雪山,被当地土人当成神物供奉。
我差点被当成亵渎神灵的异端砍了脑袋。
是“雍州”鼎,寒气逼人。
第西鼎,第五鼎……
我像个收破烂的,天南地北地跑。
沙漠,海岛,荒原,沼泽……
为了这些破铜烂铁,我差点喂了狼,淹死在海里,冻僵在雪线之上。
身上添了十几道疤,腿断过一次,中了三次剧毒,被女人骗了五次。
值得吗?
有时候我也问自己。
看着那些斑驳的鼎身,模糊的刻痕,还有那些完全看不懂的,疑似上古文字的符号。
我也不知道。
二十年。
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风尘仆仆、一脸褶子的中年。
找到了八个鼎。
“豫、荆、雍、梁、扬、徐、青、冀”。
只剩下最后一个,“兖州”鼎。
线索指向我的家乡。
一个不起眼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村。
这很讽刺。
我绕了天下一个大圈,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我回到了那个我出生的地方。
村子没什么变化。
穷,破,安静得像口棺材。
村口的祠堂,还是那么破败。
据说是明朝建的,几百年了,摇摇欲坠。
最后一个鼎,会在哪儿?
我把村子翻了个底朝天。
井底,山洞,甚至连村长的床底下都看了。
没有。
难道线索错了?
我坐在祠堂门口,看着夕阳,有点绝望。
二十年心血,难道要功亏一篑?
一个放牛娃路过,看着我,怯生生地说:
“林叔,你找什么东西吗?”
“找个鼎,跟你说了也不懂。”
“鼎?是不是那个垫在祠堂门槛下面的石头?圆圆的,上面还有字?”
我猛地跳起来!
冲进祠堂!
果然!
祠堂那破旧不堪的木门槛下,为了找平,垫着一块沾满泥土、布满磨损痕迹的……青铜!
我颤抖着手,扒开泥土,清理污垢。
“兖州”!
是它!
最后一个鼎!
它就在这里,在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被千人踩,万人踏,垫了几百年的门槛!
像个最卑贱的垫脚石!
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小心翼翼,把它挖了出来。
擦干净。
九个鼎,终于凑齐了!
我把它们按照九州方位,摆在祠堂前的空地上。
夕阳的余晖照在斑驳的鼎身上,泛着古老的光。
村民们围过来,指指点点,不明白我这个“疯子”在干什么。
我也不明白。
但我感觉,秘密就要揭开了。
九个鼎凑在一起,鼎身上的刻痕,似乎产生了某种共鸣。
发出低沉的,几乎听不见的嗡鸣。
那些原本杂乱的符号,在夕阳特定角度的照射下,竟然投射在地上,组成了一副复杂的……图案?
不,不是图案。
是某种……结构图?
还有密密麻麻的,更小的符号。
我凑近了,仔细辨认。
那些符号,根本不是甲骨文,也不是任何一种己知的古文字。
它们更像是一种……数学公式?
极其复杂,充满了各种我完全看不懂的运算符和变量。
而在这些公式的最下方,有一行我能看懂的小字,用的是最标准的馆阁体:
“现实稳定锚——节点九。维护员编号:林北。如遇认知崩溃,请重启。”
我站在原地。
看着那行字。
看着地上那由九个鼎投影出的,冰冷、精确、非自然的“结构图”。
看着周围那些茫然、麻木的村民。
看着这个我生活了十几年,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此刻却显得无比陌生的村庄。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所以,
我耗费二十年,
跑遍天下,
找到的这九个传国重器,
这象征着九州一统的至高权力象征,
他妈的是个……
路由器?!
还是个带维护员的?!
维护员也叫林北?!
这历史,
真他娘的,
信号不好。
(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九号秘事之林北的江湖(http://www.220book.com/book/XXV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