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七章:四合院的日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的北平,连胡同里的风都带着股硝烟味。孟明漪攥着沈砚青给的通行证——一张印着“良民”二字的粗纸,藏在灰布短衫的衣襟下,沿着墙根往东西八条走时,每一步都踩得格外轻。煤棚里的粮食快见底了,更重要的是,她想起母亲藏在西合院西厢房樟木箱里的首饰盒——里面有母亲的陪嫁银镯,还有父亲的毛笔,那是孟家最后的念想,她想把它们拿回来,哪怕再危险 。

东西八条胡同比琉璃厂更冷清,原本熟悉的门墩、砖墙,如今都变了模样。有的院门挂着“日军驻屯处”的木牌,有的墙面上贴着“中日亲善”的标语,红漆字歪歪扭扭,像一道道丑陋的伤疤。孟明漪小时候常玩的胡同口老槐树,树干上被刻了个“日”字,刀痕很深,露出里面的木质,看着让人心疼 。

她贴着槐树的阴影往前挪,离孟家西合院还有五十步时,脚步突然顿住——西合院朱漆大门前,站着两个穿卡其色军装的日本兵,枪托杵在青石板上,刺刀闪着冷光。原本挂在门楣上的“孟府”木牌,被扔在门旁的垃圾堆里,漆皮剥落,上面还沾着鞋印。院里传来刺耳的笑声,是日军的说话声,夹杂着酒杯碰撞的脆响,透过半开的门缝飘出来,撞在孟明漪的心上,疼得她攥紧了拳头 。

这是她住了十几年的家啊。以前的这个时辰,父亲该在西厢房写毛笔字,墨香从窗缝里飘出来;母亲在院里的石榴树下晾旗装,银质的缠枝扣在阳光下闪着光;她放学回来,会先跑到厨房找张妈要糖糕,石榴树的影子落在青石板上,晃悠悠的,满是烟火气。可现在,她的家变成了日军的据点,她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

孟明漪赶紧躲到槐树后,把身子缩得更紧,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掉,砸在衣襟的通行证上,把“良民”二字洇得模糊。她想起父亲教她写毛笔字时说的“字要写正,人要站首”,想起母亲把银镯戴在她手腕上时说的“这是孟家的念想,要好好守着”,可现在,家没了,那些念想,还能守得住吗 ?

“喂!那边的!站住!干什么的!” 突然,一个粗哑的声音传来,带着生硬的中文。孟明漪心里一慌,抬头就看见门口的一个日本兵正举着枪朝她这边喊,另一个日本兵己经迈开步子,朝槐树这边走过来。她甚至能看清日本兵军靴上的泥垢,是从北平的青石板上沾的,是从她家门口的台阶上沾的 。

“跑!” 脑海里只有这一个念头。孟明漪转身就往胡同深处跑,灰布短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怀里的通行证硌得胸口发疼。她从小在这胡同里长大,哪条巷子里有拐角,哪道墙后有窄门,她都清清楚楚——东西八条的“死胡同”其实有个隐蔽的窄口,能通到相邻的胡同,是她小时候和伙伴们捉迷藏发现的 。

身后的枪声“砰”地响了一声,子弹擦着她的耳边飞过,打在旁边的砖墙上,溅起的碎渣落在她的头发上。日本兵的喊叫声越来越近,皮靴踩在青石板上的“咚咚”声,像催命的鼓点,追得她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她不敢回头,拼尽全力往窄口跑,膝盖被墙角磕破了,火辣辣地疼,却连停下来揉一下的时间都没有 。

胡吉拍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终于,她钻进了那个窄口——只有半人宽,仅容一个人侧身通过。她扶着墙,喘着粗气,听见日本兵的喊叫声在胡同口停了下来,接着是叽里呱啦的日文争吵,大概是在骂她跑了。过了好一会儿,外面的声音渐渐远去,孟明漪才顺着墙滑坐在地上,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冷汗把短衫浸湿,贴在背上,又冷又黏 。

她缓了半天才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往煤渣胡同走。膝盖的伤口渗出血,把灰布裤腿染了块深色,怀里的通行证被揉得不成样子,可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还好……还好没被抓住,还好能回去见母亲、见街坊们 。

回到煤棚时,天己经擦黑了。沈砚青正站在棚门口张望,看见她浑身是伤、狼狈不堪的样子,赶紧扶她进来:“明漪,你去哪了?我们都快急死了!” 孟明漪刚走进棚子,看见母亲周玉茹担忧的眼神,所有的坚强瞬间崩塌,她扑进母亲怀里,放声大哭:“娘……我们的家……被日本人占了……门口有日本兵,院里全是他们的笑声……我们的家没了 !”

周玉茹抱着女儿,眼泪也止不住地掉,她轻轻拍着孟明漪的背,声音哽咽:“没事……没事……家没了,我们人还在,只要人在,以后还能有家……” 张姐递过来一块干净的布,帮孟明漪擦脸上的眼泪和尘土;赵阿姨蹲下来,小心翼翼地卷起她的裤腿,用清水帮她清洗膝盖的伤口,小玲站在一旁,把自己的布娃娃递过来:“明漪姐姐,你别难过,娃娃给你抱 。”

沈砚青站在一旁,看着哭成一团的母女,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他知道孟家西合院对她们的意义,那是她们在北平的根。他走到孟明漪身边,递过去一杯热水:“明漪,别太难过。西合院被占了,但我们还有煤棚,还有彼此,还有那些藏起来的念想——你爹的朝珠、李叔的古玩、王大爷的城砖,只要这些还在,我们就有夺回家园的一天 。”

王大爷摸了摸脚边的城砖布包,叹了口气,却语气坚定:“明漪,你做得对,没被抓住就好。当年我当兵时,部队撤退,也是把营地丢了,但只要人在,就能再打回来。咱们现在也是,只要活着,只要守住念想,等抗日的队伍打回来,咱们就能把西合院夺回来,就能重新住进去 。”

孟明漪接过热水,暖意在手心散开,渐渐传到心口。她看着棚里的街坊们——母亲眼里的心疼、张姐手里的布、赵阿姨的清水、小玲的布娃娃、沈砚青的坚定、王大爷的城砖,突然明白,家不止是西合院的朱漆大门和石榴树,更是身边这些互相牵挂、彼此守护的人。她攥紧手里的水杯,擦干眼泪,眼神渐渐坚定:“对,我们人还在,念想还在,一定能把家夺回来,一定能把日本人赶跑 。”

夜深了,煤棚里的煤油灯又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映着每个人的脸。孟明漪靠在母亲身边,膝盖的伤口还在疼,可心里却踏实了些。她摸了摸怀里皱巴巴的通行证,又摸了摸贴身藏着的钢笔——那是沈砚青送的,笔帽上的“北平”二字依旧清晰。她知道,往后的日子会更难,但只要他们还在一起,还守着那些念想,就一定能等到光明的那天,一定能重新站在东西八条的西合院门口,推开那扇朱漆大门,找回属于他们的家 。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