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五章:中秋的思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民国二十九年的中秋,北平的月亮悬在天上,亮得发冷。煤棚的破布帘被风掀起一角,月光漏进来,落在堆在角落的城砖上,泛着青灰色的霜光,像极了这三年来,北平人心里的滋味——凉,却又带着点不肯冻透的韧 。

孟明漪裹紧身上打了三层补丁的灰布短衫,手里攥着支钢笔,笔帽上的“北平”二字被得发亮,是沈砚青三年前送她的那支。煤棚里静悄悄的,只有王大爷的旱烟袋偶尔“吧嗒”响一声,还有小桃和小玲压抑的呼吸声——两个孩子早就饿了,却懂事地没喊,只是盯着张姐手里的油纸包,眼里闪着光 。

张姐小心翼翼地打开油纸包,里面躺着块巴掌大的五仁月饼,饼皮上的花纹己经被压得模糊,边缘还沾着点油纸的毛边。这是她用攒了半个月的配给证,跟粮行的老掌柜换的——老掌柜念她带着孩子不容易,偷偷多给了半勺糖霜,让月饼能甜些。“就这一块,咱们分着吃,都尝尝中秋的味 。” 张姐的声音很轻,把月饼放在块磨平的石片上,那是王大爷捡来当“桌子”用的,石面上还留着城砖的刻痕 。

王大爷摸出怀里的修笔刀——是孟父给他磨尖的,用来切月饼正合适。他眯着眼,把月饼仔细切成六份,小桃和小玲的两份,特意往糖霜多的地方切,颤着布满老茧的手递过去:“快吃,沾了月光的月饼,甜。” 小桃接过月饼,先凑到张姐嘴边:“娘,你先吃,你好久没吃糖了 。” 小玲也学着她的样子,把月饼递到赵阿姨面前:“娘,你吃,我不饿 。”

赵阿姨的眼泪突然掉下来,落在小玲的手背上,凉丝丝的。她接过月饼,却没吃,放在鼻尖闻了闻——是北平的五仁香,可鼻腔里却先冒出东北老家的黏豆包味。三年前的中秋,她还在东北的小院里,男人把小玲举在肩头,看院里晒的玉米棒子,她在灶房煮黏豆包,蒸汽裹着甜香,飘满整个院子。可现在,男人留在东北打游击,杳无音信;她和小玲躲在煤棚里,连块完整的月饼都吃不上。“我想我老家的月亮了,” 她的声音哽咽,摸了摸怀里小玲的布娃娃——娃娃肚子里还藏着半张1937年的抗日传单,是沈砚青当年送的,“不知道小玲的爸爸怎么样了,能不能看见这轮月亮,能不能吃上口热乎的黏豆包 。”

王大爷抽了口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在月光下闪了闪。他把自己的月饼往赵阿姨和孟明漪面前推了推,目光落在脚边的城砖布包上——三年了,他捡的城砖越来越多,布包换了三个,却还没等到砌花坛的那天。“会看见的,” 他的声音带着烟嗓,却格外坚定,“你男人在东北打游击,肯定能看见这月亮;咱们也能等到赶走日本人的那天,到时候回杂院,用这些城砖砌花坛,种上月季,你再给我们煮东北的黏豆包,过个安稳的中秋 。”

孟明漪手里的钢笔攥得更紧了,指尖触到笔帽上的“北平”,心里的牵挂像潮水般涌上来。沈砚青傍晚时就出去了,背着装满传单的布包,说要去前门和西单贴——今夜的月亮亮,能照清墙上的贴痕,却也让日军的巡逻队更容易发现人。她站在煤棚口送他时,他笑着说“放心,我熟路,贴完就回来吃月饼”,可现在,月饼都分完了,他还没回来 。

她摸了摸贴身的绣帕,是前几天赶绣的,帕子中央绣着轮圆月,月下是杂院的老椿树,树底下堆着王大爷的城砖,小桃和小玲举着糖糕跑——是她记忆里最暖的中秋模样。她原本想等沈砚青回来,把帕子给他,让他贴传单时揣在怀里,像揣着点暖。可现在,帕子还在她怀里,沈砚青却还在外面,她总忍不住竖起耳朵,怕听见远处传来枪声,怕那笑声是最后一句告别 。

“明漪,别担心,沈记者机灵,肯定能平安回来 。” 孟父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他的修笔工具还在身边的木盒里,虽然修笔铺关了,却总把工具磨得发亮,说“等胜利了,铺子还能开”。他看着女儿手里的钢笔,又看了看她怀里的绣帕,心里清楚,女儿的牵挂,都在那个敢拼敢闯的记者身上 。

风又掀起布帘,远处传来日军巡逻队的皮靴声,“咚咚”地响,压过了煤棚里的呼吸声。大家赶紧屏住气,张姐把小桃和小玲搂进怀里,赵阿姨攥紧了布娃娃,王大爷把旱烟袋揣进怀里——首到皮靴声走远,才敢慢慢松口气 。

就在这时,布帘被轻轻掀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钻了进来,身上沾着尘土,却笑着举起手里的油纸包:“我回来了!老掌柜多给了我半块月饼,咱们加菜 。” 是沈砚青!他的中山装袖口磨破了,裤腿上沾着墙灰,却眼里闪着光,把油纸包递过来——里面是半块带着温度的豆沙月饼,是他贴完传单,在胡同口的老铺子买的,掌柜的偷偷塞给他的 。

孟明漪赶紧站起来,帮他拍掉身上的灰,指尖触到他胳膊上的擦伤(是贴传单时被墙根的铁丝划的),却没敢问,只是把怀里的绣帕递过去:“给你,我绣的中秋月亮,你以后出去,带着它 。” 沈砚青接过帕子,展开看了看,笑着把它叠好,放进贴身的衣兜:“好看,比天上的月亮还暖。等胜利了,咱们就回杂院,照着帕子上的模样,过中秋 。”

王大爷把半块豆沙月饼切成西份,分给孟父、孟明漪、赵阿姨和张姐,自己和孩子们吃之前的五仁碎块。月光透过布帘的缝隙,落在每个人手里的月饼上,落在沈砚青衣兜的绣帕上,落在王大爷的城砖上,落在赵阿姨的布娃娃上——虽然简陋,却暖得让人鼻头发酸 。

煤棚里静了下来,只有咀嚼月饼的轻响,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巡逻队脚步声。孟明漪靠在沈砚青身边,手里攥着他送的钢笔,衣兜里揣着他带回来的豆沙月饼碎屑,心里突然踏实了。她知道,这中秋很冷,这日子很难,可只要他们还在一起,还能分一块月饼,还能互相牵挂,还能守着心里的念想,就一定能等到月亮变暖的那天,等到北平恢复模样的那天 。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