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八章:旗袍与钢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民国十三年初冬的阳光,落在琉璃厂的青石板路上,暖得发淡。孟明漪穿着改好的青灰色旗袍,踩着晨光走进聚宝阁时,李叔正蹲在柜台后,用软布擦一个珐琅鼻烟壶,抬头瞥见她,手里的布顿了顿,笑着点头:“这旗袍改得好,领口收得窄,裙摆裁得短,比你之前穿的旗装利落多了,擦柜台、搬物件都不绊手。”

孟明漪低头拽了拽旗袍的下摆,刚过膝盖的长度,走路时不会扫到地上的杂物。她摸了摸衣襟上的铜扣,是母亲用旧旗装的银扣熔了重铸的,小而圆,不像以前的银质缠枝扣那样繁复。“我娘说,古玩店人来人往,穿利落点好。”她边说边走到前柜,拿起干布,学着李叔的样子擦玻璃柜,旗袍的袖口刚好挽到小臂,露出的手腕细而稳,擦过玻璃上的灰尘时,比穿旗装时灵活多了 。

上午的客人不算多,大多是来买洋货的学生,指着玻璃柜里的铁皮铅笔盒、印着洋文的笔记本问价。孟明漪站在柜台后,一一应答,声音比刚来时稳了不少。有个穿中山装的学生,买了支钢笔,临走时问她:“同学,你知道《北平民报》的‘市民专栏’吗?最近写拆城墙的文章,写得特别好。”孟明漪愣了愣,想起沈砚青的专栏,轻轻点头:“知道,我看过。”学生眼睛一亮:“那篇里写的‘城墙记日子’,说得真对!我爷爷也常跟我讲城墙的故事。”

中午休息时,孟明漪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聚宝阁门口的台阶上晒太阳。琉璃厂的街面上,穿中山装的学生三三两两走过,手里揣着新买来的钢笔;挑着担子的小贩叫卖着“洋胰子”,担子上的铁皮盒在阳光下闪着光;还有穿旗装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逛着,路过古玩店时,会停下来看一眼柜台里的老物件,眼神里带着点怅然。她从布包里掏出母亲给她准备的粗粮饼,刚咬了一口,就听见熟悉的脚步声——沈砚青穿着藏青色中山装,手里攥着个纸包,快步朝这边走来 。

“孟明漪?你在休息?” 沈砚青在她身边停下,额角带着点薄汗,显然是刚跑完新闻。他打开手里的纸包,里面是一支黑色钢笔,笔身光滑,笔帽上用细刀刻着“北平”两个小字,字体工整,是他自己刻的。“上次采访你,你说的‘城墙记日子’,帮我把专栏撑起来了,很多读者都写信说,看到这句话想起家里老人讲的故事。”他把钢笔递过去,语气很自然,“这支笔送你,你在古玩店记物件、记价格,用得上。”

孟明漪慌忙站起来,手里的粗粮饼差点掉在地上。她看着那支钢笔,黑色的笔身比父亲的毛笔细,握在手里应该很轻,不像毛笔那样要悬腕发力。“我……我不用记东西,李叔有账本,我只要跟着学认物件就行。”她往后退了半步,想把钢笔推回去,沈砚青却往后一躲,笑着说:“我还有一支,是报社发的,这支是我自己买的,你拿着。说不定以后你想记点什么——比如哪件古玩的故事,哪块城砖的刻痕,都能用它写下来。”

他的话让孟明漪想起西厢房书桌里的祖产账本,父亲用小楷写的字,作者“胡吉拍”推荐阅读《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一笔一画都透着稳重;想起爷爷教她写毛笔字时,握着她的手说“字要写得正,人要站得首”。她犹豫了几秒,还是伸出手,轻轻接过钢笔。笔身带着沈砚青手心的温度,传到她的指尖,和毛笔的温润触感完全不同——毛笔是暖的、沉的,像西合院的青砖;钢笔是凉的、轻的,像琉璃厂街面上的洋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

“你试着握握,” 沈砚青见她攥着笔身发愣,轻声提醒,“握钢笔不用悬腕,手指搭在笔杆上就行,比写毛笔省力。” 孟明漪照着他说的,把钢笔握在手里,指尖搭在笔帽的“北平”二字上,突然觉得,这两个小字像个小小的锚,把她飘着的心思,轻轻定在了杂院的炊烟、古玩店的珐琅、城墙的碎砖上——这些都是北平的印记,不管是用毛笔写,还是用钢笔记,都得留下来 。

“沈记者,你又来拍古玩店?” 李叔的声音从店里传来,他靠在门框上抽烟,看着两人手里的钢笔,笑着说,“明漪这丫头,以前在家练毛笔字,写得可好看了,现在有了钢笔,正好学学新写法。” 沈砚青点头:“钢笔写得快,适合记东西,她认古玩认得多,记下来,以后也是北平的一份念想。”

孟明漪把钢笔小心翼翼地放进旗袍内侧的衣兜——那里贴着心口,能感受到笔身的温度。她抬头看向街面,阳光正好落在“聚宝阁”的招牌上,烫金的大字在光里显得柔和了些。穿中山装的学生还在逛,穿旗装的老人己经走远,挑担子的小贩吆喝着拐进了胡同,钢笔在衣兜里轻轻贴着心口,像一个小小的约定,让她觉得,哪怕日子变了样,那些该记下来的东西,总能找到方式留住 。

下午收工时,孟明漪摸着装钢笔的衣兜,脚步比平时轻快。路过修笔铺时,父亲孟昭庭正蹲在门口,给一个学生修钢笔,指尖捏着小镊子,小心翼翼地调整笔尖。“爹,我回来了。”她走过去,父亲抬头,看见她手里空着,笑着问:“今天学了什么新物件?” 孟明漪没说话,只是从衣兜里掏出那支黑色钢笔,递到父亲面前。

孟昭庭放下手里的活,接过钢笔,指尖在“北平”二字上轻轻。他以前只写毛笔,很少碰钢笔,却还是仔细看了看笔尖:“这支笔不错,笔尖磨得很细,写出来的字不会洇纸。” 他把钢笔还给女儿,眼里带着点笑意,“你要是想学写钢笔字,晚上我教你,虽然钢笔和毛笔不一样,但字的道理是相通的——不管用什么写,都要把心意写进去。”

孟明漪攥着钢笔,跟在父亲身后往杂院走。暮色里,琉璃厂的街灯一盏盏亮起来,昏黄的光落在青石板路上,映着父女俩的影子。她摸了摸衣兜里的钢笔,又想起母亲改好的旗袍,突然觉得,旧的日子虽然像旗装一样被裁改了,但新的日子里,有钢笔的轻、旗袍的利落,还有父亲的话,这些都能让她稳稳地,跟着北平的变化,一步步走下去 。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北平往事,烽火未许换年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XXX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