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夏夜清凉,文殊师利在般若堂中静坐,慧眼观照法界缘起。此刻,过去七佛中第西佛——拘留孙佛的得度因缘,如莲花般在时光的长河中徐徐绽放。
五十六劫前,有国名安乐,人寿五万岁。国王太子名拘尸,聪慧仁慈,却深陷宫廷富贵,虽偶闻佛法,然心难真切,总以为来日方长。
文殊师利观此因缘,化现为一位云游神医,至安乐国都。时值瘟疫流行,百姓死伤无数,连王室亦不能免。拘尸太子亲眼目睹宠爱的幼妹在怀中夭亡,悲痛欲绝。
"殿下,生死无常,何必过于悲伤?"神医不知何时出现在太子身侧。
太子抬头,见来人目光深邃如古井,不由心生敬畏:"神医有所不知,小妹年方七岁,天真烂漫,何故遭此厄运?"
神医取出一面古镜:"殿下可观此镜。"
镜中显现太子前世因果:原来幼妹前世为太子所害,今生讨债而来。太子震惊不己,冷汗涔涔。
"因果循环,如影随形。"神医轻叹,"殿下若再沉溺富贵,不知修行,来世又将如何?"
太子如醍醐灌顶,当即舍弃王位,随神医出家修行。然而修行路上,太子又生懈怠,总觉时日尚多,不必精进。
一夜,神医带太子至坟场观尸。月下尸身腐烂,白骨暴露。
"此尸昨日如殿下般鲜活,今日安在?"神医问。
太子战栗不己。
神医又以神通令太子见自己死后情景:尸身腐烂,群鸦啄食,昔日荣华如过眼云烟。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殿下还要等待何时?"
太子彻底醒悟,精进修行,终成拘留孙佛。成佛时感言:"若无文殊师利示现无常,我终被生死流转。"
时光流转,文殊师利在五台山知拘留孙佛教化将毕,再现神通至其净土。拘留孙佛见文殊来,率众恭迎。
"恩师来矣!当年坟场点拨,恩德难忘。"
文殊师利微笑:"汝今成佛,当知无常即常,生死即涅槃。"
法会中,有菩萨问:"既知无常,如何安心?"
文殊师利答:"知无常故,不执常乐;不执故,心得自在。"
拘留孙佛补充:"我昔贪著寿命,幸得恩师示现无常,方得解脱。"
文殊师利又说:"末法众生,多贪长寿,不知念念无常。当观呼吸往来,知生命在呼吸之间。"
返回五台山后,文殊师利集众开示:"拘留孙佛因悟无常而成道,汝等当知:生死事大,当勤精进。日常中如何观无常?"
一僧问:"平淡日子,如何起无常观?"
文殊师利示以晨扫:"扫落叶时,知叶枯荣;见日出时,知光逝速。念念观察,即是功夫。"
自此,五台山修行者常在日常生活中观修无常,道业更显精进。
文殊师利观此因缘己了,知下一尊拘那含牟尼佛的得度因缘即将成熟。每一尊佛的成就之路,都是对治不同执着的修行历程,这正是文殊师利作为七佛之师的殊胜使命。
夜色渐深,五台山的钟声再次响起,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在提醒着修行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