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迦叶佛得授记往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五台山的秋叶泛黄,文殊师利在落英缤纷的菩提树下静坐,心神沉入时光深处。过去七佛中的第六尊——迦叶佛的授记因缘,如一幅古老的卷轴在眼前展开。

那是在贤劫之初,人寿两万岁时。有山野樵夫名大龟,目不识丁,每日唯知砍柴度日,虽心地纯善,却愚钝不堪,连最简单的佛偈也记不住。

文殊师利观此樵夫虽愚钝,却有一颗金子般的诚心。每日砍柴时,见花开花落会流泪,见鸟兽生死会叹息,这份质朴的慈悲,正是成佛的种子。

一日,文殊师利率众菩萨路过樵夫所在的山林,现比丘相而至。樵夫正对着一只死去的野兔哭泣,见僧人来,慌忙擦泪行礼。

"施主为何悲伤?"文殊师利温言问道。

"这兔子昨日还活蹦乱跳,今日就死了。生命为何如此脆弱?"樵夫哽咽道。

文殊师利点头:"施主能感众生苦,实是善根深厚。可愿学佛法?"

樵夫惶恐摇头:"我太笨了,记不住经文。"

"佛法不在文字。"文殊师利拾起一片落叶,"你看这叶脉,可见佛法;听这溪声,可闻真谛。"

于是文殊师利教樵夫最简单的修行:砍柴时专注当下,挑水时心无杂念。樵夫虽不懂深奥义理,却老实依教奉行。

三年后,樵夫心地愈发清净。文殊师利知其机缘成熟,便带他至竹林精舍,参加法会。会上,文殊师利突然指向樵夫:

"汝等莫轻此人。此人于未来劫,当得成佛,号迦叶如来。"

众皆惊疑:一个不识字的樵夫,何以堪受佛记?

文殊师利解释:"成佛不在学识,而在真心。此人心地纯净,慈悲天然,正是如来种子。"

樵夫闻言,涕泪交流,当下证得无生法忍。后经修行,果然成就迦叶佛。

在迦叶佛教化末期,文殊师利再现其土。迦叶佛见恩师来,率弟子恭迎。

"当年山林中,若无恩师指点,我终是愚钝樵夫。"迦叶佛顶礼感念。

文殊师利扶起:"汝今成佛,当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

法会中,有弟子问:"不识文字,如何解深法?"

文殊师利答:"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会此意,文字何用?"

迦叶佛补充:"我昔为樵夫时,但知砍柴是禅,挑水是道。真心一处,无处不是佛法。"

文殊师利最后开示:"末法众生,执着文字,以多知为胜。当知真心朴实最可贵。"

返回五台山后,文殊师利以此因缘教导弟子:"迦叶佛因质朴心而成道。汝等学佛,不在博学多闻,而在返朴归真。"

一僧问:"如何是返朴归真?"

文殊师利示以日常:"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心无旁骛,即是功夫。"

自此,五台山修行者不再追求玄妙,而是在平常心中体悟真谛。道风更显朴实天然。

月色如水,文殊师利遥望星空,知第七尊佛——释迦牟尼佛的得度因缘即将显现。七佛之师的使命,即将圆满。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