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晨雾尚未散尽,文殊师利在曼殊院中静坐,忽见东南方海天交际处,有紫金色光芒隐隐涌动。菩萨慧眼观照,知是《法华经》中龙女成佛的殊胜因缘即将重演,此番当在五台山示现,为末法众生再演顿悟法门。
这日正是朔望之日,西方僧众齐聚五台山听法。大显通寺内,文殊师利升座宣讲《妙法莲华经》。当说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时,座中忽有质疑之声。
一位从摩揭陀国远道而来的长老起身,此人精研佛法五十载,以博学多闻著称:"菩萨所言,贫僧有所不解。经中常说成佛需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何以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此非与经典相违?"
话音未落,又有一位小乘比丘附和:"确是如此。我等修行,持戒精进,尚觉道业难成。若说凡夫即身成佛,岂非轻蔑修行?"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天空忽然祥云缭绕,香气西溢。但见一位八岁龙女,身着白衣,手持宝珠,从东海踏浪而来。其形貌端庄,步履轻盈,所过之处,莲花涌地。
龙女至法座前,向文殊师利顶礼:"弟子依菩萨教诲,今己成就。"
文殊师利微笑颔首,转向大众:"此龙女年方八岁,修行未久,今欲即身成佛,汝等可信?"
众皆哗然。摩揭陀长老摇头:"女身垢秽,尚且不能成佛,何况畜生道之龙女?且年方八岁,智慧未开,如何即身成佛?"
小乘比丘亦道:"佛道长远,需久经劫数。童子戏言,岂可当真?"
龙女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颗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奉与文殊师利:"以此宝珠供佛,可能即身成佛否?"
文殊师利受珠:"如是即身。"
说时迟那时快,龙女忽然化作男子身,具足菩萨三十二相,坐宝莲华,往南方无垢世界即身成佛,为众生说法。
顷刻之间,完成从龙女到成佛的全部过程。
全场愕然,先前质疑的长老与比丘,目瞪口呆,汗流浃背。
文殊师利这才向众开示:"汝等执着时间长短,分别男女净秽,故不见即身成佛之理。龙女己证无生法忍,超越时间,何有劫数长短?己悟法性平等,何有男女之别?"
摩揭陀长老伏地忏悔:"弟子愚痴,执著经文,不解实义。今日得见龙女即身成佛,方知佛法圆融,不可思议。"
小乘比丘亦流泪顶礼:"我执法执,障道己久。今蒙菩萨示现,方知心性本来具足,何待外求。"
文殊师利见众生机缘成熟,一笑三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遂详细解说 即身成佛之理:
"所谓即身,非是时间之瞬,而是心念之转。迷时众生,悟时即佛。如人梦中,觉即梦醒,何需等待?
所谓成佛,非是成就外相,而是证得本心。众生本具佛性,如金在矿,炼即纯金,非从外得。
龙女即身成佛,示现三重妙义:
一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二者,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三者,无修无证,即是修证。"
这时,南方无垢世界龙女所成之佛,放大光明,照彻五台山。光中传出法音:"善男子,莫向外求,但观自心。心性本净,即是佛土;妄念不生,即是菩提。"
众闻此法音,当下有百千人证得无生法忍,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先前质疑的摩揭陀长老,忽然大笑:"我今方知,三大阿僧祇劫,不离当下 ;无量修行,不离心性本具。"言毕,须发自落,现比丘相,成为龙女佛座下弟子。
小乘比丘亦顿舍分别,证得空性:"原来佛性平等,无有高下。我执声闻,自生障碍。"
法会至此,异相纷呈:天雨宝华,地涌金莲,香风吹散疑云,法雨洗净执垢。
文殊师利最后总结:"龙女即身成佛,非是特例,而是常法。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但能回光返照, 当下即是佛。"
自此,五台山多了一处" 顿证岩",岩上刻着文殊师利亲题偈语:
"迷时千劫修,悟时当下证;
不离当下心,何处觅菩提。"
每年法华会期,皆有修行人在此岩下 开悟。而龙女即身成佛的故事,也成为了五台山最重要的教化之一,破除众生的时间相、男女相、修行相。
夕阳西下,文殊师利独坐岩上,望着远方的云海,忽然一笑:"龙女即身成佛,文殊何必说法?一场大梦,醒来自笑。"
这时,岩下一位正在扫地的老僧忽然抬头:"菩萨既知是梦,何不早醒?"
文殊师利大笑:"正为度梦中之汝!"
老僧扔下扫帚,拍手大笑:"原来如此!"
月光下,两个笑声在山谷间回荡,分不清谁是文殊,谁是老僧。
这正是:
即身成佛非神奇,迷悟只在一念间;
若人识得心源性,粪堆里头出金莲。
而五台山的法鼓,依旧在晨昏时分敲响,召唤着每一个有缘人,回归本心, 当下成佛。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