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唐密传承中的智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五台山的晨钟破晓,文殊师利在般若堂中静坐,慧眼观照大唐盛世下的法流因缘。见开元年间,密法东传的时机己然成熟,遂化现种种身相,助密法在中土生根。

这年夏日,善无畏三藏携《大日经》自天竺来至长安。译经伊始,遇经义深奥,汉字难觅对应。夜半烛下,善无畏正自沉吟,忽见青光满室,一文殊童子现于案前。

"法师译经,可需相助?"童子音声清越,手持如意。

善无畏惊起:"小童子亦解梵密?"

童子笑而不答,但以如意点经,经文字字放光,自现汉译。尤至"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时,童子特为开示:

"菩提心者,非从外得,即汝当下能疑能问之心。大悲者,非刻意生,乃此心自然流露。方便者,非造作行,即日常动用云为。"

善无畏闻之,顿开茅塞。待要详问,童子己失所在,唯留案上青莲一朵,异香扑鼻。

次年,金刚智三藏携《金刚顶经》来华。于洛阳广福寺建坛灌顶,然中土僧众于密法仪轨多所未解。正当困惑,有青袍居士入坛,从容指点:

"坛城如镜,照见自心;

手印如钥,开启本性;

真言如咒,唤醒本觉。"

众人依教修持,果得相应。后知此居士乃文殊化身,遂在坛旁建"文殊殿"以志纪念。

至不空三藏时,密法大兴。不空于大明宫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时,感文殊现比丘相,亲授发音要诀:

"梵音汉读,贵在传神;

字字如咒,声声摄心。"

又特为开示密法心要:"显密二教,如月与光。显说其理,密传其用。理用不二,方是圆融。"

不空依教翻译,感得瑞相频频:译场放光,经卷生香,甚至虚空中有梵呗自鸣。

代宗大历年间,有日僧空海入唐求密法。至长安青龙寺,拜惠果阿阇梨为师。初学之际,于"即身成佛"义颇有疑惑。

一夜,空海于禅观中见文殊师利坐青狮而来,手持五智冠问:

"此冠在吾首,为冠戴头?为头戴冠?"

空海答:"冠头不二。"

文殊又问:"既云不二,何以成佛?"

空海顿悟:"即此身心,本来是佛!"

醒后急告惠果,师笑曰:"汝己得文殊亲传,何须更求?"

空海得法归国,开创东密,特奉文殊为宗祖。至今高野山仍有"文殊院",供奉当年感应圣像。

在民间,文殊亦广施教化。有农夫张实,目不识丁,却一心向佛。文殊化现邻翁,教其持诵"嗡阿惹巴扎纳德"真言:

"字字非字,是心流露;

声声非声,是性自然。"

张实依教持诵,后竟能解经说法,乡人奇之。

又有寡妇周氏,丧子心痛,欲投河自尽。忽见河中现文殊金容,温言开示:

"生死如波,性海常在;

爱恨如云,心月常明。"

周氏闻言释怀,后出家为尼,精进修持,预知时至。

至武宗灭佛时,密法几近断绝。文殊化现医者,暗中护持经像。有经卷藏于终南山石洞,护法僧见青灯常明,知是文殊守护。

后宣宗复兴佛法,密法得以延续。然法脉己弱,传承多缺。文殊乃于定中加持般若寺法全阿阇梨,令其顿悟密要,重振宗风。

宋初,有印度僧法天来华,携《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译经时感文殊现童子相,亲授梵音:

"赞佛即赞心,诵名即称性;

若能如是会,字字放光明。"

此法流传至今,成为汉传早晚课诵之一。

文殊在密法传承中,不仅传授仪轨,更重在指点心要。曾示现诗偈:

"曼荼罗中自家珍,何须向外苦追寻;

但能返观见本性,即是金刚不坏身。"

自此,唐密虽经沧桑,而文殊智慧始终如一灯相传,照破千年暗昧。五台山作为文殊道场,更成为汉传密法重镇,至今犹存当年传承的殊胜法脉。

月色如水,文殊师利遥望长安方向,知密法因缘己深植中土。虽外相有兴衰,而般若真心,永不湮没。正如密教所言:

"佛法如金刚,无坏无灭;

智慧如明灯,常照常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