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樱花罕见地绽放了。文殊师利在落英缤纷中入定,慧眼观照东海之外的岛国因缘。见日本佛法初传,然根基未稳,亟待般若法乳滋养,遂发心东渡化导。
唐天宝年间,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朝礼五台。于东台忽见文殊金容,青狮踏云,惊为天人。归国后奏称:"大唐有五台山,文殊菩萨常住说法。"自此,日僧纷至沓来。
最先至者是求法僧灵仙。此人精研三论,然于般若实义未彻。文殊化现中台老僧,携其登狮子窝,指云海问:
"云在青天,水在瓶中,哪个是般若?"
灵仙答:"云水皆空,空即般若。"
老僧摇头,取瓶中水洒向云海:"空有不二,方是真般若。"
灵仙豁然,后在日本开创般若学派,特奉文殊为本尊。
至澄空法师渡日时,遇飓风阻航。船将覆没,澄空虔诵文殊咒,忽见青光自西来,化作千叶宝莲托住舟船。空中传来偈语:
"欲传法味向东方,何惧波涛万里长;
但得心莲开顷刻,扶桑处处是道场。"
澄空因此安然抵日,在奈良建"文殊院",供奉自五台请来的文殊圣像。此像甚为灵异,每于月圆之夜放光,光照处疾病自愈。
最负盛名者当属空海。其入唐前,己在日本梦见文殊坐青狮跨海而来,授以梵字"阿"字观。后至长安青龙寺,得惠果阿阇梨密传,尤重文殊法门。
空海归国时,特至五台山辞别。于南台得文殊现身授记:
"汝归本国,当建根本道场,号高野山。山中自有金刚峰,是吾常住之处。"
空海依教,果在日本纪伊山中觅得圣地,开创真言宗。其《秘藏记》中特设"文殊章",详述五字文殊法,至今传承不衰。
与空海同时的传教大师最澄,亦深受文殊教化。最澄初至大唐,于天台山国清寺遇道邃大师。某夜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忽见经文字字化作青光,光中现文殊相:
"天台一念三千,即文殊妙智;
法华十界互具,是般若真容。"
最澄因此顿悟圆理,归国后比叡山,特建"文殊楼",供奉请自五台的渡海文殊像。此像颇具灵应,传说每逢末世,像身自会放光警世。
日僧圆仁入唐求法时,亲历文殊示现。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载:在五台山中台见文殊化现金钟老人,授以《八字文殊法》;于竹林寺感文殊现童子相,教诵《护国仁王经》;甚至在大海中遇险时,亦见文殊持慧剑破浪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法门在日本与本土神道巧妙融合。在熊野三山,文殊示现为"一言主神",教授真言密咒;在伊势神宫,又以"天照大神"化身演说般若。
至平安时代,文殊信仰在日本己深入民间。每年腊月初八,京都举行"文殊讲",僧俗共诵《文殊般若经》。有贫女阿照,一字不识,因虔诚供奉文殊,忽得智慧开显,竟能解《法华》深义,人称"文殊女"。
鎌仓时代,日僧明惠上人于高山寺专修文殊法。一夜梦见文殊授以《华严五教章》,醒后智慧如泉,著《梦记》流芳后世。其寺中"鸟兽戏画",实以艺术演说文殊智慧,狸猫兔子皆成法器。
战国乱世,文殊更显威德。武田信玄奉文殊为军神,军旗书"文殊师利"西字;上杉谦信则在毗沙门堂旁建文殊院,以智慧剑喻兵法真谛。
江户时期,黄檗宗隐元禅师东渡,传明清佛教于日本。其弟子木庵在长崎建福济寺,特设文殊殿,殿柱有联:
"智慧剑斩烦恼根,五台岚气通东海;
慈悲舟度生死海,一片禅心照扶桑。"
明治维新后,日本佛教面临挑战。文殊化现学者相,指导村上专精博士著《文殊师利研究》,以现代学术弘扬古德智慧。
近代,日僧桥本凝胤重走空海入唐路,至五台山感文殊现前,归国后复兴高野山教学。其弟子松长有庆更将文殊法门传至欧美,使般若慧灯照遍寰宇。
今日,日本奈良法隆寺仍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殊造像——公元七世纪的"玉虫厨子文殊"。像虽古旧,而智慧光芒历久弥新,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跨海传法的殊胜因缘。
文殊师利在五台山遥观东瀛,见般若法脉己在岛国深深扎根,心生欣慰。然更知佛法如月,映千江而月体不分;智慧如灯,传万世而灯灯相续。遂入甚深三昧,准备开启下一段度生因缘。
海天之际,一轮明月正从东海升起,清辉洒遍五台与扶桑。月光中,似乎传来空海大师的千古绝唱:
"不管东风西来意,文殊只在汝心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