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得名“文殊师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妙吉祥自东方参学归来,于无忧世界中潜修默练,将师子无畏如来所授法要融会贯通。然虽精进修行,总觉心中尚有微细疑惑未明,犹如明月蒙薄云,光华虽在,未臻圆满。

这日,善名称吉祥王如来于菩提树下,召集无量法会,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妙吉祥端坐众中,静心聆训。

如来音声如海潮,遍彻十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正当说至精妙处,法会忽然大放光明。空中涌现无量天女,散曼陀罗华,作天妙音。众皆仰观,见西方有金色光云冉冉而来,光中隐现无数菩萨身影。

光云至法会上空,缓缓散开。从中现出一尊古佛,相好庄严,不可称计。其目如西海,含藏无穷智慧;其手结无畏印,能破一切恐惧。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见状,欣然起立:“大慧如来至矣!”

众皆惊诧。大慧如来乃过去古佛,久住常寂光土,不轻易应化。今日忽临,必有深因。

二佛相视,含笑默然。一切尽在不言中。

良久,大慧如来目注妙吉祥,声如洪钟:“童子近前。”

妙吉祥整衣出列,恭敬顶礼。

大慧如来问:“闻汝名妙吉祥,可知其义?”

妙吉祥谨答:“妙谓不可思议,吉祥谓如意功德。”

“只知表相,未明实质。”大慧如来摇头,“何为妙?何为吉祥?”

妙吉祥沉思片刻:“离言绝相为妙,利乐众生为吉祥。”

大慧如来微颔首:“近矣,犹未彻也。”遂伸右手,五指放出五色光,光中现出五字真言:“阿、罗、波、遮、那”。

五字旋转,化成一座智慧金山。山上又现出无数文字,皆是诸佛密语。

“见么?”大慧如来指道,“诸法实相,离名绝相,故称妙;虽离名相,能生万法,利济群生,故称吉祥。”

妙吉祥凝视金山,心光顿发:“如是如是!妙即真空,吉祥即妙有。空有不二,即是中道。”

语毕,五字真言忽然融合,化作一枚宝珠,落入妙吉祥怀中。

大慧如来欣然:“善哉!汝今真解妙吉祥义。”

时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微笑接口:“既解其义,当副其名。汝多劫来,以智慧剑破众生无明,以慈悲心度群迷出溺,堪当‘文殊师利’之名。”

“文殊师利”西字一出,法界震动。十方诸佛同时放光,照在妙吉祥身上。

大慧如来解释:“文殊,妙也;师利,吉祥也。合而言之,即妙吉祥。又,文殊即妙慧,师利即功德。汝以妙慧兴功德,故名文殊师利。”

妙吉祥——今当称文殊师利——闻己,心月孤朗,豁然通达。自知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名相皆是假立,为度众生故,不坏假名。

于是恭敬作礼:“谨遵如来教敕,当依名实相副,真修实干。”

二佛同时赞善:“如是如是!”

法会大众皆欢喜赞叹,齐称“文殊师利”圣号。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其音遍传十方,一切世界众生闻者,皆种般若善根。

大慧如来更说《文殊师利名号功德经》,细述文殊师利之名,于诸名号中最为第一:能破一切暗,能生一切明,能除一切苦,能予一切乐。

“若有众生,至心称念‘文殊师利’名号,所得功德,不可思议。”大慧如来开示,“何以故?此名即是实相,实相即是般若。称名即是修行,修行即证菩提。”

文殊师利闻己,深生欢喜,但又不著欢喜相。知一切法如幻如化,虽广度众生,实无众生得度。

法会圆满后,文殊师利独坐净室,思维名号深义。虽得“文殊师利”尊称,心无骄慢,反生惭愧:众生无始以来,执名相为实,故受轮回之苦。今我虽知名空,为度生故,亦须立名。如是思维,悲心更切。

忽见室中现出宝镜一面,镜中映出无数画面:或见己身为比丘,被人称文殊师利;或见己身为居士,被人称妙吉祥;或见己身为童子,被人称智慧第一;甚至见己身为女子、为帝王、为贫贱,种种名号,不一而足。

镜中传出话音:“名可变,体不变。相可异,性不异。文殊师利者,非文殊师利,是名文殊师利。”

文殊师利会心一笑,宝镜即隐。

翌日,文殊师利诣善名称吉祥王如来所,请问:“既得此名,当如何行持?”

如来告言:“名以召德,德从行生。汝当依名修德,依德验名。今为汝说十种行法:一者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二者辩才无碍,悦可众心;三者狮子吼音,震醒沉迷;西者慈悲方便,度脱群迷;五者无住生心,清净无染;六者不动本际,应化十方;七者般若为母,养育诸佛;八者智慧为剑,斩断烦恼;九者不捨众生,永处轮回;十者证无所证,成无所成。”

文殊师利闻己,信受奉行。自此,无忧世界中,大众皆称“文殊师利菩萨”。

然文殊师利虽得圣名,行持却更谦下。常入市井民间,与众生同甘共苦;或至学堂精舍,与学子论道说法;或诣王宫内阁,与大臣共商国是。所到之处,皆以智慧方便,利益群生。

一日,有年少菩萨问文殊师利:“尊号既称妙吉祥,何以常现平凡相?”

文殊师利笑答:“珠在盘中,反显其贵;月映千江,方见其明。若不低下,何以显高?若不入俗,何以超俗?”

年少菩萨不解:“如此岂不有损圣号尊严?”

文殊师利指庭前大树:“树高千尺,不离其根;江流万里,必溯其源。菩萨圣号,不在高高在上,而在深深入心。”

语毕,身放光明,现出文殊师利本尊相:青狮为座,宝剑在手,经卷放光,顶结五髻。瞬间又复平常,微笑不语。

年少菩萨豁然开悟,礼拜而退。

自是,文殊师利之名,遍传十方。不仅无忧世界,他方众生,亦开始称念“文殊师利”圣号,求智慧开显,烦恼消除。

而文殊师利菩萨,虽负盛名,心常平淡。知名如响,应无所应;知相如影,现无所现。唯以本愿力,广度诸有情。

此得名因缘,只是文殊师利菩萨无量功德中一小分。未来更有甚深微妙法门,待其开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佛之师:文殊弘法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XY6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